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武續紅樓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心武續紅樓夢
封面
作者劉心武
類型長篇小說
語言簡體中文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
出版地點江蘇省
媒介印刷(平裝書)
開本16
頁數333
前作紅樓夢
規範控制
ISBN9787214068293

劉心武續紅樓夢》,2011年3月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紅樓夢》續作,作者是著名作家、紅樓夢索隱派專家劉心武

故事概述[編輯]

《劉心武續紅樓夢》和高鶚程偉元續本不同。賈寶玉回到天界,林黛玉沉湖,薛寶釵染病而歿,王熙鳳投江自盡,史湘雲出家,紅樓夢的主角命運都被顛覆。

章回[編輯]

《劉心武續紅樓夢》一共二十八回。

劉續本紅樓夢主要人物結局表[編輯]

人物 結局 簡介
林黛玉 沉湖自盡 紅樓夢》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雲聯詩,聯到最後兩句時,湘雲出口為「寒塘渡鶴影」,黛玉則為「冷月葬花魂」。「就像『鶴影』是史湘雲的象徵一樣,『花魂』自然是黛玉的象徵,該句為黛玉沉湖留下了伏筆。」劉心武以此為切入口,找到《紅樓夢》中諸多事關「黛玉沉湖」的伏筆,最終斷定黛玉在被趙姨娘下慢性毒藥導致病入膏肓後,流出血淚來還清了欠寶玉的淚債。隨後,她命紫鵑將她的血淚凝成的紅寶石縫在一件披風上。在夏天的一個夜晚,她穿着大紅羽紗面、白狐狸領的鶴氅,披着綴有血淚珠的披風,走進凹晶館的水塘中,化為煙霧而去。
薛寶釵 染病而亡 劉心武寫到薛寶釵和賈寶玉完婚後,賈府隨即走向衰敗,而賈寶玉的心又不在薛寶釵這裏,薛寶釵面臨內外交困,最終心力交瘁,在一次冬日外出時倒於雪地中暴斃,金釵掉入積雪中。
史湘雲 一路行乞 史湘雲嫁給了衛若蘭,但衛若蘭短命,臨死前又將史湘雲託付給了賈寶玉。兩人一路行乞賣唱,從山裏走到大海邊,又從海邊走回京城。雖不斷遇到好心人收留,但兩人還是因生活艱苦、食鹽攝入量不穩定而早早變為白頭。史湘雲更是喪失了生育能力。後來,兩人結為夫婦,並商議要創立一個新教,名為「情教」。但寶玉在提出「情教」一說後便大徹大悟,被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度化,留下史湘雲一人。
賈寶玉 回歸天界 《劉心武續紅樓夢》「神瑛頓悟懸崖撒手,石頭歸山情榜儼然」:賈寶玉大徹大悟後,回歸天界恢復神瑛侍者身份。
妙玉 同歸於盡 妙玉一直是《紅樓夢》中劉心武個人最喜愛的女性角色,他還專門寫過中篇小說《妙玉之死》。這次續書,基本按他當年的小說構思,忠順王追查賈府寶物,為掩護賈寶玉,妙玉選擇攜帶寶物和大量煙花隻身前往忠順王府。忠順王欲納她為妾,帶她上王府遊船。妙玉偷偷將煙花藏於寶物箱內,在船上拉動箱子裏的機關,引燃煙花,燒毀了忠順王的船隊。又點燃了一隻綁在自己胸口的玉蘭花爆竹,與忠順王同歸於盡。
王熙鳳 不堪凌辱 王熙鳳的結局很慘,《紅樓夢》已經留下伏筆。在劉心武的續書中,好強的王熙鳳淪為下人,再加上被賈璉報復,她一路哭回金陵老家,在路上不堪凌辱,投入船上茅廁而死。

評價[編輯]

劉心武寫作該書前,曾對外宣佈說:「鄙人是一個當代生命存在,雖然竭力去進入二百多年前曹雪芹的思路、思想與文體,不可避免仍會滲透進當代此地此人的思路、思想與文體習慣,盼讀者鑒之。」[1]

正面評價[編輯]

在《劉心武續紅樓夢》出版後,紅學大家周汝昌寫詩祝賀並褒獎劉心武,肯定了劉心武不懼指責勇於探佚的精神,稱讚劉心武為「勇士」、「君子」。[註 1]

周汝昌:「如今幸而來了一位名作家劉先生,心甘情願彌補這一缺陷,對於紅學界來說,增添了實力,注入了新的思想智慧,我們應該表示熱烈歡迎。[2]

紅學家祝勇:「對當代作家來說是一個挑戰,是一個很新鮮的寫作方式。我覺得當代中國作家一般來說膽量不夠,不太敢去做這樣有挑戰的事,而是從事比較四平八穩的寫作。」,「在一個限定的條件裏面,成功的幾率會更低,需要更多的勇氣。像轉身翻轉三周半的跳水,本身就規定好了,很難,但是如果完成得好,就比一般的跳水更漂亮。越有限制、越有挑戰,他最後的成功就越吸引人,越容易得到讚賞。」[1]

負面評價[編輯]

張慶善:「不要過多地受到劉心武的誤導。[3]

胡文彬:「任何一個學術空間都必須有一個學術規範,不能憑藉想像猜測,任何結論都要能拿出證據。[4]

在讀過《劉心武揭秘〈紅樓夢〉》後,各方紅學家發表評論。馮其庸批評:紅外學亂彈。李希凡則說:「干擾紅學研究方向。孫玉明:他在搞猜謎,連王蒙說的趣味性研究都算不上![5]

腳註[編輯]

  1. ^ 周汝昌,《辛卯立春大節紀事二首:賀劉心武續紅樓夢竣工》,「一賀歲得芳訊,壯哉勇士風。為芹收佚稿,何論異還同。二淡交慕君子,何事互尋求。三節一通問,四時總順流。彩牛迎淥酒,金兔上紅樓。勝業為芹獻,源同雲夢頭。」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有多少“梦”可以重来 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引发“红坛”争议. 時代周報. 2011-02-24 [201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1). 
  2. ^ 《刘心武再登百家讲坛,周汝昌抱病之躯为其呐喊》. 搜狐網. 2007-11-12 [201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5). 
  3. ^ 红学会会长公开批评刘心武. 揚州晚報. 2006-11-23 [201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4. ^ 红学家胡文彬批评刘心武. 新浪. 2005-10-26 [2012-03-26]. 
  5. ^ 中国红学会名誉会长冯其庸斥刘心武“乱弹”. 南海網. 2006-12-06 [201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