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麻栗坡蝴蝶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麻栗坡蝴蝶蘭
花朵細節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單子葉植物 Monocots
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科: 蘭科 Orchidaceae
屬: 蝴蝶蘭屬 Phalaenopsis
種:
麻栗坡蝴蝶蘭 P. malipoensis
二名法
Phalaenopsis malipoensis
Z.J.Liu & S.C.Chen
麻栗坡蝴蝶蘭分布圖
異名
  • Phalaenopsis malipoensis f. aurea O.Gruss

麻栗坡蝴蝶蘭學名Phalaenopsis malipoensis),一種分布於中國雲南越南等地區的蘭花,屬於蘭科蝴蝶蘭屬[1]在中國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2007年曾有報道在雲南臨滄發現羅氏蝴蝶蘭(Phalaenopsis lobbii)分布,[2]但2010年研究人員結合文獻中的圖版及標本進一步鑑定發現,該種為鑑定錯誤,實為麻栗坡蝴蝶蘭。[3]

形態特徵[編輯]

麻栗坡蝴蝶蘭附生樹木上,根扁平,達50厘米。莖短,被葉鞘包圍。葉近基生,長圓形到橢圓形。花生於莖基部,總狀花序,花序梗綠色;花苞片黃綠色,三角形披針形,漸尖。萼片和花瓣白色,有時微染淡黃,唇白和橙色或橙黃色,花盤和中部裂片的中部微染褐色,柱白色,在前面的基部有1或2個新月形或半圓形的棕色斑紋;花梗和子房白色微染淡綠色。背面萼片長圓形橢圓形,鈍;側生萼片斜卵形橢圓形,基部貼生於柱足,有時背面具龍骨狀突起。花瓣匙形或狹倒卵形,圓形;唇瓣3淺裂;側裂片直立,近平行,中間分叉形成U形複合結構,近披針形,花盤中間有2個橙色和帶褐色的愈傷組織;基部胼胝體深分叉,具新月形的冠狀附屬物橫向位於中間附近,胼胝體的每個臂分成2絲狀線形觸角。花期4-5月。[4]

參考文獻[編輯]

  1. ^ 清丽脱俗的麻栗坡蝴蝶兰. 中國科學院. 2015-05-08 [2022-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4). 
  2. ^ Liu, Qiang. Phalaenopsis lobbii (Rchb. f.) H. R. Sweet, a new record of Orchidaceae from Yunnan, China.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2007, 45 (06): 855 [2022-12-24]. doi:10.1360/aps06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4). 
  3. ^ 葉曉霞; 黃俞淞; 農東新; 許為斌. 广西蝴蝶兰属(兰科)新资料[J]. 廣西植物. 2010, 30 (6): 827–828 [2022-12-24]. doi:10.3969/j.issn.1000-3142.2010.06.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4). 
  4. ^ 麻栗坡蝴蝶兰. iPlant.cn 植物智. [2022-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