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人遊行 (1968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十萬人大遊行是1968年6月26日發生在里約熱內盧的民眾抗議巴西軍政府軍事獨裁統治的一場示威運動,由學生組織,並且有其他的藝術家和社會各階層參與。是六八運動的一部分。

前奏[編輯]

肆意逮捕抗議者是軍政府這段時間一系列鎮壓行為的最好概述,這是因為學生們對1964年對巴西的軍政府的獨裁統治的抗議活動日益增多。1968年3月底,軍政府的警察對抗議活動的鎮壓達到了頂峰,包括突襲了大學餐廳 "Calabouço",當時,學生抗議者們在那裏抗議飯菜價格漲價。在這次突襲中,其殺死了18歲的學生Edson Luís de Lima Souto,死亡原因系他的胸部中彈。

這一事情很快便傳遍了全國,引爆了人們的怒火。在這名學生遇刺之後,在里約熱內盧的各個地方發生了學生與警察的對抗的事件。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市中心的抗議活動接踵而至,然而卻都被軍政府暴力鎮壓,最終在坎德拉里亞教堂的群眾活動中(4月2日),前來鎮壓的騎兵襲擊了學生、牧師和記者。

1968年6月初,學生們開始組織越來越多的公共示威活動以抗議獨裁統治。3月18日,學生們在文化宮發起遊行,遊行結束後,學生領袖Jean Marc van der Weid被捕。

第二天,學生們在里約熱內盧大學舉行會議,並最終決定組織抗議活動,要求釋放讓和其他被捕學生。但結果是在集會結束時,又有300名學生遭到逮捕。

三天後,在美國大使館前舉行的學生示威引發了一場警民衝突,最後造成28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一千名囚犯和15輛警車在示威之中被燒毀。那一天被稱為 "血腥星期五"。[1][2]

考慮到這一事件造成的負面影響,軍政府最終允許學生們在6月26日舉行學生示威。據Louis France將軍說,1萬名警察已在示威現場並準備好在必要時採取行動。

十萬人大遊行[編輯]

一大早,參加遊行的人已經走上了里約熱內盧市中心附近的街道。遊行於14:00開始,大約有5萬人參加遊行。一小時後,這個數字又翻了一番。除了學生,還有藝術家、知識分子、政治家和其他階層也參加了遊行,使其成為巴西共和國歷史上最大和最重要的示威活動之一。

在經過坎德拉里亞教堂前時,遊行隊伍停下來並聽了學生領袖Vladimir Pereira的演講,他緬懷了埃德森-路易斯的死亡,並要求結束軍事獨裁統治。

在一個巨大的樂隊走在前面帶領着整個示威的隊伍,人們舉着牌,上面寫着"打倒獨裁政權「。最後,遊行持續了三個小時,並在立法機構前結束,沒有與警察爆發衝突,而警察則在整個遊行過程中一直跟隨着示威人群。

結果[編輯]

遊行結束後,時任總統Costa e Silva安排了一次與民間社會領導人的會面--其中包括Franklin Martins和José Dirceu,[3] 隨後,總統被要求釋放被監禁的學生,結束審查制度和恢復民主自由。這些要求都沒有被接受。最終又爆發了另一場遊行,約有5萬人參加了遊行。

之後,在其他州,學生的抗議活動的組織越加頻繁,如在戈亞斯州,警察向四名學生開槍。但是,隨着反對軍政府的獨裁統治的示威活動的增加,軍政府在全國範圍內的鎮壓行動也在增加。

  • 8月2日,Vladimir Palmeira被逮捕。不久之後,又有650名學生入獄。
  • 8月4日,300名學生在聖保羅被逮捕。
  • 8月21日,國會否決了給予被監禁的學生和工人大赦的法案。
  • 10月12日,400多名學生在聖保羅舉行的UNE(全國學生聯盟)秘密大會期間被逮捕.

參考文獻[編輯]

  1. ^ (1964)., Ventura, Zuenir. 1968 o ano que não terminou 2nd. Sāo Paulo: Nova fronteira. 1988. ISBN 8520901182. OCLC 494535570. 
  2. ^ «21 de junho de 1968 - A sexta-feira sangrenta». Jornal do Brasil. 21 de junho de 2011. Consultado em 15 de abril de 2015. Arquivado do original em 22 de setembro de 2015
  3. ^ 存档副本. [2021-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