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座標41°15′N 85°30′E / 41.250°N 85.500°E / 41.250; 85.50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置圖
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置圖
保護區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位置
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最近城市尉犁縣輪台縣
坐標40°55′N 84°15′E / 40.917°N 84.250°E / 40.917; 84.250-41°15′N 85°30′E / 41.250°N 85.500°E / 41.250; 85.500
面積3,954.2平方千米
建立1983年建立塔里木胡楊自然保護區,2006年升級為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輪台縣境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成立於1983年,並在2006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胡楊林、灰胡楊[網 1]。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面積最大的胡楊林保護區[書 1]

地理信息[編輯]

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
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
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

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輪台縣境內。地理上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塔里木河中游地區。保護區範圍東經84°15-85°30',北緯40°55'-41°15',總面積3,954.2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區面積1,803.82平方千米,緩衝區面積330.41平方千米,實驗區面積1819.95平方千米。塔里木河自西向東貫穿保護區,在保護區長度超過162千米。保護區內常年河流總長度超過310千米。保護區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日照時間長,日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0攝氏度左右,其中1月平均氣溫零下接近9攝氏度到超過零下10攝氏度,7月平均氣溫接近25攝氏度。極高溫超過43攝氏度,極低溫度超過零下25攝氏度。無霜期218天。年均降水量超過45毫米,蒸發量則達1887到2910毫米。保護區內時常遭受乾熱風和大風的侵襲,年均有15日的8級以上大風。保護區海拔800米到940米 ,為沖積洪積平原或沙漠,地勢較為平坦,包括塔里木河兩岸的河漫灘,洪水積水窪地、古河道、季節性河道、平原湖周圍地帶及沙漠邊緣地帶。這裡成為胡楊和檉柳等植被合適的生長地[刊 1][書 2]。保護區內濕地面積超過500平方千米,其中包括草本沼澤、灌叢沼澤、森林沼澤、沼澤化草甸在內的沼澤濕地超過470平方千米,河流濕地可分為永久性河流、季節性河流及洪泛平原,共近100平方千米,保護區內人工濕地包括庫塘、輸水河,約12平方千米[刊 2]

動植物[編輯]

胡楊

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知有1科1屬1種的鏈束植物,34科84屬132種種子植物,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屬2種,被子植物32科82屬129種。主要包括胡楊灰胡楊駱駝刺尖果沙棗沙蓬沙棘檉柳等,其中包括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肉蓯蓉。保護區內已知脊椎動物65科200餘種,其中哺乳動物6目15科28種,鳥類17目40科140種,爬行動物2目3科19種,兩棲動物1目2科4種,魚類1目3科19種。其中有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有金雕白肩雕雕鴞等32種,保護區內動物中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包括金雕、白肩雕、小鴇黑鸛白尾海雕野雙峰駝新疆大頭魚等8種,二級保護野生動物26種,包括紅隼塔里木馬鹿塔里木兔大天鵝鵝喉羚草原斑貓塔里木裂腹魚等。另外,棲息於此的黃頭鶺鴒黃鶺鴒杓鷸等13種候鳥被列入《中澳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的協定》,大白鷺大麻鳽等41種候鳥被列入《中日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的協定[刊 3][書 2]。另外,已經滅絕的新疆虎也曾經生活在包括保護區在內的塔里木河流域[書 3]

胡楊林[編輯]

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

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胡楊林的分布和水源密切相關,青年林、幼林往往生長在新河道沿岸,河道年代越久遠,胡楊林年紀也越大。季節湖周圍的胡楊林由內向外逐漸變老。胡楊林純林面積較少,多為地處在遠離水源的退化林。保護區內草本灌木組成的混交林也有胡楊的出現,但往往不連續[刊 4]。也因此,保護區內主要有4種林型。塔里木河的河漫灘、沙洲和干河床處水源更為充足,此處的土壤多為胡楊林土,這裡生長着一般是2到4米高的胡楊幼林。常見的伴生植物包括以紅柳為主的檉柳、蘆葦莎草等。而在塔里木河河間地段,一般生長着高度在10到14米的中齡,近熟胡楊林,土壤類型主要為鹽漬化胡楊林土。伴生植物為2到3米高的紅柳,草本植物主要為蘆葦,也有甘草小薊的分布。相對穩定的成熟胡楊林則一般分布在塔里木河一級階地,土壤主要為荒漠森林土,此處鬱閉度相對較高。林下植物為多種紅柳,草本植物包括蘆葦、甘草、大花野麻等。比其更高的河岸高階地上,土壤鹽漬化情況進一步加劇,此處的胡楊林林冠稀疏,鬱閉度較低。伴生植物中紅柳的數量減少,主要伴生植物為鈴鐺刺鹽穗木等,草本植物則包括駱駝刺、白麻花花柴[書 3]

胡楊林是塔里木河沿岸極端乾旱地區唯一能生存的森林類型,保護區胡楊林面積占塔里木河胡楊林面積的1.3%。1973年到21世紀伊始,塔里木河沿岸的胡楊林面積從超過125,200平方千米持續下降到不足62,650平方千米。水域面積從超過120平方千米下降到剛超過57,000平方千米,其間有所恢復。鹽鹼地面積從1973年到2000年持續增加,從不足34,000平方千米增加到了超過75,000平方千米[刊 3]。2006年,保護區內胡楊林面積超過960平方千米,檉柳灌木林面積則近850平方千米。然而到了2015年,保護區胡楊林面積下降至近580平方千米,檉柳灌木林面積則不到623平方千米[刊 5]。保護區林地面積超過1,810平方千米,在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公益林地面積1175平方米千米,地方公益林面積近800平方千米。荒地面積超過1,954平方千米,其他則由水域或農地構成[書 4]。在塔河輸水工程等修復項目實施後,灌木林面積有所恢復,胡楊林則恢復較慢[刊 5]

風險與保護[編輯]

2008年,胡楊林及旁邊的鑽井

為了保護塔里木河沿岸的胡楊林,塔里木胡楊自然保護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於1983年。2006年保護區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書 2]。2007年,《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正式頒布,並在2020年以前先後三次修訂該條例[新 1]

各級政府對不同的胡楊林風險採取過不同的應對措施。水源是胡楊林分布和生長狀態重要的條件之一。在如沼澤、湖岸、沿河等靠近水域的地區胡楊等覆蓋率相對較高,荒漠地區則看不到生存的植物。干河道、古河道則會出現大片枯死的胡楊、紅柳等植被[刊 6]地下水也是影響胡楊等植物生長因素之一。地下水的豐寡,水質的好壞不僅會直接影響植物,也會改變土壤含鹽量,而胡楊本身是泌鹽植物,土壤鹽化會進一步影響植物的生長[刊 7][刊 8][刊 9]。除此之外,因為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植被類型少,覆蓋率也不高,食物鏈相對簡單,生態系統構成並不複雜。這使得保護區內物種、群落生態系統抗干擾能力低,容易造成破壞,甚至會出現滅絕的可能[刊 7][刊 8]。因為溝渠、水庫的興建,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塔里木河下游開始面臨連續30年出現斷流的情況[網 2]。自1992年到1999年,保護區內濕地受人工活動等因素的干擾,變化速率較大。保護區內濕地面積減少了16.8%。為了解決包括保護區在內的塔里木河沿岸水資源所帶來的生態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投資超過100億人民幣,開始治理塔里木河流域。並於2000年5月中旬,開始實施生態輸水工程。工程實施後的近20年裡(1999年到2016年),濕地面積緩慢恢復了6.9%[刊 10]。截至2019年,已經補水20次[網 3][網 2]。雖然恢復過程緩慢,但快速退化趨勢得到抑制[刊 10]。2019年3月,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林拯救行動正式開啟。該行動通過修建引洪渠、簡易攔洪壩等方式,將洪水作為灌溉用水引入包括保護區胡楊林在內的塔里木河沿岸胡楊林從而達到灌溉的目的。僅2019年,引洪灌溉100平方千米的胡楊林,修建疏通渠道10餘條,超過50千米的引洪渠或被清淤或被新建,修建攔水壩9處[網 4][網 5]

病蟲害也威脅着保護區內外的胡楊林。胡楊所面對的蟲害主要來自於春尺蠖異葉胡楊個木虱大青葉蟬弧目大蠶蛾等,主要病害包括葉銹病干腐爛病和各類葉斑病等。 其中春尺蠖帶來的危害最為嚴重。當地林業部門採取通過飛機噴灑蘇雲金桿菌可濕性粉劑等生物製劑,以及去除胡楊樹主幹三米以下的樹枝等方式應對春尺蠖[刊 11][網 6][網 7]

人類活動是另一個威脅塔里木河沿岸胡楊林的因素。除了塔里木河上游用水量的增加外,農業、畜牧業生產活動會破壞胡楊林等植被、土壤。保護區內有較為合適的棉花種植土壤,20世紀90年代在本不應該有人類活動的保護區核心區內,依然出現了開荒種棉的現象。保護區範圍內,也有以山羊、馬、牛為主的畜牧產業並採取放牧的形式。這讓保護區內的胡楊幼林、蘆葦、甘草 、野草成為了這些動物的食物。除此之外,保護區盜挖甘草、羅布麻等草藥的事件時有發生[刊 7][刊 8]。21世紀初的塔里木河治理項目中,為了減少人類活動帶來的影響,輪台縣的草湖鄉、尉犁縣的喀爾曲尕鄉的居民執行了塔河生態移民工程,從胡楊林中集體遷出[網 8]。另外,塔里木盆地擁有着中國境內較大的油氣區,石油勘探對保護區內胡楊林有所損害,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有超過4平方千米的胡楊林被直接破壞,生活用地、生產井、勘探井、水井、道路、輸油管線、臨時用地等占地60多平方千米。勘探井、生產井所產生的泥漿、粉塵對周圍區域亦會造成污染。油田試產井所噴出天然氣的燃燒,會迫使生活於此的野生動物遷離[刊 12]。2018年,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為了給塔里木胡楊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讓路,將超過30口油氣井、5座地面集輸站場和超過150公里油氣集輸管線等油氣設施撤出保護區[新 2]。與此同時,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包括29口單井和1處臨時生活設施在內的油氣生產設施全部退出新疆塔里木胡楊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網 9]。另外,20世紀90年代,在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試驗區內建設了塔里木胡楊林國家森林公園輪民沙漠公路建成後,前往森林公園遊玩的遊客數量增加。森林公園的基礎設施建設,遊客帶來的垃圾,遊客聚集造成的噪聲,都會對保護區內動植物的生長繁殖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刊 7][刊 8]。除上述風險外,保護區及塔里木河沿岸胡楊林的保護管理還面臨着資金不足、胡楊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管理體制不順等方面帶來的影響[刊 13]

除了保護項目的進行,保護區內還進行了若干科研項目。新疆大學等科研單位曾對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游塔里木馬鹿的種群數量、棲息地現狀、生境動態等方面進行研究[刊 14][刊 1]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等單位曾對保護區植被淨初級生產力的時空動態特徵進行研究[刊 15]

參考文獻[編輯]

期刊
  1. ^ 1.0 1.1 艾尼瓦爾·吐米爾; 馬合木提·哈力克. 塔里木河中游塔里木马鹿种群数量及其栖息地现状的初步分析. 新疆農業科學. 2008, (04): 743–749. 
  2. ^ 布早拉木·吐爾遜; 蔡新斌; 米熱古麗·亞森; 江曉珩; 劉麗燕; 齊成. 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调查初报. 防護林科技. 2014, 131 (08): 91–92.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4.08.036. 
  3. ^ 3.0 3.1 克力木·買買提; 努爾巴依·阿不都沙勒克; 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新疆農業科學. 2008, (04): 664–669. 
  4. ^ 崔彥軍; 柴政; 丁守傑; 范麗紅.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胡杨分布信息提取研究. 山東林業科技. 2013, 43 (04): 64–65. 
  5. ^ 5.0 5.1 吳天忠; 丁健; 管文軻; 阮成江; 關瑩.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胡杨林更替及光合特性分析. 防護林科技. 2020, 203 (08): 1–4, 23.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0.08.001. 
  6. ^ 奚秀梅; 段樹國; 海米提·依米提. 塔里木胡杨林保护区植被覆盖与地表水域关系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57 (02): 206–208. 
  7. ^ 7.0 7.1 7.2 7.3 吐熱尼古麗·阿木提; 阿爾斯朗·馬木提; 木巴熱克·阿尤普. 塔里木河流域胡杨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对策——以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为例. 乾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8, (10): 96–101. 
  8. ^ 8.0 8.1 8.2 8.3 木巴熱克·阿尤普; 海米提·依米提; 王智明; 迪麗拜兒.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杨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治理措施研究.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07, 73 (03): 30–35. 
  9. ^ 胡小韋; 海米提·依米提; 艾尼瓦爾·買買提; 木巴熱克; 馮振忠.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地下水理化特性相互关系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64 (05): 320–323. 
  10. ^ 10.0 10.1 劉洪霞; 管文軻; 扎依達·斯迪克; et al. /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在生态输水工程前后的变化. 林業科學. 2018, 54 (09): 1–8. 
  11. ^ 巴哈提古麗·木沙巴依; 朱玉偉. 浅谈新疆塔里木盆地河岸胡杨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与生态保护. 防護林科技. 2013, 118 (07): 53–55.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3.07.016. 
  12. ^ 劉建國. 塔里木胡杨自然生态保护区面临危机. 新疆林業. 1995, (05): 19. 
  13. ^ 皇甫文君; 李繼武. 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退化情况及生态保护建议. 新疆林業. 2021, 276 (02): 4–6. 
  14. ^ 艾尼瓦爾·吐米爾; 馬合木提·哈力克. 塔里木胡杨林保护区塔里木马鹿生境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生態科學. 2007, 67 (01): 63–68. 
  15. ^ 趙俊紅; 周華榮; 盧雅焱; 孫慶祥. 2000—2015年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pp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乾旱區地理. 2020, 43 (01): 190–200. 
書籍
  1. ^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自然生態保護司;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院 (編).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6: 103-104. ISBN 7-80209-403-8. 
  2. ^ 2.0 2.1 2.2 王鳳麗. 国家生态保护丛书·国家自然保护区卷(上). 北京: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5: 313–315. ISBN 7-5502-6693-X. 
  3. ^ 3.0 3.1 袁國映; 袁磊. 新疆自然保护区. 烏魯木齊: 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 55–59. ISBN 7-80727-294-5. 
  4. ^ 侯波濤. 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員會黨史地方志辦公室 , 編. 巴音郭楞年鉴, 2016.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總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8: 216. ISBN 978-7-228-20254-6. 
網站
  1. ^ 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 (2017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2019-05-14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1-17). 
  2. ^ 2.0 2.1 回荡在南疆大地的绿色颂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综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19-08-27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3. ^ 吳嬌穎. 罗布泊科考归来:寻找荒原“重生”的密码. 新京報. 2020-11-06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4. ^ 關俏俏. 新疆启动实施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生态系统修复. 新華網. 2019-03-08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6). 
  5. ^ 李新芳; 劉煒明; 馬衛平. 万顷胡杨傲轮台. 中國新聞網·新疆. 2021-10-21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6. ^ 蔡國棟. 新疆动用飞机“围剿”林业有害生物春尺蠖. 中國政府網. 2014-04-15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7. ^ 殷琳; 魯紅光; 劉雨珊. 新疆天然胡杨林正值抚育期 防病虫害护林员给树木“洗澡”. 中國新聞網. 2021-03-11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8. ^ 張冬梅; 王琦銘; 豆興軍. 持续治理20年 塔河下游形成绿色走廊孕育新希望. 天山網. 2020-11-03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9. ^ 顧煜. 塔里木油田提前完成国家级胡杨林保护区核心区环保退出. 新華網. 2018-10-14 [2021-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1). 
報紙
  1.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巴音郭楞日報 (第3版:要聞). 2019-07-15. 
  2. ^ 紀曉貞. 29口油气井退出塔里木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巴音郭楞日報 (第4版:要聞). 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