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默(1019年—1085年),字師雄,歷陽(今安徽和縣)人[1],北宋人。

早年好詩文,二十歲遊學開封,師從石介。陝西經略副使范仲淹,聘其任幕府書記官,杜默未允,同年六月任武成軍節度判官,官場不得意[2]。和石延年歐陽修合稱「三豪」[3]。杜默作詩多不合律,後人稱之「杜撰」[4]。晚年曾任新淦縣尉。著有《詩豪集》一卷。

注釋[編輯]

  1. ^ 《泰安縣志》作奉符人
  2. ^ 謝肇淛在《五雜俎》載:和州人杜默「累舉不成名」,酒後至烏江項王廟,抱神像大哭:「英雄如大王而不能及得天下,文章如杜默而進取不得官」
  3. ^ 石介作《三豪詩送杜默師雄》,謂歐陽修為文豪,石延年為詩豪,杜默為歌豪。詩云:「曼卿豪於詩,社壇高數層。永叔豪於辭,舉世絶儔朋。師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稱。」《臨漢隱居詩話》載:「默少以歌行自負,石介贈《三豪詩》,謂之『歌豪』,以配石曼卿、歐陽永叔。」
  4. ^ 王楙《野客叢書·杜撰》:「 康定元年(1040年),辭官還鄉,宅邊植有六株玉蝶梅,平日飲酒賦詩。杜默為詩,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為杜撰……然僕又觀俗有杜田、杜園之説,杜之雲者,猶言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