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朱家仁 (英語:Chu Chia-Jen, 1900年—1985年7月11日)字君一中華民國航空工程師,中華民國空軍少將。[1]

生平[編輯]

1900年,出生於湖南漢壽。其父朱熙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辛亥革命後曾任江蘇陸軍第二師師長兼蘇常鎮守使、署理江寧鎮守使。1920年,朱家仁畢業於東吳大學附屬高中並前往美國留學。1926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之後先後在美國芝加哥休斯飛機公司底特律以及堪薩斯的飛機製造廠工作。1928年,返回中國在上海虹橋機場附屬飛機製造廠擔任上尉技士,後升為少校技正,並參與建造了1929年試飛成功的「成功第一號」教練機(由饒國璋主持仿製)。[1]1930年,朱家仁在陳調元的資助下開始嘗試自研飛機。1937年,朱家仁成功製造出雙翼雙座教練機「蘇州」號,隨後被調往河南洛陽擔任國民革命軍空軍第三飛機修理廠廠長。1938年5月,朱家仁前往湖北擔任國民革命軍空軍第六飛機修理廠廠長,指導該工廠疏散至四川宜賓涼山,並在10月全面撤出漢口,於次年4月在四川完成遷建。1939年7月,朱家仁轉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機械處處長。1941年,朱家仁趕赴作為大後方的雲南昆明,出任國民革命軍空軍第一飛機製造廠廠長,主持研製研驅-0戰鬥機英語Chu_XP-0。該型戰鬥機為單座單翼,原型機於1943年在陝西楊陵成功首飛,但隨着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制戰鬥機的大批引進使得中國繼續國產化戰鬥機的需求進一步降低,因此該型戰鬥機最終未能量產服役。1944年,朱家仁開始研製蜂鳥直升機。1945年,中國首架直升機「蜂鳥」甲型單座直升機研製成功,朱家仁因此被譽為「中國直升機之父」,不過該型直升機的旋翼葉片強度不足。1947年,「蜂鳥」乙型直升機試飛成功,之後朱家仁前往台灣台中,主持中華民國空軍第三飛機製造廠廠務。1952年,朱家仁又研製出綽號為「飛行香蕉」的CJC-3直升機。1956年3月9日,CJC-3的升級版CJC-3A試飛成功,然而因為研究期限逼近,中華民國國防部終止了經費撥放,研製工作被迫停止。同年,朱家仁升任中華民國空軍技術局飛機製造總廠廠長,並被授予中華民國空軍少將軍銜。1962年底,朱家仁退役。1965年,朱家仁自費前往美國考察航空工業,回到台中後開始研發安全氣囊。1980年,朱家仁遷居美國,並於1985年7月11日逝世。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 1.1 中國航空工業史編修辦公室.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航空工業出版社. 2013: 420. ISBN 978-7-5165-0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