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地·阿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吐爾地·阿洪
تۇردى ئاخۇن
右為吐爾地·阿洪
男藝人
出生1881年5月
 清朝新疆省英吉沙爾直隸廳
(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英吉沙縣
逝世1956年9月8日(1956歲—09—08)(75歲)
 中國新疆喀什專區
(今喀什地區
職業音樂家編曲家作曲家演奏家
音樂類型維吾爾木卡姆

吐爾地·阿洪維吾爾語تۇردى ئاخۇن‎,拉丁維文:Turdi Axun,男,1881年5月—1956年9月8日)是維吾爾達斯坦演唱藝人,木卡姆世家的第五代傳人。吐爾地·阿洪也被譯為吐爾迪·阿洪新疆英吉沙縣人。自幼從父親那學習木卡姆,在二十世紀50年代,演奏並錄製了完整的《十二木卡姆》,是將十二木卡姆傳承到當代的木卡姆大師。

生平[編輯]

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5月,吐爾地·阿洪出生於木卡姆世家。他的父親,即木卡姆第四代傳人外克古力·阿洪,是當時南疆木卡姆圈中具有聲望的藝術家,被大家尊稱為木卡姆奇(意為唱木卡姆的人)。吐爾地·阿洪在還不到6歲的時候就開始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維吾爾樂器。在吐爾地·阿洪12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演唱《十二木卡姆》,從這時候起,他就一邊學習木卡姆,一邊作為父親表演時的手鼓手。16歲時,吐爾地·阿洪已經掌握了許多木卡姆曲調。從此,手鼓手便由他的弟弟依明·阿洪擔任,而吐爾地·阿洪則和父親一起,演奏彈撥爾,開始正式演唱木卡姆。又過了四年,當吐爾地·阿洪20歲的時候,他不僅能夠演奏手鼓、彈撥爾、都塔爾卡龍琴熱瓦普等樂器,並已能熟練的獨唱《十二木卡姆》。這時候,他的父親決定讓他獨自立業,並給他成了親。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6月開始,吐爾地·阿洪開始了他的巡遊賣藝之路,他先後在喀什噶爾莎車和田等地的城鎮以及鄉村演奏木卡姆。這一路一直走到了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的夏天。[書 1][書 2][刊 1][刊 2]

從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起,一股烏茲別克熱在南疆地區流行起來,喀什地區和各縣的維吾爾族文化促進會開始吸納了一批會演奏烏茲別克音樂、曲調的藝人。隨着烏茲別克歌曲在南疆的興盛,木卡姆等傳統維吾爾音樂在舞台上遭受排擠,甚至在一些婚禮和家庭聚會中,人們也更願意演奏烏茲別克歌曲和音樂而非維吾爾傳統音樂。吐爾地·阿洪面對這股熱潮,認為並不能拋棄維吾爾的傳統音樂和歌曲。1939年秋,吐爾地·阿洪帶着全家前往葉城定居。並且與莎車的彈撥爾樂手艾山·彈撥爾,塔城的洋琴樂手艾伊塔洪·洋琴,鼓手毛拉·尼亞孜相聚,通過各種演出傳播維吾爾達斯坦和《十二木卡姆》。此事一經傳開,各地的民間藝人開始陸續前往葉城,拜吐爾地·阿洪為師。說書藝人居馬洪、卡龍琴師大拜地·阿洪、說書藝人哈斯木·色提瓦勒迪、英吉沙沙塔爾琴師庫宛尼亞孜等有名望的民間藝人都是吐爾地·阿洪的學生或者崇拜者。[書 1][書 2][刊 1][刊 2]

新疆和平解放後,在賽福鼎·艾則孜的努力下,十二木卡姆的整理工作開始進行。吐爾地·阿洪在1950年7月,受邀前往迪化市(今烏魯木齊市),由長子吾守爾·阿洪的手鼓伴奏,吐爾地·阿洪演奏的《十二木卡姆》的主要部分和上百首民間歌曲由萬桐書夫婦錄製完成。1951年12月,吐爾地·阿洪離開迪化後,他以音樂指導的身份在莎車縣文工團工作。直到1954年,他既開始培養年輕的木卡姆藝人,又參與《農民都是一家》、《友誼之歌》等新歌曲的創作。除此之外,他還貢獻了他父親傳給他的《青春如此美好》等30餘首歌曲。1954年初到次年年底,吐爾地·阿洪和長子吾守爾·阿洪再次前往烏魯木齊,完成了《十二木卡姆》的全曲錄音。由萬桐書、呂驥劉熾等人組成新疆音樂工作組,根據這兩次的錄音,記譜編書。在1960年,由民族出版社音樂出版社出版上、下兩冊《十二木卡姆》。吐爾地·阿洪演奏演唱的《十二木卡姆》曲調共245首,2482行詩詞,全長24個小時。除了《十二木卡姆》,吐爾地·阿洪也獻出了15個曲牌的阿布切希木卡姆(淚泉木卡姆)。1955年底,吐爾地·阿洪返回莎車縣不久便被調往喀什,在南疆文工團擔任音樂指導。195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第二次全體會議中,吐爾地·阿洪提出開設木卡姆培訓班,用於培養青年木卡姆作曲者和演奏者。除此之外,他還提出建立研究木卡姆的專門機構。然而在研究木卡姆藝術的機構建立之前,吐爾地·阿洪於1956年9月8日在喀什逝世。[書 1][書 2][刊 1][刊 2][刊 3][網 1]

紀念[編輯]

為了紀念吐爾地·阿洪,2011年在烏魯木齊市木卡姆藝術劇院中立起了吐爾地·阿洪的雕像[網 2]。2012年,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了《懷念-木卡姆大師吐爾地阿洪論文集(維吾爾文版)》[書 3]

參考文獻[編輯]

書目
  1. ^ 1.0 1.1 1.2 中國曲藝志全國編輯委員會; 《中國曲藝志·新疆卷》編輯委員會. 中国曲艺志·新疆卷 第一版. 北京: 中國ISBN中心. 2009: 585–586. ISBN 7-5076-0265-6. 
  2. ^ 2.0 2.1 2.2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戲曲志·新疆卷》編輯委員會. 中国戏曲志·新疆卷 第一版. 北京: 中國ISBN中心. 2000: 568–569. ISBN 7-5076-0169-2. 
  3. ^ 穆赫塔珥·馬穆提穆罕默德. 怀念-木卡姆大师吐尔地阿洪论文集(维吾尔文版) 第一版. 烏魯木齊: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51502580 (維文). 
期刊
  1. ^ 1.0 1.1 1.2 艾買提江. 维吾尔族著名的木卡姆大师——吐尔迪·阿洪. 音樂研究. 1985, (01): 14–20. 
  2. ^ 2.0 2.1 2.2 艾買提江·艾合買地; 杜紹源. 木卡姆大师吐尔迪阿洪与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中國音樂. 1993, (03): 66–67. 
  3. ^ 艾買提江; 周吉. 深切怀念大师吐尔迪阿洪. 中國音樂. 1987, (01): 26–27. 
網站
  1. ^ 赛福鼎·艾则孜与十二木卡姆. 中國新疆. 2014-10-16 [2021-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2. ^ 約提克爾·尼加提. 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大师吐尔迪阿洪雕像落成(图). 搜狐網. 2011-10-09 [2021-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