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軍提督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北洋海軍提督署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山東省威海市
分類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時代1888-1895年
編號3-9
登錄1988年1月13日

北洋海軍提督署,舊稱海軍公所水師衙門,位於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劉公島,是清朝北洋水師提督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之一。現隸屬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簡介[編輯]

「海軍公所」位於威海城區東部,劉公島南部偏西,曾是北洋海軍提督、總兵、副將、參將議事辦公場所。清朝光緒九年(1883年),清廷創辦北洋海軍,將大連灣旅順口威海衛膠州灣闢為屯泊口岸,以威海衛劉公島為基地。這座提督署即威海行營,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興建,佔地面積近1萬平方米,為古典宮廷式建築[1]

提督署門上原掛有李鴻章甲午年五月(1894年)為該提督署題寫的「海軍公所」橫匾。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後,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中國賠償日本軍費2.3億兩白銀,另加所剩的北洋海軍艦艇,共計3億多兩白銀。日軍特地從提督署摘下了李鴻章題寫的「海軍公所」橫匾,作為戰利品放在東京靖國神社。1906年6月1日,中國留日學生向岩在給父親的家書中寫道,靖國神社內「藏甲午之役所奪於中國之物最多。並有『海軍公所』四字之匾額,系李鴻章手題者。」如今提督署門上的「海軍公所」橫匾為改革開放後重新製作的[1]

北洋海軍提督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洋海軍提督署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使用,1978年至1984年大修[1]。1985年,威海市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的前身)成立,北洋海軍提督署對外開放。此後提督署內的展覽多次改造[2]。2010年起,劉公島管理委員會先後投資1200萬元人民幣,對北洋海軍提督署開展原貌復原,陳列仿製古典家具300件、歷史塑像18尊、文物200多件,瓷器、字畫、楹聯、槍械等輔助展品1500多件。201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紀念日,經過這第三次較大規模展陳改造的北洋海軍提督署重新開館[2][3]

1977年12月23日,「北洋水師提督署」被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是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4]。1988年1月13日,「北洋海軍提督署」作為「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之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2000年6月,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被列為山東省歷史優秀建築。2000年9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了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的保護範圍和保護內容(其中北洋海軍提督署、威海水師學堂內包含部分稍晚增建的英式建築),包括劉公島、威海灣南北兩岸及日島的北洋海軍甲午戰爭紀念建築物及遺址。2000年10月26日,山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並公佈施行了《山東省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保護管理規定》[6][7]

展覽[編輯]

北洋海軍提督署門前的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牌坊

北洋海軍提督署是清代磚木舉架結構建築,整體建築依中軸線分為前、中、後三進院落,每進有中廳、東西側廳及東西廂房。前、中、後院的中廳分別是禮儀廳、議事廳、祭祀廳。各廳廂院落都有廊廡連接[8]。2014年重新開放後,北洋海軍提督署原狀復原陳列涉及北洋海提督署內前、中、後三進院落,有中廳、東西側廳、東西廂房及大門西倒廳等共16個廳室,恢復了提督署的歷史風貌。各廳室內陳設着和官兵職銜、職責對應的軍服、軍帽、望遠鏡、扣掛式牛皮腰帶等物品[2][3]

北洋海軍提督署大門上方懸掛李鴻章題寫的「海軍公所」匾額,為複製品。兩側邊門分別繪有秦瓊尉遲敬德像,描金點漆。大門外東西兩側各有樂亭一座,用於慶典、迎賓時鳴金奏樂。樂亭前面有東西轅門,樣式和牌樓類似。門前廣場對稱立有旗杆兩根。西轅門以西20米處,有了望樓一座,兩層,可了望港內艦船活動[8]

在議事廳內,有丁汝昌等北洋海軍高級軍官的蠟像,圍坐在長桌兩旁。廳內的燈、壁爐也都參照當年的樣式仿製。這組蠟像展現的是1891年初,北洋海軍高級將領們為迎接李鴻章檢閱北洋海軍而在討論方案[3]

議事廳的東側廳是提督公事房,即丁汝昌的辦公室,陳列有清式紅木桌椅、紅木雕花麒麟圖案屏風、歐式地球儀、座鐘、書畫等[3]

在提督署第三進院的中廳,供奉着媽祖神位,媽祖塑像兩旁有北洋海軍軍艦模型。北洋海軍中不少人來自福建廣州,信奉媽祖[3]

院內東南角有演武廳一座,建築融合中西風格,廳內有挑檐式舞台一座。1891年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來威海巡閱北洋海軍,曾在這裏觀禮,並在廳前檢閱艦隊操演[8]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北洋海军招牌被日军藏于靖国神社. 鳳凰網. 2014-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1). 
  2. ^ 2.0 2.1 2.2 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25日开馆复原清代海军衙门. 鳳凰網. 2014-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1). 
  3. ^ 3.0 3.1 3.2 3.3 3.4 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北洋海军提督署修复开放. 華龍網. 2014-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1). 
  4. ^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鲁政发[2006]136号). 法搜. [2012-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8). 
  5.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國家文物局. 1988-01-13 [2018-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8). 
  6. ^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 威海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12-09-21 [2018-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7. ^ 山东省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保护管理规定. 山東人大信息網. 2000-10-26 [2018-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5). 
  8. ^ 8.0 8.1 8.2 甲午战争博物馆. 威海市體育局. 2014-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