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廣玉滿語ᡤᡠᠸᠠᠩᡳᠣᡳ穆麟德轉寫guwangioi;?—?),字桂亭,圖們氏,滿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繙譯生員出身,乾隆年間,擔任內閣中書[1]隴西縣知縣[2]。乾隆五十四年,擔任金縣知縣[3] 。次年改皋蘭縣知縣[4]。乾隆五十六年,任蘭州府循化同知[5],後署涼州府知府[6]。乾隆五十七年,任惠州府知府[6]肇慶府知府[7]。嘉慶五年,任刑部湖廣司員外郎[8]。次年,升任刑部雲南司郎中[9]。後任山西朔平府知府[10]太原府知府[11]冀寧道[12]。嘉慶十四年,任福建按察使[13]。次年改浙江布政使[14],護理浙江巡撫[15]。贈正一品光祿大夫。著有《盛世良圖記》。

家庭[編輯]

  • 父德魁。胞兄德山;其女圖門氏嫁正藍旗滿洲覺羅博清阿,其子道光乙未進士覺羅祥慶,先祖覺羅索長阿
  • 胞叔德山。其女圖門氏,嫁正藍旗滿洲覺羅氏博清阿;其子道光乙未進士覺羅祥慶,兒媳楚氏(父鑲白旗漢軍、嘉慶丁丑二甲進士繩格,祖父乾隆乙未進士、蘇州府知府五泰)。
  • 子:《圖們氏族譜》記載廣玉子多人。長子鶴鳴,配鑲白旗滿洲烏蘇氏禮部尚書達椿兄弟永善之子知府福綸布之女。次子鶴算(號硯畲),禮部主事,著有《心逸軒詩存》(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科進士楊文定序),與內務府鑲黃旗漢軍、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進士高鶚好友,有詩歌唱和,配正白旗滿洲瓜爾佳氏知府豐延泰之女。三子鶴春,配正白旗漢軍周氏世襲雲騎尉印務參領周纘烈之女,署廣西按察使周廷俊、晚清總管內務府大臣(周)莊山家族。四子鶴春,女一圖們氏嫁正藍旗滿洲、陝西興平縣知縣赫舍里氏三音圖(父福建按察使舒靈阿,胞叔道光壬辰恩科進士舒興阿 (赫舍里氏),祖父杭州將軍成明);女二圖們氏嫁鑲白旗滿洲、蘇完瓜爾佳氏定保(胞兄兵部左侍郎、鑲黃旗滿洲都統、清末重要將領勝保)。五子鶴齡,配正白旗滿洲棟鄂氏知縣巴彥岱之女。六子鶴文,娶正黃旗滿洲那拉氏,雍正嫡後孝敬憲皇后之弟五格的曾孫女,世襲一等承恩公德祿孫女、山西大同游擊署參將祥住(亦祥柱)之女那拉氏。查台灣故宮文獻資料處奏摺有嘉慶二十年,祥住,四十八歲,山西大同鎮游擊,原是京城三等侍衛什長外放,是滿洲正黃旗烏爾袞保佐領下人,即世襲公德祿之子,和孝敬憲皇后之弟五格的孫子副都統(那拉)德福同屬滿洲正黃旗烏爾袞保佐領下人,台灣故宮人名權威資料顯示德保、德祿、德福是兄弟,家族承襲孝敬憲皇后的一等承恩公,後改三等公爵。
  • 侄:鶴秀,配正藍旗四品宗室明敏之女,子一娶宗室奉恩將軍烏爾袞泰之女,女一嫁雲南按察使普泰;鶴年,配正白旗滿洲卓爾佳氏恆柱之女;鶴文,鶴林堂兄弟,元配皆是正黃旗滿洲那拉氏,雍正嫡後孝敬憲皇后之弟五格的曾孫女,世襲一等承恩公德祿孫女、山西大同游擊署參將祥住(亦祥柱)之女那拉氏,鶴林母滿洲正白旗克里氏進士文雅胞姊,鶴林繼妻克里氏三河駐防額爾金布女。鶴林之子增保官內閣中書國史館協修外放神木理事同知,娶進士覺羅普慶之女(進士覺羅祥慶堂弟),侄女覺羅氏嫁大學士裕德
  • 女:長女嫁正白旗滿洲舒穆魯氏江南道監察御史宗賡;次女嫁鑲白旗蒙古世襲恩騎尉松林;三女圖門氏,嫁宗室訥爾和春(先祖敬謹親王蘭布)。其子宗室濯麟,妻董鄂氏(父正黃旗滿州瑞林,母鈕祜祿氏(父鑲紅旗滿洲、戶部尚書景安);祖父乾隆四十六年進士玉保,祖伯父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壬辰科進士鐵保)。
  • 青麟,道光進士、官至湖北巡撫,一品光祿大夫。肇麟(字治庭),掌陝西道監察御史,妻張氏(父鑲黃旗漢軍、三等男、雲南臨元鎮總兵張玉龍,襲六世祖張大猷三等男爵)。金麟,娶正藍旗他塔喇氏秀堃堂弟貴州按察使太常寺卿銜福連之女。徵麟(鶴鳴之子),其女嫁肅親王永錫孫子宗室銳莊之子麒兆為繼室,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國變殉難,麒兆元配傅森 (軍機大臣)子英麟之女鈕祜祿氏。增保(鶴林之子),官內閣中書國史館協修外放神木理事同知,娶進士覺羅普慶之女(進士覺羅祥慶堂弟),侄女覺羅氏嫁大學士裕德。增保在同治回亂陣亡,由世姻正白旗佟佳氏松壽(字鶴齡)撫柩送回京,該圖們氏家族和正白旗佟佳氏聯姻較多。肇麟孫女嫁正白旗佟佳氏雲南總兵國世春之孫善慶。
  • 曾孫女:圖門氏,嫁正藍旗滿洲他塔喇氏靈浩;其父毓量,祖父嘉慶六年(1801年)進士秀堃,胞姊他塔喇氏嫁鑲白旗滿洲、咸豐壬子(1852)科舉人彥佳氏玉瓚(其胞叔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聯捷進士敬和),堂姊他塔喇氏嫁正藍旗漢軍、光緒二年(1876)恩科進士胡俊章
  • 玄孫:惠陵總司監督延昌,妻鑲藍旗富察氏明善(字韞田)之侄直隸霸昌道慶約(慶岳)女,昌宜泰孫女,為進士吉達善吉年母親家。。延昌納妾李氏。李氏的妹妹嫁鑲藍旗滿洲赫舍里氏恩玉(父湖北按察使、世襲騎都尉多山,母額勒圖特氏;胞叔道光戊戌科進士如山,姑母赫舍里氏封道光帝之常妃 (道光帝),李氏延昌女兒為做媒大臣英和的玄孫。延昌師惠林(字杏田),和同旗喜塔臘氏將軍慶裕、正黃旗納蘭成德後裔副都統容山為兒女姻親 (延昌女曾嫁廣西巡撫慶裕子,延昌子崇雯(崇翰池)娶正黃旗滿洲那拉氏,原任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副都統容山次女,崇雯和那拉氏同庚,生於光緒五年,見《崇瀚池年譜》。)崇雯民國改名萬開雯,辛亥革命後赴東北任奉吉黑電政監督處收發管卷員,後歷任公主嶺、鐵齡、長春農安電報局局長。1922年獲交通部署總長高恩洪頒發本部二等三級獎章。九一八事變後,他重返北京。1933年,北平市府命令:市長周大文府令:委任萬開雯為本府財政局科員此令,為北平財政局第一科科員。三十年代,萬開雯和容山次女家住北京府右街餑餑房十七號。生有子女九人,至少五人存世,子有萬庠之、萬序之、萬蔭之、女有萬庭之、萬庚之。延昌曾由其叔曾祖鶴文撫育,延昌父寶善病卒於親戚家勝保軍營。延昌曾先後課教在滿洲貴族家,如教授覺羅寶興的孫子即鍾祿之子和秀堃之孫靈漢的弟弟靈浩。延昌幼子崇霽,民國改名萬開霽。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51493 號
  2.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96479號
  3.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01704號
  4.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94110號
  5.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95418號
  6. ^ 6.0 6.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97967 號
  7.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65438號
  8.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01001號
  9.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 ,2冊 ,482下
  10.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58954 號
  11.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40329號
  12.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15404號
  13.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15884號
  14.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64151號
  15.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123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