奧德修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奧德修斯
中國大陸奧德修斯[1]
臺灣奧德賽斯[2]

奧德修斯希臘語Ὀδυσσεύς轉寫:Odysseus)也作「尤利西斯」(拉丁語Ulixes轉寫:Ulysses),是傳說中希臘西部伊塔卡之王,拉厄耳忒斯子,阿爾克修斯孫。妻子是佩涅洛佩。曾參加特洛伊戰爭,在戰爭第十年憑藉木馬計攻克城池。此後,他又經歷了十年漫長的旅程,歷盡艱險後終於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這段故事載於史詩奧德賽》。

概況[編輯]

家世與姓名[編輯]

《奧德賽》中,奧德修斯之子特勒瑪科斯在描述自己的家室時,曾表示「克羅諾斯之子使我家獨子繁衍,阿爾克西奧斯生獨子拉埃爾特斯,祖父生獨子奧德修斯,奧德修斯生我,也是獨子」,似乎暗示阿爾克西奧斯為宙斯之子。[3]據一些古代註釋家的描述,奧德修斯的祖父阿爾克西奧斯乃宙斯與歐律奧狄婭所生。[4]奧維德也有類似記述。[5]然而,另有傳說認為阿爾克西奧斯為克法勒尼亞名祖克法羅斯與一母熊所生。[6]關於奧德修斯的名字,荷馬作出如下解釋,該名為其外祖父奧托呂科斯所起,意為「憤怒的」,因為後者來到伊塔卡看望女兒安提克勒婭時,曾對許多人動怒。[7]事實上,這個名字與作為奧德修斯原型的赫梯英雄有關。

奧德修斯的妹妹名叫克緹墨涅,她嫁給薩墨的歐律羅科斯。[8]在奧德修斯返鄉過程中,歐律羅科斯因食用赫利奧斯的神牛溺死海中。

除Ὀδυσσεύς外,奧德修斯的名字在瓶畫上有時還寫作Ὀλυσσεύς、Οὐλιξεύς和Ὀλυττεύς。這些寫法相互混同,最終使奧德修斯的拉丁文名字變成了尤利西斯(Ulixes)。

外貌特徵[編輯]

前6世紀的希臘詩人西蒙尼德斯曾提到,奧德修斯盾牌上繪有海豚的紋章。[9]

前5世紀開始,希臘本土出現一種被稱為「πῖλος」的尖頂帽,此後的希臘陶瓶畫和羅馬寶石雕中(如大英博物館編號為1893,0303.1的斯庫福斯杯),奧德修斯經常被描繪為一個頭戴πῖλος帽,手拄拐杖的年長者。但這種帽子並不專屬於奧德修斯,有的瓶畫中狄俄墨德斯和其他聯軍成員也會佩戴(如波士頓美術館中編號為03.804的調酒杯)。

早年[編輯]

奧德修斯少年時期曾前往福喀斯,求取外祖父許諾給他的禮物。在那裏他受到了舅父們的熱情招待。他們一同前往帕爾納索斯山狩獵野豬,奧德修斯奮勇當先刺中獵物,但自己也被野豬咬傷腿部。後來他的舅父和外祖父使用咒語治癒了奧德修斯的傷口,贈給他禮物,並將他送回伊塔卡。[10]

同樣在少年時期,奧德修斯被家人派遣到美塞尼亞收取債務,在那裏他與拉刻德蒙的伊菲托斯結下深厚的友誼。伊菲托斯將一張弓送給奧德修斯,奧德修斯則贈給他一柄槍、一把劍。後來伊菲托斯為赫拉克勒斯所殺,奧德修斯因此未將這張弓帶去特洛伊,作為對朋友的紀念。正是利用這張弓,他殺死了大量求婚人。[11]

奧德修斯還曾前往伊庇魯斯的伊洛斯處求取塗抹在箭矢上的毒藥,但遭到伊洛斯的拒絕;但最終他從門特斯的父親安基阿羅斯處得到了這種毒藥。

奧德修斯是海倫的求婚人之一,但他未攜帶任何聘禮前往斯巴達,因為他知道自己並無勝過作為競爭對手的墨涅拉奧斯的希望。[12]關於奧德修斯如何贏得佩涅洛佩作為妻子,以及他是否貢獻了廷達瑞奧斯誓言歷來眾說紛紜,但根據《書藏》的描述,奧德修斯答應幫助海倫的父親廷達瑞奧斯解決求婚人間可能爆發的衝突,作為回報他要求廷達瑞奧斯說服佩涅洛佩之父伊卡里奧斯將女兒嫁給他。[13]

迎娶佩涅洛佩後,奧德修斯的岳父伊卡里奧斯非常希望夫妻二人留在斯巴達。奧德修斯將選擇權交給佩涅洛佩,後者羞澀地以頭紗遮蓋面龐表示願意跟隨奧德修斯前往伊塔卡。[14]

特洛伊戰爭[編輯]

參戰[編輯]

荷馬史詩中從未出現帕拉墨德斯的名字,因此在這個版本裏,是阿伽門農墨涅拉奧斯前往伊塔卡,說服奧德修斯參加特洛伊戰爭。但在其他傳說中,奧德修斯新婚燕爾,且得到神諭稱他若前往特洛伊,則將經歷二十年磨難才能返鄉,[15]因此不願出征。他假裝瘋狂,用一匹馬和一頭牛拉犁,將鹽當作種子撒進土裏。帕拉墨德斯看穿了奧德修斯的計策,將時為嬰兒的特勒瑪科斯放在犁前,奧德修斯只得驅使牲畜繞路而行,顯示出他是清醒的,於是他只好隨軍出征。[16]

此後,奧德修斯、墨涅拉奧斯和阿伽門農的傳令官塔爾提比奧斯來到塞浦路斯勸說阿喀琉斯出征。[17]他還前往斯庫羅斯尋找阿喀琉斯,因為有一則神諭稱,缺少了阿喀琉斯他們將無法攻克特洛伊。阿喀琉斯被忒提絲打扮成女生隱藏在斯庫羅斯的諸公主中,奧德修斯於是裝作一個商人,將大量珠寶首飾連同一些武器展示給諸公主看,隨後他又安排王宮外的夥伴吹起軍號偽裝敵人進犯,人群中只有阿喀琉斯拿起了武器準備抵禦敵軍,他的身份也因此暴露。

出征途中[編輯]

在一世紀作家許金努斯的記述中,阿開奧斯聯軍首次出征誤於密西亞登陸,遭到那裏的國王特勒弗斯的攻擊,特勒弗斯為阿喀琉斯所傷,傷口劇痛無比。後來雙方和好,特勒弗斯請求阿喀琉斯根據神諭的要求,由產生傷口者來治癒傷口。但阿喀琉斯自稱不會醫術,奧德修斯遂解釋道,神諭中「產生傷口者」是指刺傷特勒弗斯的槍,指示眾人將槍鏽撒在傷口上,傷口果然癒合。[18]

阿開奧斯軍隊再次在奧利斯集結時,阿伽門農不慎冒犯了阿爾忒彌斯,後者使港口長時間不刮順風以阻撓聯軍的出征。先知卡爾卡斯解釋說,除非獻祭阿伽門農的女兒伊菲革涅婭,否則無法平息女神的憤怒。卡爾卡斯、阿伽門農、墨涅拉奧斯和奧德修斯密謀決定欺騙伊菲革涅婭的母親克呂泰墨涅斯特拉,將伊菲革涅婭帶到奧利斯,因此當阿伽門農和墨涅拉奧斯試圖放棄獻祭時,均因畏懼奧德修斯將此事公之於眾而作罷。

軍隊經過特涅多斯島,神箭手菲羅克忒忒斯不幸被毒蛇咬傷,傷口潰爛發出惡臭,菲羅克忒忒斯的高聲呻吟也讓士兵難以忍受。奧德修斯遵從聯軍主帥的命令,劃小船趁菲羅克忒忒斯睡覺時將他遺棄在了姆諾斯島上。[19]

抵達特洛伊[編輯]

首戰之前,聯軍曾派遣奧德修斯和墨涅拉奧斯出使特洛伊索要海倫和被帕里斯掠走的財產,以求和平解決爭端,但遭到特洛伊方拒絕,甚至有特洛伊人主張殺死二人。[20]但在特洛伊人安特諾爾的保護下,二人還是安然返回陣地。

在史詩《庫普里亞》中,奧德修斯無法原諒迫使自己背井離鄉的帕拉墨德斯,他在後者外出捕魚時同好友狄奧墨德斯一起將其淹死。[21]而根據阿波羅多羅斯的描述,奧德修斯令一名弗律癸亞俘虜偽造了一封關於帕拉墨德斯通敵的信,並設計將一些黃金埋在帕拉墨德斯的營帳下,以此告發他叛國。帕拉墨德斯遂受石磔刑而死。[22]

古代註釋家在呂科弗戎的作品上的註釋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阿尼奧斯居住在提洛島,他的三個女兒受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恩惠,可以變水為酒,還能將其他東西變為穀物和橄欖。聯軍遭遇饑荒時,阿伽門農派帕拉墨德斯請三人來到聯軍駐地,養活了聯軍。但在也有註釋家在《奧德賽》6.162-165的註釋中寫道,執行這個任務的是奧德修斯與墨涅拉奧斯,並稱這個故事來自西蒙尼德斯。[23]

《伊利亞特》中的奧德修斯[編輯]

荷馬說奧德修斯「既是富有智慧的軍師,也是排兵佈陣的長官」(βουλάς τ᾽ ἐξάρχων ἀγαθὰς πόλεμόν τε κορύσσων),在阿開奧斯聯軍中,他受尊敬的程度僅次於最為年長的涅斯托爾和伊多墨紐斯,他的海船停泊在艦隊最中間。[24]阿喀琉斯因戰利品問題拒絕參戰後,阿伽門農假意宣佈撤退以試探軍心,其中奧德修斯是唯一參透了阿伽門農意圖而沒有準備返鄉的人。在雅典娜的指引下,他召集了混亂的聯軍士兵,駁倒並痛揍了指責阿伽門農的忒耳西忒斯。墨涅拉奧斯與帕里斯決鬥前,他同赫克托爾一起負責了場地的丈量工作。在第九卷中,奧德修斯、大埃阿斯和福尼克斯代表阿伽門農向阿喀琉斯求和。

奧德修斯在戰鬥中表現英勇,僅4到11卷這七卷中被他殺死在戰場的有名字的特洛伊人就有18人之多。第十卷中,他還與狄奧墨德斯一同深入敵營進行調查,路上二人抓住並殺死了赫克托爾派來的探子多隆,而在特洛伊的軍營里他們則殺死了色雷斯國王瑞索斯(在悲劇《瑞索斯》中,有預言稱瑞索斯的軍隊若在西摩伊斯河飲馬,則特洛伊將永遠不會被攻下,但該預言被二人破除),並搶走了他馴良的戰馬。但當宙斯不斷破壞阿開奧斯人的作戰並鼓舞特洛伊人的士氣時,奧得修斯也因受圍攻而被投槍刺中肋部,隨後被墨涅拉奧斯大埃阿斯救走。值得一提的是,荷馬在此處詳盡地用直接引語對奧德修斯進行了心理描寫,這在《伊利亞特》中為首例。[25]

受傷後,奧德修斯仍然積極獻策,如阿喀琉斯因帕特羅克洛斯之死而急欲復仇之際,奧德修斯說服了前者暫緩出兵以讓阿開奧斯士兵進食並休息。帕特羅克洛斯的葬禮競技會上,奧德修斯在短跑比賽中戰勝小埃阿斯,獲得冠軍;而在摔跤比賽中,他和大埃阿斯戰成平局。

《伊利亞特》之後[編輯]

忒耳西忒斯嘲笑阿喀琉斯,為阿喀琉斯所殺。為此阿喀琉斯航行到累斯博斯島,奧德修斯替他祓除了殺人的罪惡。[26]

阿喀琉斯死後,奧德修斯與大埃阿斯爭奪阿喀琉斯的盔甲,大埃阿斯失敗而氣憤自殺的故事存在多種版本。《奧德賽》中,奧德修斯的勝利是眾多阿開奧斯人和雅典娜投票決定的。而其他版本中,為了評判二人中何者在保衛阿喀琉斯的屍體中更為英勇,涅斯托爾派人到特洛伊城牆下偷聽特洛伊人對二人的評論,而城牆上的人相互談論道,比起將屍體背回陣地的埃阿斯,斷後抵擋敵人的奧德修斯更為英勇。[27]索福克勒斯的悲劇《埃阿斯》中,阿喀琉斯盔甲的歸屬由阿開奧斯人投票決定,落敗的埃阿斯發誓要向主持裁判的阿伽門農和墨涅拉奧斯復仇,試圖襲擊聯軍,但在雅典娜的干預下,他陷入癲狂並將公有的羊群當做聯軍砍殺,清醒過來的埃阿斯羞愧自殺。圍繞能否將其下葬阿特里代兄弟和埃阿斯的表弟透克羅斯展開激烈爭吵。奧德修斯不計前嫌,最終說服阿伽門農允許安葬大埃阿斯。

卡爾卡斯預言,只有當赫拉克勒斯的弓箭與聯軍共同作戰時,特洛伊才能被攻克。奧德修斯於是同狄俄墨德斯前往勒姆諾斯島,說服擁有赫拉克勒斯弓箭的菲羅克忒忒斯歸隊。菲羅克忒忒斯後來射死帕里斯。帕里斯的弟弟,預言家赫勒諾斯因未能娶走海倫而出走。卡爾卡斯預言赫勒諾斯知道保護特洛伊的神諭,奧德修斯遂於一次埋伏中捉到赫勒諾斯。在聯軍的審問下,赫勒諾斯說出了攻克特洛伊所必須滿足的三個條件:其一,將珀羅普斯的骸骨移運到特洛伊;其二,令阿喀琉斯之子涅奧普托勒摩斯參戰;其三,令帕拉迪昂神像離開特洛伊城。奧德修斯與福尼克斯來到斯庫羅斯,說服呂科墨德斯同意涅奧普托勒摩斯參加戰爭,為此奧德修斯將先前贏得的阿喀琉斯的盔甲送給了涅奧普托勒摩斯。奧德修斯又變裝為乞丐,同狄俄墨德斯進入特洛伊,盜走了帕拉迪昂木像。再加上聯軍此前搬運來的珀羅普斯的遺骨,攻克特洛伊的所有條件已經滿足。[28]

木馬計[編輯]

木馬計的故事在《奧德賽》中僅由海倫、德摩多科斯和奧德修斯簡略敘述,而史詩《小伊利亞特》殘篇對此的描述也語焉不詳。綜合整個英雄詩系,這個故事的大意如下:奧德修斯想出了木馬的構造,將之告知給聯軍,基克拉底人的國王兼工程師埃佩奧斯製造出木馬後,聯軍中最英勇的戰士們進入木馬,其餘人則裝作放棄攻城,燒毀營地,出航潛伏在特涅多斯島西側。特洛伊人對如何處理木馬展開激烈爭論,他們派海倫模仿希臘諸雄的妻子們的聲音,圍繞木馬走動並不斷呼喚他們的名字。由於奧德修斯奮力阻止,木馬中無人回應海倫的呼喚。[29]最終,特洛伊人決定拆毀城牆,以便將木馬拖入城市廣場,作為獻給神祇的禮物。夜晚,就在特洛伊人大擺筵席慶祝勝利之際,木馬內潛伏的英雄們和從特涅多斯返回的軍隊裏應外合,攻取了特洛伊。奧德修斯和墨涅拉奧斯在德伊福波斯的宮殿遭遇一場惡戰,最終取得勝利。

晚期希臘和羅馬作家們為這個橋段提供了更豐富的細節。在《書藏》中,木馬上刻有將此物獻給雅典娜的銘文,奧德修斯還令西農留在木馬外,裝作被奧德修斯陷害,極力勸說特洛伊人將木馬拖入城。儘管卡珊德拉拉奧孔反對,但前者的預言受詛咒永遠不得被人相信,後者的兩子被波賽頓送來的蛇咬死,使得二人的諫言並未被聽從。在對城市的劫掠中,由於特洛伊人安特諾爾此前保護過奧德修斯和墨涅拉奧斯,二人遂禁止軍隊傷害他的家人。埃涅阿斯背着他的父親逃走,阿開奧斯人感其孝順,也放走了他。[30]

戰利品分俵[編輯]

特洛伊被木馬計攻破後,奧德修斯在抽籤中抽中赫卡柏作為奴隸。[31]儘管在《小伊利亞特》中,赫克托爾的獨子阿斯提阿納克斯為阿喀琉斯之子涅奧普托勒摩斯所殺,[32]但許多其他版本,如史詩《伊利昂的劫掠》和羅馬作家塞內加的悲劇《特洛伊婦女》中,安德羅瑪刻不願交出丈夫的遺孤,謊稱兒子已死,奧德修斯設計檢驗出安德羅瑪刻的謊言,最終將阿斯提阿納克斯從特洛伊城樓上拋下摔死。

伊利昂被劫掠時,卡珊德拉曾在雅典娜神像前尋求庇護,但被小埃阿斯強行拖走。後來奧德修斯建議聯軍將小埃阿斯石磔打死,以免遭到雅典娜的責難,但小埃阿斯逃到雅典娜像處尋求庇護,聯軍於是赦免了他。

奧德賽[編輯]

啟程[編輯]

聯軍主帥阿伽門農主張留在特洛伊,向雅典娜獻上百牲祭後再出發。為此他與兄弟墨涅拉奧斯爆發爭吵,墨涅拉奧斯同奧德修斯、涅斯托爾等人先行離開特洛伊。但在特涅多斯,奧德修斯改變決定,返航加入阿伽門農。[33]第二次出發後,奧德修斯先是來到伊斯馬羅斯並攻克了這座城市,獲得許多戰利品。但當他勸說戰友迅速離開此地時,戰友們並未聽從他的忠告。後來伊斯馬羅斯人召來援軍,阿開奧斯人經過半日的奮戰,最終寡不敵眾,上船逃離。

歷險[編輯]

在航行經過伯羅奔尼撒東南的馬勒亞海岬時,奧德修斯一行人遇到風暴,漂流九天九夜。第十天他們來到蓮花食者的國土。奧德修斯的同伴誤食蓮花後便中魔力,忘記家鄉。奧德修斯只得將他們拖回船上,嚴令禁止任何人食用此花。

一行人再度起航,來到獨眼巨人居住的島嶼,在這裏狩獵並補給事物。奧德修斯好奇這裏居住的是何種居民,於是帶上12名夥伴和伊斯馬羅斯人馬戎饋贈的美酒來到獨眼巨人的山洞中探險。傍晚洞主人波利菲莫斯牧羊歸來,拒絕了奧德修斯進行友好交流的提議,他詢問奧德修斯的船隻停泊在何處,奧德修斯機智地未回答實情,從而避免船隻遭波利菲莫斯的毀壞。波利菲莫斯抓起奧德修斯的兩個同伴當做晚餐,食用完畢後倒頭大睡。奧德修斯本想斬殺巨人,但考慮到山洞洞口此前已被巨人用石塊擋住,巨人死後無人能推開巨石,只得作罷。第二天白天奧德修斯想出一則計策,趁巨人外出時同夥伴一起將一根橄欖木削尖,待巨人歸來食用人肉後用酒液將其灌醉並與其交談,謊稱自己的名字是「無人」。巨人睡着後,奧德修斯率領夥伴將橄欖木刺入巨人的獨眼中,巨人痛苦叫來同伴,說「無人」傷害他。同伴誤以為他瘋,紛紛離去。巨人只得打開洞口,試圖抓捕趁機出洞的奧德修斯等人。奧德修斯將同伴綁縛在洞內羊群的下方,自己墊後,藏匿在白天出洞的羊群中,從而避免被發現。但是,在離開島嶼的過程中,奧德修斯出言嘲諷巨人,泄露真名,為此巨人祈求他的父親波塞頓懲罰奧德修斯。

船隊來到風王埃俄羅斯的浮動島嶼,奧德修斯受到埃俄羅斯的熱情接待,後者令西風神給船隊送去順風,助其歸返,還送給奧德修斯一個裝滿風的口袋。回家路上,奧德修斯連續十天親自掌舵,但當伊塔卡的炊煙已經清晰可辨時,他終於忍不住睏倦,睡過去。同伴們懷疑艾奧羅斯的口袋裏裝滿金子,私自打開口袋,釋放狂風,導致一行人被迅速吹離伊塔卡,驚醒奧德修斯。奧德修斯經過一番掙扎,放棄輕生的念頭,再次尋求埃俄羅斯的幫助,但遭到拒絕。

六天後他們來到拉斯忒呂戈涅斯人的國土,試圖與當地的部族交涉時遭到攻擊。拉斯忒呂戈涅斯人用石頭砸毀11艘船並吃掉船員,只有奧德修斯及時指揮自己的船駛離從而倖免於難。

他們又來到女巫喀耳刻的島嶼艾尤島英語Aeaea,在抽籤中被派去探路的船員中喀耳刻的魔法,被變成豬,只有歐律羅科斯逃回。奧德修斯不顧勸阻,堅持前去尋找同伴。赫爾墨斯贈給奧德修斯一株摩呂草英語Moly (herb),在前者的指引下,奧德修斯降服喀耳刻,解救同伴,並留居在艾尤島一年。

復仇[編輯]

在率領同伴從特洛伊回國途中,受過法埃亞科安島公主瑙西卡的協助,卻婉拒了她的求婚;克服海妖塞壬美妙歌聲的誘惑,穿過海怪斯庫拉卡律布狄斯的居地,擺脫神女卡呂普索的7年挽留,最後於第十年僥倖一人回到故土以薩卡,同兒子鐵拉馬庫斯一起,殺死糾纏他妻子的且揮霍他的家財的求婚者,闔家團圓。奧德修斯的事跡在荷馬史詩中有詳細描述。

流行文化[編輯]

手機遊戲《Q&Q司書解答者》中,Archive奧德賽<奧德修斯>為奇屬性SSR。

手機遊戲Puzzle & Dragons 中,[機智的英雄將]奧德修斯為光/水屬性六星卡牌。

手機遊戲《逆轉奧賽羅尼亞》中,[深遠的策謀]奧德修斯為魔屬性S+卡牌,技能為【覺醒之災禍】。

手機遊戲《再會之水晶》(クリスタルオブリユニオン)中,奧德修斯的聲優為福山潤

手機遊戲中《Fate/Grand Order》中,奧德修斯以五星Rider職階出場,寶具為「終焉的大木馬」(巨大白色木馬,可變形機械人),聲優為桐本拓哉

聖鬥士星矢 NEXT DIMENSION 冥王神話》裏登場代表蛇夫座的第十三位黃金聖鬥士,被稱作是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轉世的男子,懷着未知目的接近聖域的雅典娜。後在衍生騰訊工作室製作聖鬥士星矢遊戲中授權登場。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魯剛 (編). 世界神话辞典. 中國: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9-11: 904 (中文(中國大陸)). 奥德修斯(Odysseus) 
  2. ^ 宋碧雲. 希臘羅馬神話故事. 台北: 志文出版社. 1988. 
  3. ^ 《奧德賽》,16.117-120.
  4. ^ Scholia on Odyssey 16. 118
  5. ^ 奧維德,《變形記》,13.114.
  6. ^ 亞里士多德,《片段集》,504.
  7. ^ 《奧德賽》,19.405-409.
  8. ^ 《奧德賽》,15.364-367.
  9. ^ Edmonds. Lyra Graeca. London, United Kingdom: William Heinemann. p.67
  10. ^ 《奧德賽》,19.413-466。
  11. ^ 《奧德賽》,21.11-41.
  12. ^ 赫西奧德,《列女志》,殘篇68.
  13. ^ 阿波羅多羅斯,《書藏》,3.10.8-9.
  14. ^ 泡薩尼阿斯,《希臘遊記》,3.20.10.
  15. ^ 《奧德賽》,2.171-176.
  16. ^ 普羅克洛斯,Chrestomathy,1.
  17. ^ 阿波羅多羅斯,《書藏》,E.3.9。
  18. ^ 許金努斯,Fabulae ,101.
  19. ^ 索福克勒斯,《菲羅克忒忒斯》,4-11.
  20. ^ 《伊利亞特》,3.203-224.
  21. ^ 泡薩尼阿斯,《希臘遊記》,10.31.2.
  22. ^ 《書藏》,E.3.8.
  23. ^ Edmonds. Lyra Graeca. London, United Kingdom: William Heinemann. p.279
  24. ^ 《伊利亞特》,8.220-226.
  25. ^ 《伊利亞特》,11.401-410。
  26. ^ 普羅克洛斯,Chrestomathia,2.
  27. ^ Scholia. on Aristophanes. Knights 1056.
  28. ^ 阿波羅多羅斯,《書藏》,4.4.8-13。
  29. ^ 《奧德賽》,4.265-289.
  30. ^ 《書藏》,E.5.14-21.
  31. ^ 歐里庇得斯,《赫卡柏》,275-277.
  32. ^ Tzetzes, commentary on Lycophron.
  33. ^ 《奧德賽》,3.135-164.

書籍[編輯]

  • Vasil S. Tole, Odyssey and Sirens: A Temptation towards the Mystery of the Iso-polyphonic Regions of Epirus, A Homeric theme with variations, Tirana, Albania, 2005, ISBN 978-99943-31-63-5

外部連結[編輯]

  •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in Greece may be the tomb of Odysseus [1]
  • The Ulysses Voyage, by Tim Severin, 1987. An account of a voyage in a modern reconstruction of a Bronze Age ship, using the Odyssey as sailing directions, from Troy to Ithaca. Many Odyssey locations were, he claims, located.
  • In the animated television series Class of the Titans, the character Odie is descended from Odysseus.
  • Spanish poem to Odyss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