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廳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恆春廳
こうしゅんちょう
日治臺灣的廳
1901年-1909年
首府宣化里恆春街
歷史 
• 成立
1901年
• 廢除
1909年
行政分區2支廳

恆春廳(日語:恒春庁恆春廳こうしゅんちょう Kōshon chō */?) 為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之一,設立於1901至1909年間,其東、西、南三面環海,東北至阿塱衛溪,北至四重溪,廳治設於恆春街,下轄枋山、蚊蟀兩支廳。其範圍為現今的屏東縣恆春鎮車城鄉滿州鄉枋山鄉

沿革[編輯]

該廳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5月1日,是將恆春辦務署從臺南縣分劃出來而成[1]。同年11月11日臺灣總督府認為「總督府-縣廳-辦務署」的三級制度在行政事務上欠缺靈活,而廢止「三縣四廳」制改為「二十廳」制,恆春廳即為二十廳之一[1]。1904年5月1日,恆春廳實施街庄整併,整併為1街31莊[2]。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10月25日,臺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合為十二廳[1],恆春廳廢止,併入阿緱廳

恆春廳行政區劃變遷[3]
1895年5月 1895年8月 1896年4月 1897年6月 1898年6月 1901年5月 1909年10月 1920年10月
台南縣 台南民政支部 台南縣 鳳山縣 台南縣 恆春廳 直轄 阿緱廳 恆春支廳 高雄州 恆春郡車城莊恆春莊
蚊蟀支廳 蚊蟀支廳 恆春郡滿州莊
枋山支廳 枋山支廳 潮州郡枋山莊

行政區劃[編輯]

恆春廳行政區劃 (1901年至1909年)
支廳 支廳位置 管轄區域
堡里 街庄 (1904年整併前街庄,粗體為區街庄長役場位置)[2]
廳直隸 恆春街 恆春區 宣化里 恆春街(恆春市街、縣前街、西門街、打鐵街、東門街、南門街、北門街、客人街)、山腳莊(山腳莊、林投尾莊)、鼻仔頭莊(鼻仔頭莊、馬鞍山莊)
虎頭山區 網紗莊(網紗莊、大埔莊、貓仔莊)
仁壽里 貓仔坑莊虎頭山莊
興文里 保力莊
車城區 車城莊(車城莊、統埔莊)、田中央莊(部分田中央莊)、海口莊(部分田中央莊)、新街庄(新街庄、湛湛莊)
咸昌里 四重溪莊
鵝鑾鼻區 至厚里 鵝鑾鼻莊(大板埒莊、潭仔莊、墾丁寮莊、船帆石莊、鵝鑾鼻莊、龍鑾莊、龜仔腳莊)
龍泉水區 德和里 大樹房莊(大樹房莊、沙尾堀莊、大乳突莊)、水泉莊(頂水泉莊、樹林莊)、龍泉水莊(草潭莊、蟳廣嘴莊、龍泉水莊、紅柴坑莊、檳榔坑莊)、槺榔林莊(排仔路頭莊、槺榔林莊)
大平頂區 大平頂莊(頭溝莊、茄苳湖莊、三溝莊、四溝莊、上大平頂莊)、射藔莊(埔墘莊、射藔莊)
蚊蟀支廳 蚊蟀莊 蚊蟀區 長樂里 響林莊(頂響林莊、下響林莊、頂萬里得莊、下萬里得莊)
治平里 九個厝莊
泰慶里 九棚莊(九棚莊、港仔莊)
安定里 豬朥束莊
永靖里 蚊蟀莊
射麻裡區 射麻裡莊(射麻裡莊、大社莊)
安定里 港口莊(港口莊、吧龜角莊)
枋山支廳 枋山莊 枋山區 嘉禾里 南勢湖莊、平埔厝莊、加祿堂莊
善餘里 莿桐腳莊枋山莊
楓港區 楓港莊

歷任廳長[編輯]

武藤針五郎松崎省吾柳本通義森尾茂助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時間 備註
1 森尾茂助
(?–?)
1901年5月1日 1904年6月22日 1904年3月23日起兼任臺東廳長
2 柳本通義
(1857–1937)
1904年6月22日 1907年7月27日
3 松崎省吾
(?–?)
1907年7月27日 1907年11月27日
4 武藤針五郎
(1870–1926)
1907年11月27日[a] 1909年10月25日[b]

附註[編輯]

  1. ^ 阿緱廳總務課長。
  2. ^ 改任臺北廳庶務課長。

人口[編輯]

恆春廳於1905年底之現住人口計有19,626人,其中本島人19,171人,內地人437人,外國人18人。當時人口大於一千人之街庄如下:[4]

  • 恆春街:1,329人
  • 大平莊:1,561人
  • 鵝鑾鼻莊:1,221人
  • 射麻裡莊:1,083人
  • 車城莊:1,795人
  • 楓港莊:1,091人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 1.1 1.2 吳建昇、蔡郁蘋、杜正宇、蔡博任. 《大臺南的前世今生》.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年3月: 頁188、189. ISBN 978-986-03-5182-8. 
  2. ^ 2.0 2.1 恆春廳. 恆春廳令第八號 當廳管轄街庄區域ヲ左ノ通改正ス.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05-04-28. 
  3. ^ 阿緱廳. 阿緱廳 第一統計摘要. 1918-11-25. 
  4. ^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 明治三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190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