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梁 (東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梁(?—?),字曼山,一名中國東漢漢桓帝漢靈帝時文學家。東平郡寧陽縣(今山東省寧陽縣東南)人。

漢文帝之子梁孝王劉武的子孫,雖出身宗室,但生活清貧,靠在集市上賣字為生。但博涉群書,篤志好學,善屬詩文。平日痛恨世間多勢利之交,以有害於公正的目的相互勾結,於是著《破群論》。時人將這一著作同孔子春秋》相比,認為足以使亂臣知懼,俗士愧心。文章不存。又著《辯和同之論》。

漢桓帝時,舉孝廉,轉任北新城長。大興學校,聚生徒數百人,親執經卷教授,儒家教化大行。朝夕自往勸誡,身執經卷,通過考試辨出成績優劣。入京拜為尚書郎,後為野王令,未及赴任,漢靈帝光和年間病卒。劉梁是劉楨的祖父。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卷80下》,出自范曄後漢書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