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宋交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齊宋交兵,是春秋時期宋國齊國的一系列戰爭。

齊國、宋國是周朝的最重要的兩個中原異姓諸侯國,分別為西周開國功臣太公望殷商貴族微子啟兄弟的後代。進入春秋時期後,鄭莊公圖霸時,與宋國衝突,齊國與鄭國結盟,參與戰鬥。齊桓公稱霸時,平定宋國內亂,宋國開始服從齊國的霸權。齊桓公死後,宋襄公干涉齊國的內亂,擁立齊孝公即位[1]。前632年,晉文公楚成王爭霸城濮之戰後,齊國、宋國參加踐土之盟,承認晉國的霸主地位。但是在晉國霸權衰落時,齊國想要挑戰晉國,這期間,齊宋兩國的軍事衝突,或是宋國內亂,齊國諸侯一起參與平亂,或是齊國挑戰晉國,宋國作為晉國組織的諸侯聯軍攻打齊國。至戰國時期,隨着田氏代齊,齊國成為戰國七雄,而宋國依然是中小型國家,前286年,宋國最終被田齊所滅。

過程[編輯]

齊助鄭伐宋[編輯]

前714年秋,鄭莊公用天子的名義向魯國表示要進攻宋國。冬,魯隱公齊僖公在防地會面,策划進攻宋國。因為北戎侵鄭,沒有出兵。前713年五月,魯國羽父事先會合齊僖公、鄭莊公,進攻宋國。八月初九日,鄭、齊、魯三國在戴之戰,擊敗宋國、衛國蔡國三國軍隊[2]

齊桓公攻宋[編輯]

前682年,宋國的南宮長萬殺死了宋閔公。前681年春,為平定宋國的動亂,齊桓公宋桓公魯莊公陳宣公蔡哀侯邾安公北杏會見。冬,宋桓公和齊桓公在柯地結盟,宋國和齊國講和。宋國違背了北杏的盟約。前680年春,齊國、陳國曹國聯軍進攻宋國。夏,單伯帶兵同諸侯相會。同宋國講和後回國。冬,宋國順服,單伯和齊桓公、宋桓公、衛惠公鄭厲公在鄄地會見。前679年春,齊桓公、宋桓公、陳宣公、衛惠公、鄭厲公再次在鄄地會見,齊國開始稱霸[3]

宋襄公圖霸[編輯]

前643年,齊桓公去世,諸子爭位混戰。前642年春,宋襄公率領曹共公等攻打齊國。三月,齊人殺公子無虧。齊人準備立公子昭為國君,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元公子雍四公子反對,公子昭逃亡到宋國,四公子及其部下就和宋軍作戰。五月,宋國在甗地打敗了齊國,立公子昭為齊孝公,然後回軍。八月,安葬齊桓公。前641年冬,齊孝公與魯僖公蔡莊侯楚成王鄭文公在齊國舉行盟會,以紀念齊桓公,宋襄公沒有應邀赴會。齊孝公因此不滿宋襄公。在前638年宋軍在泓水之戰敗於楚國之後,前637年春,齊孝公率軍圍攻宋國緡邑。五月,因為在泓水之戰受傷,宋襄公去世[1]

魚石之亂[編輯]

前573年,宋國大夫魚石等在楚國和鄭國的支援下反對宋平公,爆發彭城之戰,十二月,魯國孟獻子、齊國崔杼晉悼公、宋平公、衛獻公邾宣公在虛朾會見,策劃救援宋國。次年,齊國沒有出兵,晉國於是攻打齊國來懲戒[4]

宋助晉伐齊[編輯]

晉悼公去世後的三年,齊國五次攻打魯國。前555年,晉國執政中行偃糾合下,晉平公、宋平公、魯襄公衛殤公鄭簡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薛獻公杞孝公小邾穆公十二國聯軍在平陰之戰大勝齊國,包圍臨淄[5]

華氏之亂[編輯]

前521年,宋國華氏之亂,齊國幫助宋元公對抗華氏。十月,華登率領吳軍救援華氏,齊國的烏枝鳴在宋國戍守。十月十七日,齊軍、宋軍在鴻口擊敗吳國軍隊,俘虜了他們兩個將領公子苦雂、偃州員。華登率領餘部擊敗宋軍。宋元公想要逃亡,齊國的烏枝鳴用劍和敵軍作戰,華氏敗走,宋軍、齊軍又追上去擊敗華登。十一月初四,公子城帶着晉軍來到,曹國翰胡會合晉國荀吳、齊國苑何忌、衛國公子朝救援宋國,宋軍、齊軍擊敗華氏[6]

田齊滅宋[編輯]

宋王偃時號稱「五千乘之勁宋」,東伐齊,取五城。前286年,齊滅宋之戰齊湣王魏國、楚國攻宋國,宋王偃戰敗,死於溫,宋國滅亡。

注釋[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