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以色列衝突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加沙—以色列衝突
巴以衝突西奈半島動亂伊朗—以色列代理人衝突的一部分
Maps of Israel and Gaza
以色列地圖和加沙地圖
日期2006年6月28日 – 正在發生
(17年10個月3周又1天)
地點
狀態 以色列哈馬斯之間的全面停火(從2014年至2023年),以色列國防軍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之間不時發生衝突。
參戰方

 以色列

支持:

 加沙走廊

支持:



支持:

薩拉菲運動聖戰者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伊斯蘭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以色列 埃胡德·奧爾默特 (2006–2009)
以色列 埃胡德·巴拉克 (2006–2013)
以色列 Gabi Ashkenazi (2006–2011)
以色列 本尼·甘茨 (2006–2015)
以色列 班傑明·內塔尼亞胡 (2009–2021)
以色列 納夫塔利·貝內特 (2021–2022)
以色列 班傑明·內塔尼亞胡 (2022–)
Khaled Mashal[15]
伊斯梅爾·哈尼亞
Said Seyam 
Mohammed Deif
Abu Z. al-Jamal 
Ahmed Jabari 
Tawfik Jaber [16]
Osama Mazini
Nizar Rayan [16]
馬哈茂德·扎哈爾
拉馬丹·沙拉赫
Abd Al Aziz Awda
Ayman al-Fayed 
Ayman al-Shashniya
Zuhir al-Qaisi 
Imad Hammad 

Abdallah al-Ashqar
Mumtaz Dughmush
Mohammad Namnam 
Islam Yassif 
Hisham Al-Saedni 
Ashraf al-Sabah 
Abdel Latif Moussa 
Mahmoud Taleb(被俘)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Abu Ayna Al-Ansari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Yunis Hunnar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Yussef al-Hatar 
傷亡與損失
185 人死亡[17][18] 約 3,476 人死亡[19][20]
約 15,000 人受傷

加沙—以色列衝突巴以衝突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加沙走廊附近。

同時也是更廣泛的阿以衝突的一部分,是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地區大國與卡塔爾之間的權力鬥爭的一個地點。這些國家一方面支持衝突的不同方面,另一方面也支持伊朗與沙地阿拉伯英語Iran–Saudi Arabia proxy conflict之間、卡塔爾與沙地阿拉伯之間的地區對峙英語Qatar–Saudi Arabia diplomatic conflict,以及埃及與土耳其之間的關係危機英語Egypt–Turkey relations[21][22]

加以衝突於2006年首次爆發,主要為激進強硬派哈馬斯以色列政府之間的戰爭。加沙走廊於1993年根據《奧斯陸協定》獲得自治權。

背景[編輯]

以色列撤離加沙[編輯]

以色列於2005年8月至9月實施了以色列撤離加沙,根據2005年的協議,從加沙地帶撤出其民事和軍事存在,並保留對加沙領空、海上通道和邊界的控制,甚至與埃及接壤。 在以色列脫離接觸之前,卡薩姆火箭定期發射,而在以色列脫離加沙之後,卡薩姆襲擊的頻率增加。 巴勒斯坦武裝分子襲擊了以色列南部的一些軍事基地和平民城鎮。[23]

自2001年以來,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從加沙走廊向以色列發動了數千次火箭和迫擊砲攻擊,[24] 傷害以色列平民。[25][26]

2006年7月,以色列短暫重新佔領加沙走廊北部部分地區,並利用被佔領地區作為攻擊賈巴利亞拜特拉希亞的基地。[27] 哈馬斯透過發射火箭回應。

哈馬斯的崛起[編輯]

當伊斯蘭政黨哈馬斯贏得2006年1月巴勒斯坦立法選舉,獲得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多數席位時,[28] 以色列和加沙地帶的衝突愈演愈烈。 以色列封鎖了與加沙走廊的邊界,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人員自由流動和許多進出口。 巴勒斯坦人向加沙邊境附近的以色列定居點發射卡薩姆火箭彈,並發動跨境襲擊,旨在殺死或俘虜以色列士兵。 在2006年6月25日的一次此類襲擊中,巴勒斯坦人俘獲了以色列士兵 吉拉德·沙利特,導致以色列軍隊進行大規模報復,其中包括對哈馬斯目標進行空襲。

2007年6月,哈馬斯與法塔赫爆發內戰,哈馬斯發動武裝政變並控制加沙地帶,全面鞏固權力。 繼2007年6月7日至15日發生的自相殘殺(又稱為「巴勒斯坦內戰)之後,造成11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過550人受傷,[29], 整個加沙走廊完全處於哈馬斯政府的控制之下。

作為對哈馬斯接管的回應,以色列嚴格限制人員和貨物進出加沙。 加沙約70%的勞動力失業或無薪,約80%的居民生活在貧困之中。[30]

哈馬斯接管以來,加沙巴勒斯坦武裝組織與以色列持續發生衝突。 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向以色列發射火箭,造成包括兒童在內的以色列平民死亡、其他人受傷,並對基礎設施造成破壞; 以色列發動攻擊並用大砲轟擊加沙,殺害巴勒斯坦戰鬥人員以及包括兒童在內的平民,[31][32][33] 並對基礎設施造成毀滅性破壞。[34]人權觀察稱,巴勒斯坦人蓄意攻擊平民違反了國際人道法。 由於哈馬斯在加沙境內行使權力,因此它有責任制止非法攻擊,即使這些攻擊是由其他組織實施的。[35]

過程[編輯]

2006–2007[編輯]

當巴勒斯坦武裝分子綁架下士吉拉德·沙利特時,加沙走廊外圍的大規模常規戰爭開始了,以色列於2006年6月28日發起了「夏雨行動」行動作為回應。成為自2005年8月至9月期間以色列撤離加沙以來加沙地帶內的首次重大動員。

2006年加沙海灘爆炸英語2006 Gaza beach explosion是2006年6月9日發生的事件,其中8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其中包括7歲的胡達·加利亞的幾乎全家,加沙走廊拜特拉希亞市附近的海灘發生爆炸,造成至少30人受傷。[36] 這起事件受到世界各地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在接下來的幾週內,爆炸事件的責任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以色列堅稱,它動員了數千名士兵,以鎮壓針對平民的卡薩姆火箭襲擊,並確保吉拉德·沙利特獲釋。 據估計,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期間,以色列向加沙發射了7,000至9,000枚砲彈,6個月內造成8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7] 2000年9月至2006年12月21日期間,巴勒斯坦面向向以色列發射了1300多枚卡薩姆火箭。[38] 在巴勒斯坦方面,2000年9月至2006年12月21日期間,已向以色列發射了1,300多枚卡薩姆火箭。出於安全原因,以色列軍隊也繼續搜尋武裝分子用來走私武器的隧道,並監視檢查站的行動(拉法的歐盟英語European Union Border Assistance Mission to Rafah提供了一些援助),特別是可能的武器轉移和流亡極端主義領導人和武裝分子的不受限制的返回。[39][40][41][42][43]截至2006年10月18日,以色列在加沙走廊和埃及邊境發現了20條用於非法走私武器的隧道。[44]

以色列曾表示,一旦沙利特獲釋,它將立即從加沙走廊撤軍並結束行動。[45]巴勒斯坦人表示,他們願意交還沙利特,換取釋放一些被關在以色列監獄的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人和其他人也表示,這次襲擊的目的是推翻民選的哈馬斯領導的政府,並破壞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穩定,理由是襲擊了發電站等民用基礎設施,並抓獲了政府和議會成員。 自從吉拉德·沙利特時下士被綁架以來,加沙走廊約300名巴勒斯坦人成為以色列國防軍的攻擊目標。[46]

2006年7月,首次出現有關以色列襲擊後神秘受傷事件的報導。 以前看不見的傷害包括嚴重受損的內臟器官、嚴重的內部燒傷和深部內傷,通常會導致截肢或死亡。抵達時,屍體已嚴重破碎、融化和毀容。人們猜測一種新的實驗武器,特別是緻密惰性金屬炸藥英語Dense inert metal explosive[47]

試圖遏止加沙走廊北部巴勒斯坦武裝份子向以色列南部發射卡薩姆火箭攻擊,以色列於11月1日發起了秋雲行動英語2006 Israeli operation in Beit Hanoun

11月8日,即以色列在秋雲行動英語2006 Israeli operation in Beit Hanoun之後撤軍的第二天,以色列國防軍的砲彈沒有擊中目標——可能是由於「技術故障」——擊中了加沙走廊拜特哈嫩農鎮的一排房屋。[48] 造成 19 名巴勒斯坦人死亡,40 多人受傷。[49][50] 以色列國防軍對2006年炮擊拜特哈嫩英語2006 shelling of Beit Hanoun展開調查(後來為該事件道歉),時任以色列總統 埃胡德·奧爾默特 向受影響者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51]

2006年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中東和平計劃英語2006 Franco–Italian–Spanish Middle East Peace Plan是在以色列透過秋雲行動入侵加沙走廊後,西班牙總理荷西·路易斯·羅德里奎茲·薩帕特羅在與法國總統傑克·希拉克會談期間提出的。 意大利總理羅馬諾·普羅迪全力支持該計劃。

11月26日,巴勒斯坦組織和以色列簽署了停火,以色列撤軍,同時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部隊部署阻止卡桑火箭發射。停戰後,從加沙走廊向以色列發射了60多枚卡桑火箭,以色列國防軍打死了一名巴勒斯坦人(攜帶槍支和手榴彈)。 12月19日,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開始公開承認卡桑火箭發射事件的責任,因為他們稱以色列在傑寧殺死了他們的兩名成員。[52][53][54]

2007年5月中旬,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在哈馬斯控制的加沙走廊與以色列國防軍之間爆發了一系列戰鬥,同時巴勒斯坦內部的暴力衝突也愈演愈烈。 巴勒斯坦人在一周多的時間裏向以色列(斯代羅特內蓋夫西部)發射了220多枚卡桑火箭。 以色列空軍在發射場發射了飛彈和炸彈。戰鬥發生之際,巴勒斯坦內戰暴力嚴重,有通報該地區人道危機日益嚴重。[55] 哈馬斯表示,他們將繼續對以色列的攻擊進行報復。

2007–2022[編輯]

2007 年 9 月,以色列宣佈加沙為「敵對領土」。[56] 歷史學家讓-皮埃爾·斐留英語Jean-Pierre Filiu認為這一說法「荒謬」,因為迄今為止以色列已經對加沙發動了9場戰爭。[57]該聲明允許以色列阻止向加沙輸送電力、燃料和其他物資。 哈馬斯認為這是宣戰[56] 而以色列則表示其目的是向哈馬斯施壓,要求其結束卡桑火箭襲擊(以色列稱襲擊正在加劇)。[58][59][60] 以色列削減對加沙燃料供應的決定遭到廣泛譴責(包括歐盟),稱其為「集體懲罰」。[61][62][63]

以色列還在約旦河西岸逮捕了哈馬斯官員,其中包括兩名內閣成員。 此類逮捕行動遭到國際組織和政界人士的強烈譴責。[64][65][66][67]

根據聯合國的一項研究,到2008年1月,以色列封鎖加沙的經濟影響達到了臨界點。 最終,2008 年1月17日,以色列在火箭襲擊事件增多後完全封鎖了邊境。 2008年埃及-加沙邊界遭到破壞英語2008 breach of the Egypt–Gaza border於2008年1月23日開始,當時加沙地帶的槍手在 拉法口岸 附近引爆爆炸,摧毀了前以色列加沙走廊隔離牆的一部分。 聯合國估計,加沙走廊150萬人口中多達一半越過邊境進入埃及尋求食物和補給。[來源請求]

熱冬行動[編輯]

2008年2月27日,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向以色列南部發射了40多枚卡桑火箭,以色列軍隊向加沙內政部發射了三枚導彈,摧毀了該建築。[68]2008年2月28日,以色列飛機轟炸了哈馬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加沙附近的一個警察局,炸死了幾個孩子。[69] 以色列軍方表示,其針對武裝分子的空中行動和地面行動從加沙北部發射火箭已經襲擊了至少23名武裝的巴勒斯坦人,而巴勒斯坦消息人士則報告說,死亡人數更高,並說許多平民也被殺。[70]

以色列於2月29日開始了空中和地面運營。[71]以色列國防軍在加沙的進攻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殺死了100多名巴勒斯坦人。[72] 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開了150枚火箭,殺死了三名以色列人。[71]美國呼籲結束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之間的衝突。[73] 巴勒斯坦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指責以色列「國際恐怖主義」,稱其對加沙的襲擊不僅僅是大屠殺。"[74] 3月3日,阿巴斯暫停了以色列對加沙的襲擊,以色列政府派遣戰機在周一早些時候襲擊了更多目標,並發誓要繼續進攻。[75]歐盟譴責以色列軍方在加沙的「不成比例使用武力」之後,自2000年爆發以來,有54名巴勒斯坦人在一天中的最高傷亡人數損失中喪生。[76]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還譴責了他所說的以色列的「過度和不相稱的」回應,並呼籲以色列「停止此類襲擊」,同時譴責正在進行的火箭襲擊對斯代羅特阿什凱隆[77]

在穆斯林世界中,示威者上街抗議以色列國防軍攻擊。 伊朗最高領導人大阿亞圖拉阿里·哈米尼呼籲穆斯林崛起,他們的領導人「以各種國家的憤怒來擊中以色列。」 在黎巴嫩,數百名真主黨的支持者聚集在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間邊界的法蒂瑪大門,大喊「消滅以色列國」,揮舞著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國旗。 在埃及,成千上萬的學生在全國各地的大學舉行抗議活動,呼籲阿拉伯領導人制止以色列侵略並支持巴勒斯坦人。 一些抗議者燒毀了以色列和美國國旗[73]近年來,大約有10,000名抗議者,主要來自約旦主流穆斯林兄弟會和較小的反對派團體,在近年來,在該國最聲音和最大的反以色列示威遊行中走上了街頭。 沙地阿拉伯與此同時,將以色列國防軍的攻勢與「納粹戰爭罪」進行了比較,並呼籲國際社會停止所謂的巴勒斯坦人的「大規模殺戮」。土耳其的總理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說,以色列國防軍襲擊可以「沒有人道主義理由」,並補充說,以色列拒絕了爭端的「外交解決方案」。[73]大多數以色列坦克和部隊從2008年3月3日撤出了加沙北部,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確認,以色列軍方在五天後結束了進攻行動。[78]

2008年2月29日,以色列軍方發射了熱冬行動英語Operation Hot Winter,以回應哈馬斯從加沙走廊發射的卡桑火箭。 以色列軍隊殺死了112名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武裝分子殺死了三名以色列人。 超過150名巴勒斯坦人和七個以色列人受傷。[79]

在行動的規模上,有廣泛的國際警報,美國國務院鼓勵以色列謹慎行事以避免無辜生命的喪失,歐盟聯合國批評以色列的「武力使用不成比例的使用」。 歐盟還要求立即結束巴勒斯坦激進的火箭襲擊以色列,並敦促以色列停止危害平民的活動,稱他們「違反了國際法」。[80]

2008年以色列—哈馬斯停火[編輯]

2008至2009年加沙戰爭[編輯]

2010年3月大事記[編輯]

2011年跨境攻擊[編輯]

回聲行動[編輯]

雲柱行動[編輯]

2014年加沙戰爭[編輯]

2018年加沙邊境抗議事件[編輯]

2018年11月的衝突[編輯]

2019年3月[編輯]

2019年5月[編輯]

2019年11月[編輯]

2021年5月[編輯]

2022年8月[編輯]

2023–至今[編輯]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Shin Bet Uncovers West Bank Hamas Cell That Planned Attacks in Tel Aviv, Jerusalem. Haaretz. [29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November 2018). 
  2. ^ Rise and Kill First: The Secret History of Israel's Targeted Assassinations – review. The Guardian. [29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November 2018). 
  3. ^ U.S. Gives Israel More Grenades and Mortar Rounds for Gaza Offensive. Newsweek. 30 July 2014 [1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 August 2014). 
  4. ^ "As It Battles Hamas Israel Singles Out Its Sponsor Qata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1 August 2014.." The Times of Israel.
  5. ^ Zeiger, Asher. Sudan to continue supporting Hamas - despite 'Israeli aggression'. The Times of Israel. 4 November 2012 [10 Febr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4 June 2016). 
  6. ^ Turkey replaces Iran as primary funding source for Hamas. World Tribune. 22 December 2013 [10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August 2014). 
  7. ^ Which Mideast power brokers support Hamas? - CNN.com. Edition.cnn.com. 6 August 2014 [10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August 2014). 
  8. ^ Mirren Gidda. Who in the Arab World Still Supports Hamas?. Time. 25 July 2014 [10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9 August 2014). 
  9. ^ How North Korea supports Palestine and aided Hamas | NK News. 20 May 2021 [27 Sept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May 2021). 
  10. ^ Иран: наше оружие у ХАМАСа сеет страх и ужас среди сионистов. [2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July 2014). 
  11. ^ www.memri.org. Iranian Reactions To The War In Gaza: Israel's Destruction Imminen. Memri.org. [12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July 2014). 
  12. ^ Despite Syria rift, Hezbollah pledges full support to Hamas. Reuters. 25 July 2014 [12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December 2017). 
  13. ^ Syria's support for Palestine: Manipulation for personal gain. Middle East Monitor. 19 April 2023 [5 July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14. ^ Says, Mike Merlo. Popular Resistance Committees calls on Hamas to stop arrests of 'mujahideen' - FDD's Long War Journal. longwarjournal.org. 22 July 2013 [25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December 2017). 
  15. ^ Altman, Alex. Hamas Leader Khaled Mashaal. Time. 4 January 2009 [5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October 2010). 
  16. ^ 16.0 16.1 Butcher, Tim. Israel bombs Gaza for seventh day after killing Hamas leader. Telegraph (London). 2 January 2009 [5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February 2009). 
  17. ^ Fatalities since Operation Cast Lead. [19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December 2014). 
  18. ^ Jason Burke. Gaza: hopes rise of end to war as Hamas 'optimistic' of deal with Israel. the Guardian. 12 August 2014 [19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December 2014). 
  19. ^ Fatalities since Operation Cast Lead. B'Tselem. [26 March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March 2019). 
  20. ^ GAZA DEATH TOLL RISES TO 1959. Daily Sabah. 14 August 2014 [14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August 2014). 
  21. ^ [1]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7 May 2019. "In 2015, tensions between Hamas and Iran also developed when Hamas expressed tacit support for the Saudi-led offensive against the Houthis, a militant rebel group backed by Iran in Yemen. In August 2017, Iran again began funding Hamas after Saleh al Arouri, the Hamas second-in-command, met with senior Iranian officials."
  22. ^ Turkey and Egypt at Odds Over Gaza | Middle East Policy Council. mepc.org. [24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July 2020). 
  23. ^ Tony Karon. The Homemade Rocket That Could Change the Mideast. Time. 10 February 2002 [17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4 June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24. ^ Hamas 'tests long-range rocket'. BBC. 2009 [30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 December 201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25. ^ Sderot traumatic stress center sees steep rise in new patients. Ha'aretz. 21 May 2007 [17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August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26. ^ Report: 33 percent of Sderot kids suffer post-traumatic stress. Ha'aretz. 27 Nov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January 2008). 
  27. ^ Filiu, Jean-Pierre. Gaza: A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06. ISBN 9780190201890. 
  28. ^ "Hamas sweeps to election victor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3 May 2007. BBC News 26 January 2006
  29. ^ Gaza-Westbank – ICRC Bulletin No. 22 / 2007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6 November 2007.
  30. ^ Makdisi, Saree. The War on Gaza's Children. Los Angeles Times. 22 September 2007 [24 April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September 2021). 
  31. ^ Casualties by year: 526 (2006), 295 (2007), 833 (2008), 1014 (2009), 68 (2010), 105 (2011), 246 (2012), 2 (2013). Source: B'Tselem [2]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0 March 2013. [3]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0 March 2013. [4]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0 March 2013.
  32. ^ Israel and the Palestinians Gaza abacus. The Economist. 19 November 2012 [13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May 2013).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33. ^ Israeli Military Operations against Gaza, 2000–2008. Journal of Palestine Studies. Spring 2009, 38 (3): 122–138. doi:10.1525/jps.2009.xxxviii.3.122. 
  34. ^ Scott Poynting; David Whyte. Counter-Terrorism and State Political Violence: The 'war on terror' as terror. Routledge. 16 May 2012: 117 [14 May 2013]. ISBN 978-1-136-2984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June 2014).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35. ^ Human Rights Watch written statement on Gaza to the UN Human Rights Council. Human Rights Watch. 22 January 2008 [21 April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7 March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36. ^ Hamas militants vow to end truc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6 November 2006., BBC Online, 10 June 2006
  37. ^ Democracy Now! | AIPAC v. Norman Finkelstein: A Debate on Israel's Assault on Gaza. Democracy Now!.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November 2007). 
  38. ^ 2006–2007 Retrieved 6 March 2024
  39. ^ https://news.yahoo.com/s/ap/20061017/ap_on_re_mi_ea/israel_palestinians_3. [17 March 2008].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失效連結]
  40. ^ Defense Update News Commentary: 1 January 2005 - 31 January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May 2008). 
  41. ^ Country Reports on Terrorism 2005 (PDF). April 2006 [7 Nov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15 July 2019).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42. ^ May 22; Gillerman, 2004by Ambassador Dan. Defending Israel's Positions in Rafah. aishcom. 22 May 2004 [26 March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March 2019).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43. ^ S/PV.4972 of 19 May 2004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9 April 2008.
  44. ^ Today's Briefing. 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 19 October 2006 [19 Octo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December 2014). 
  45. ^ PM: We will not recapture Gaza. Ynetnews. 2 Jul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January 2008). 
  46. ^ Commander: We met stiff terrorist resistance. Ynetnews. 26 October 2006 [17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April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47. ^ Gaza doctors say patients suffering mystery injuries after Israeli attack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31 January 2017.. The Guardian, 17 October 2006.
  48. ^ Isabel Kershner. Israeli Army Strikes Gaza Rocket-Launching Cell. The New York Times. 19 May 2007 [21 Februar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6 September 2017).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49. ^ 12 children among 19 killed by Israeli tank fir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4 May 2020., The Guardian
  50. ^ Italy: Israel shelled Beit Hanoun deliberatel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7 March 2008., YNet Israel News, 12 November 2006
  51. ^ Israeli shelling kills 18 in Gaza. BBC News. 8 November 2006 [14 Nov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February 2007).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52. ^ IDF kills gunman in Gaza for first time since truce. Ynetnews. 26 October 2006 [17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7 March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53. ^ Report: IDF seizes Jihad man in Bethlehem; 2 Qassams fired. Haaretz. 26 October 2006 [17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April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54. ^ Islamic Jihad vows to avenge death of 2 operatives. Haaretz. 20 October 2006 [17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April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55. ^ Gaza conditions 'at 40-year low'. BBC News. 6 March 2008 [3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February 2010).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56. ^ 56.0 56.1 Israel declares Gaza 'hostile territory'. IHT. 19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9 October 2007). 
  57. ^ Jean-Pierre Filiu. French historian: Israel destroyed 4,000-year-old culture in Gaza. Al-Jazeera. 
  58. ^ Erlanger, Steven; Cooper, Helene. Israel Pressures Hamas Ahead of Rice's Arrival. The New York Times. 19 September 2007 [3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May 2013).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59. ^ Cabinet declares Gaza 'hostile territory'. Ha'aretz. 20 September 2007 [17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February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60. ^ Security Cabinet declares Gaza hostile territory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5 August 2011. by MFA
  61. ^ EU warns against 'collective punishment' in Gaza. Reuters. 29 October 2007 [17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February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62. ^ Gaza: Israel's Energy Cuts Violate Laws of War. Human Rights Watch.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March 2008). 
  63. ^ Israel cuts electricity and food supplies to Gaza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9 August 2014. by Amnesty International
  64. ^ Greenberg, Hanan. UN 'troubled' by Hamas legislators' arrests. Ynetnews. 24 May 2007 [26 March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March 2019).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65. ^ Israel launches raids into Gaza. BBC News. 17 May 2007 [20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May 2007).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66. ^ Sofer, Ronny. IDF may respond harshly. ynetnews.com. 15 May 2007 [20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May 2007).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67. ^ "Israel pushes Gaza offensive amid rocket attack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0 January 2009."
  68. ^ Airstrike hits Gaza ministry building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9 March 2008. CNN, 27 February 2008
  69. ^ Children killed as Gaza violence flares CNN, 28 February 2008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5 March 2008.
  70. ^ Palestinians: Israeli attacks killing dozen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7 March 2008. CNN, 1 March 2008
  71. ^ 71.0 71.1 UN Demands End to Gaza Strip Violence as 72 Palestinians Killed. Bloomberg News. [19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9 April 2008). 
  72. ^ Iran leader calls on Muslims to hit Israel 'in face' over Gaza op. Haaretz.com. 2 March 2008 [19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 March 2009).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73. ^ 73.0 73.1 73.2 White House calls for end to Gaza violence: spokesman.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February 2009). 
  74. ^ Breaking News, World News and Video from Al Jazeera. aljazeera.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March 2008). 
  75. ^ Breaking News, World News and Video from Al Jazeera. aljazeera.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March 2008). 
  76. ^ EU condemns disproportionate use of force by Israel. USA Today. [19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December 2011).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77. ^ Security Council, Secretary-General alarmed by deadly violence in Middle East. UN News Centre. 2 March 2008 [3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January 2009).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78. ^ Israel withdraws from Gaza as anti-rocket offensive ends. [19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December 2014).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79. ^ Israeli Gaza operation 'not over'. BBC. 3 March 2008 [3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6 March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80. ^ U.S. calls for end to continued violence, return to peace talks. [17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6 March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