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受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汪受衷(1915年—1987年)貴州紫江(今開陽縣城)人,高級工程師。[1]

生平[編輯]

汪受衷1937年自北洋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此後先後在成渝鐵路工程局、重慶致遠建築公司任職。後來,任武漢中華聯合工程公司工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汪受衷歷任上海建築公司及華東建築工程部工程師,組織了上海虹橋機場的建設施工。1952年,汪受衷在上海主持薀藻浜大橋的建設施工時,首次使用了100英尺預製鋼筋混凝土空心斜樁,開創了中國建築工程中開槽打樁建基柱施工技術的先河。汪受衷不僅是中建一局建築施工技術的開創者之一,也是中國現代建築施工技術的開創者之一。[1]

1954年,汪受衷奉命赴中國東北,參與領導第一汽車製造廠、第一重型機械廠的設計建設。1957年8月,汪受衷當選為黑龍江省第一屆人大代表。1958年,主持設計了第二重型機械廠建設方案。1961年後,歷任建築工程部直屬工程局(中建一局的前身)總工程師、第二汽車製造廠總指揮部生產組副組長、國家建委施工局總工程師、國家建工總局施工局總工程師及副局長、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建築業管理局顧問等職務。1964年12月,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78年,當選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

文化大革命期間,汪受衷受到衝擊,其所在的第二汽車製造廠推行「干打壘」施工方法,嚴重違背建築施工原則,汪受衷不畏強暴,就此事上書中央。[1]

1980年4月,汪受衷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晚年,汪受衷先後擔任中國建築學會第五屆常務理事、第六屆理事。晚年退居二線之後,汪受衷仍赴中國各地的建築工程一線調查,並先後參加了揚子乙烯工程、三峽工程等重點工程的技術論證和技術諮詢。[1]

1987年11月,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論三峽工程的宏觀決策》一書,其中收入了全國政協委員水利電力部三峽論證領導小組第三次和第四次(擴大)會議上的發言,以及李銳孫越崎千家駒林華陸欽侃、汪受衷、方宗岱等人在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該書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培源作序,集中了三峽工程「反上派」的聲音。[2][3][4]

1987年,汪受衷逝世。[1]

著作[編輯]

  • 《攀登建築工程的尖端,力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編好施工組織總設計,用科學方法組織施工》
  • 《怎樣進行打樁工程》
  • 《國際承包知識——建築工程管理與組織》(譯著)
  • 《統籌法在工程中的應用》(汪受衷 主編,華羅庚 顧問)
  • 參與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卷》[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何先龍,為中國現代建築作貢獻的汪受衷,貴陽文史2009年04期
  2. ^ 田方、林發棠、凌純錫主編,論三峽工程的宏觀決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
  3. ^ 刘继明:三峡论争与中国科技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爱思想,2004-10-23. [2013-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8). 
  4. ^ 三峽工程論證中的「插曲」,炎黃春秋2007年04期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