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承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陶承謨(?—?),榜名胡承謨,字孔彰,號聖洋湖廣黃州府麻城縣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春秋房,丁酉九月十六日生。天啓元年(1621年)辛酉科湖廣鄉試六十五名舉人,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一百九十七名,三甲一百七十一名進士。兵部觀政,三年授江西安仁縣知縣,六年調高安縣,七年江西同考。崇禎元年調簡,題補大名府教授,二年升學正,三年升禮部儀制司主事,教習駙馬,五年奉使冊封韓府[1],升精膳司員外,升本司郎中。六年官福建右參議兼按察司僉事,提督學政,十年考察降職[2]

家族[編輯]

父陶順,儒士,以子承謨貴封中憲大夫,壽九十九歲,居岐亭,日與市兒弄,常徒行,朴茂如木雞,知其頤養之學純矣。陶承謨為福建提學時,將馬頭山田莊山場大段建廟,為其父順祈壽,顏曰添壽寺,後設木主於其中,子孫世祀焉。

參考文獻[編輯]

  1.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八》:崇禎五年四月,冊封各王府:遣正使薛濂、副使許世藎往唐府;顧肇跡、孟國祚往代府;曹匡治、張鏡心及鄭之玄、林銘球俱往岷府;陶承謨、屠象羙往韓府;丘瑜、鄧鑨往趙府;王鐸、楊於階往沈府;朱兆栢、李春旺往遼府;祝世羙、胡獻采往楚府;林正亨、林銘幾往益府;胡世安、梁衍泗往榮府;葛寅亮、吳大飬往衡府。
  2. ^ 《麻城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