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望 (宋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望(?—?),字望之英州真陽縣(今廣東省英德市)人,中國宋朝大臣,官至兵部尚書,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

宋欽宗靖康年間,官至太常少卿。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戊午,宋高宗任命太常少卿周望假給事中,充大金通問使;趙哲領達州刺史,作為副職。到河北軍前通問二帝。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宋高宗命大金通問使周望等人前往軍前。四月癸亥,以給事中周望為江浙制置使。苗劉之變,五月庚辰,江浙制置使周望率兵至衢州,五月己亥,苗傅裨將江池殺死苗翊,投降周望。苗傅也被建陽縣土豪詹標所擒。

七月己丑,宋高宗以兵部尚書周望同簽書樞密院事。八月壬申,高麗王朝遣使來到南宋,同行的還有太上皇宋徽宗的內臣、宮女二人。周望說:「二聖忽有使來,南歸之期可望,此必金人之意。若非彼意,數人者雖至高麗,高麗亦不肯令來也。」閏八月丁亥,金軍再次南下,周望說,我看翟興、李彥仙之輩,以潰卒群盜,猶能與金兵對壘,拒守陝洛。臣等備位宰執,若不能死戰以守,他日有什麼面目去見李彥仙等人。九月庚戌,宋高宗到達無錫縣。周望說:「昨晚望天象,牛宿光明,正在東南。敵騎不渡江,第恐擾關陝、襄、鄧,為五路災爾。」

九月壬子,金朝攻克單州、興仁府、南京應天府。九月癸丑,以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周望為兩浙、荊湖等路宣撫使,率兵守平江府。十月,郭仲威歸降周望,周望以郭仲威為本司統制。十一月庚午,宋高宗到達越州。以周望同知樞密院事,兼兩浙宣撫使守平江,殿前都指揮使郭仲荀為副使守越州,右軍都統制張俊為浙東制置使從行。周望防備鬆懈,以為金軍從越州回到金陵。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辛卯,金國攻破秀州。二月乙未,金兵游騎至平江城東,統制官郭仲威,沒有交戰就退兵。同知樞密院事、兩浙宣撫使周望逃向太湖,蘇州當地人請他留下,周望不同意,百姓極口謾罵,周望不顧而去。平江城破,金人縱兵焚掠,死者五十萬人。五月甲子,周望罷同知樞密院事,不久分司、衡州居住。六月癸酉,再貶周望為昭化軍節度副使、連州安置。周望有四子:周進、周通、周達、周道。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