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人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邊疆人文》,是南開大學邊疆人文研究室在1942年至1950年主辦的學術期刊[1]

1942年,南開大學邊疆人文研究室成立後,主辦了學術刊物《邊疆人文》,分為甲、乙兩種:甲種是語言人類學專刊,乙種是綜合性的雙月刊。甲種專刊先後出了三集,第一集是邢公畹的《遠羊寨仲歌記音》,第二集、三集是高華年的《黑夷語法》、《黑夷語中漢語借詞的研究》[2]。乙種綜合性期刊出了三卷,共十六期,出到第三卷三、四期合刊的時候,抗日戰爭結束,南開大學復員天津,邊疆人文研究室也隨之返回天津。1950年院系調整,南開大學文學院撤銷,邊疆人文研究室的工作及其刊物《邊疆人文》的出版,繼續了一個短暫時期後便告結束[3]。目前,南開大學圖書館藏有《邊疆人文》舊刊[1]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聶蒲生、朱朝健. 抗战时期陶云逵在云南的田野调查述评. 民族論壇. 2013-05-20. 
  2. ^ 李文海主編;夏明方,黃興濤副主編.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 二编 少数民族卷 中.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4-11: 829. ISBN 978-7-5334-6635-0. 
  3. ^ 南開大學黨委宣傳部,南開大學校史研究室編. 抗战烽火中的南开大学.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5-09: 380–386. ISBN 978-7-5649-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