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剛復物理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胡剛復物理獎,是以中國物理學家胡剛復命名的物理獎項,由中國物理學會設立並評選,旨在獎勵在實驗技術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物理學工作者。胡剛復物理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評出不超過兩人。[1]

歷屆獲獎者[編輯]

年份 獲獎者 工作單位 獲獎工作
1988-1989年[2] 洪朝生 中國科學院低溫技術實驗中心 低溫物理實驗技術
周遠 中國科學院低溫技術實驗中心
1990-1991年[2] 林尊琪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高功率激光物理實驗技術的發展
1992-1993年[2] 王泰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譜儀數據獲取和數據處理技術
李衛國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許榕生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994-1995年[2] 謝家麟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對中國射頻電子直線加速器技術的開創與發展的貢獻
1996-1997年[2] 張殿琳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固體輸運性質等研究中的實驗技術
楊威生 北京大學 多功能超高真空STM系統的研製和應用
方勝 北京大學
蓋崢 北京大學
1998-1999年[2] 陸同興 安徽師範大學 激光光解—時間分辨電子自旋共振實驗裝置
2000-2001年[2] 金曉峰 復旦大學 磁性金屬超薄的MBE外延生長及原位
董國勝 復旦大學
2002-2003年[2] 王廣厚 南京大學 團簇實驗技術及團簇結構和物理性質研究
2004-2005年[2] / /
2006-2007年[2] 羅二倉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熱聲製冷關鍵技術研究
顧長志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信息功能納米材料的製備與物性測量技術
2008-2009年[2] 周興江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原有進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0-2011年[3] 孫力玲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魏志義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2012-2013年[4] 呂力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發展低溫極端條件實驗技術
2014-2015年[5] 白雪冬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發展原位透射電子顯微學實驗技術
何源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發展高功率射頻超導直線加速器物理和技術
2016-2017年[6] 張廣宇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二維材料及其異質結構的構築、加工,以及界面調控下的輸運性質和電子器件研究
宣麗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大口徑望遠鏡的高分辨成像技術,研製出在700~950nm光波段具有8~10米口徑匹配潛力的液晶自適應高分辨成像系統
2018-2019年[7] 王業亮 北京理工大學
郭建東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參考文獻[編輯]

  1. ^ 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奖章程. 中國物理學會. [2017-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6).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奖历届获奖人员名单. 中國物理學會. [2017-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6). 
  3. ^ 2010-2011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获奖者名单. 中國物理學會. [2017-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6). 
  4. ^ 2012-201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获奖者工作介绍. 中國物理學會. [2017-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6). 
  5. ^ 2014-2015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获奖者工作介绍. 中國物理學會. [2017-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6). 
  6. ^ 2016-2017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获奖者名单及工作介绍. 中國物理學會. [2017-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9). 
  7. ^ 2018-2019年度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颁奖大会. 中國物理學會. [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