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海軍/展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展示

新加坡共和國海軍部隊新加坡共和國武裝部隊的一部分,負責保衛新加坡領海以及航線。主要在新加坡海峽地區行動,被認為是「該海域最強的海軍部隊之一」。新加坡海軍最早是由20世紀30年代英國皇家海軍駐紮在新加坡的兩艘巡邏艇起家的。1975年4月1日,海事司令部正式改名位新加坡共和國海軍部隊,隨後新加坡武裝部隊正式確立海陸空三軍分立。新加坡共和國海軍部隊由新加坡海軍司令領導,現任海軍司令為趙文良海軍准將。海軍司令負責新加坡海軍的全部行動和管理,並且直接向三軍總長報告,三軍總長通常是一位三星中將。新加坡海軍總共分為5個指揮部,分別是後勤指揮部,艦隊指揮部,海岸防衛指揮部,蛙人部隊指揮部和訓練指揮部。



奧馬哈海灘第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底戰役中,盟軍四個主要登陸地點之一的代號。這是一片位於法國北部海岸,並且直接面對着英吉利海峽,全長8公里的灘頭。如果盟軍能夠控制這片海灘,那麼海灘東部的英國登陸部隊與海灘西部的美國登陸部隊就能會師。進攻海灘東部的是久經戰爭考驗的美國陸軍第一師,而進攻海灘西部的則是從奧克角調過來的8個連的遊騎兵部隊與之前從未上過戰場的美國陸軍第29師。防守奧馬哈海灘的是富有作戰經驗的德軍第352步兵師。德軍的計劃是利用海灘上的大量據點,在盟軍登陸部隊上岸之前就將其擊退。戰鬥中,由於導航系統的原因,大部分登陸艦都在錯誤的地方上了岸。防守海灘的德軍也比美軍預想之中的要強大的多,登陸部隊因此承受了相當大的損失。在德軍猛烈的炮火之下,美軍戰鬥工程兵只能以很慢的速度清理海灘上的地雷,後續部隊只能沿着區區幾條通道開上灘頭。由於在上岸之前承受了過多的損失,倖存下來的士兵已沒有能力清除位於內陸一側的德軍據點,美軍因此遇到了更多的麻煩,後續部隊的登陸時間也不得不被推遲。儘管如此,倖存下來的小股登陸部隊還是在當天戰鬥結束時建立了兩個互不相連的小陣地。由於內陸的德軍力量相對較弱。美軍通過逐漸擴大這兩個陣地還是達成了原計劃中的目標。



納粹德國海軍戰爭海軍)是指1935年1946年德國海軍,為德意志國防軍中的海軍力量。戰爭海軍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嚴格限制,但在威瑪共和國的海軍人員暗中推動下,德國仍然與外國企業合作研究海軍科技。其後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廢除《凡爾賽條約》和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開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艦。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德國海軍在許多方面都尚未準備,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軍去攻擊運載英國國內需求物資的商船。在法國陷落而取得西部港口後,對英國發動大規模的潛艇戰中取得一系列豐碩的戰果。德國海軍的潛艇數量在戰爭爆發時是當時世界海軍列強中最少者,但因為潛艇總司令卡爾·鄧尼茨狼群戰術先進的通信制度和戰略規劃而取得所有交戰國潛艇部隊裡最大的戰績。到了1943年,盟軍不但破解了密碼機和開發了多種先進反潛武器,如更先進的聲吶雷達深水炸彈,還投入了大量護衛航空母艦和反潛戰鬥群進行護航;同年5月,德國潛艇因為損失過高而放棄了狼群戰術,改以單艦巡弋的方式繼續作戰。戰爭末期,德國海軍雖研製了一系列先進的潛艇,如XXI級潛艇XXIII級,並投入使用直到戰爭結束,但仍無法扭轉戰敗的結果。



儘管澳大利亞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個主戰場都很遙遠,但軸心國在澳大利亞水域的軍事活動仍然很頻繁。在1940年1945年之間,納粹德國日本帝國共有54艘海軍艦艇及潛艇在澳大利亞水域襲擊過盟軍的船隻,港口及其它設施。軸心國在此進行的最有名的襲擊是1941年11月德國巡洋艦擊沉悉尼號輕巡洋艦、1942年2月19日日本海軍戰機對達爾文的轟炸、及1942年5月日本袖珍潛艇對悉尼港的攻擊。除這些攻擊以外,軸心國的潛艇及水雷在澳大利亞水域還擊沉及擊傷了許多盟軍商船。日本潛艇還對幾個澳大利亞港口進行了炮擊,從潛艇母艦起飛的日本戰機也對澳大利亞的各個主要城市進行過轟炸。1942年上半年,軸心國在澳大利亞水域的軍事活動達到了頂峰,澳大利亞海岸周圍已有日本潛艇在巡邏,而澳大利亞北部的幾個城市也遭到了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攻擊。但到了1942年後半年,澳大利亞水域就只剩下少量的德國武裝商船了。1943年上半年,日本海軍的潛艇恢復了對澳大利亞的進攻,但隨着日本開始轉入防禦作戰,這些進攻不久就又被取消了。到了1944年和1945年,只有少量的軸心國海軍艦隻還在澳大利亞水域執行任務,而它們造成的破壞也微乎其微。與其它戰場相比,德國與日本向澳大利亞水域派遣的水面艦隻及潛艇的總數相當少,它們對盟軍的進攻也是斷斷續續的,因此,軸心國並沒有給駐紮於澳大利亞的盟軍造成多大傷害。



十字路口行動美國在1946年於比堅尼環礁進行的核試行動。是次行動一共進行兩次核試,包括代號Able的空中核試及代號Baker的水下核試,以測試核武對水面軍艦的打擊威力。十字路口行動的籌辦,與美國軍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發展有莫大關連。早在一戰結束後,美國陸軍航空勤務隊及其沿革組織均主張以制空權為戰爭首要打擊力量,並以此為由,要求成立獨立空軍。然而陸航主張以遠程轟炸機取代水面軍艦作海上防衛,並將海軍航空兵及其航空母艦置於空軍管轄之下,卻與美國海軍產生極為嚴重的軍種摩擦。是次軍種競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再次加劇:陸航意欲證明核武及戰略轟炸將是未來戰爭的王牌武器,且只有空軍遠程轟炸機能作有效打擊;而海軍則欲阻止陸航壟斷核武投射權力,並引證水面軍艦能夠有效抵禦核爆。更有甚者,二戰後美國軍費面臨緊縮,美國總統杜魯門意欲成立美國國防部,統一三軍撥款,以裁減冗費,使陸航與海軍的矛盾延伸至軍費之爭。十字路口行動正是雙方角力以爭取美國國會以至民間支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