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威 (清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彥威
官員、史學家
王彥威 (清朝)
朝代
姓名王彥威
弢甫
藜庵
族裔漢族
出生1842年
逝世1904年(63歲)

王彥威(1842年—1904年),原名禹堂,字渠城,更字弢甫。浙江黃岩人,號藜庵。晚清官員,史學家。與王亮合輯的《清季外交史料》對研究清末外交史有重要參考價值[1]

生平[編輯]

王彥威是王維齡與女詩人盧德儀之子。早年師從俞樾孫衣言研學經術及古文義法,後又問學於趙之謙戴望等人。清同治九年(1870)中舉人,歷任工部虞衡司主事、營繕司員外郎、軍機處章京、方略、會典二館撰修等職。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授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光緒三十年(1904年)補任太常寺卿。王彥威在軍機處任職時,常親手摘錄涉及軍國大事、邦交關係的章奏,持續多年。其中摘錄的也包括部分按宮中舊例理應「留中」的章奏。晚年王彥威在病榻前整理出《光緒朝籌辦洋務始末記》,共182卷。曾囑咐王亮[2]:「身可殺,書不可亡」。死後葬於委羽山[3][4]

著作[編輯]

  • 《光緒朝籌辦洋務始末記》,後由王亮增補,易名為《清季外交史料》。
  • 《西巡大事記》
  • 《清朝掌故》
  • 《清朝大典》
  • 《藜庵叢稿》
  • 《史漢校勘記》
  • 《秋燈課詩書目》
  • 《樞垣筆記》

參考[編輯]

  1. ^ 趙忠文. 《中国史史学大辞典》. 延邊大學出版社. 1992: 495. 
  2. ^ 王彥威侄,過繼為子
  3. ^ 王廣西,周觀武主編. 《中国近现代文学艺术辞典》.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86. 
  4. ^ 浙江省黃巖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 《黄岩文史资料第9辑》. 1987: 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