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探險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谷探險隊(日語:大谷探検隊おおたにたんけんたい),1902年至1914年間日本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第22代法主大谷光瑞策劃並資助的三次對中亞和中國西部的學術探險隊,探險隊在中國西部的綠洲古城遺址和墓葬遺址進行考古發掘,並收集了大量的考古資料。探險隊的收穫是在「絲綢之路」研究中的重要考古資料。

文物收藏[編輯]

三次探險收集的文物主要存放在大谷光瑞在神戶郊外的別墅二樂莊,部分寄存在帝國京都博物館(今京都國立博物館)。1914年5月,大谷光瑞因故引咎退位,辭去法主職務,其藏品隨之分散,一部分隨二樂莊賣給久原房之助日語久原房之助,再被久原寄贈給朝鮮總督府博物館,日本投降後歸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大谷光瑞於1915年定居到遼寧大連,大部分收集品隨後直到1916年被運到旅順,後寄存關東廳博物館,日本投降後歸旅順博物館。另有一些藏品被西本願寺附屬大學(現龍谷大學)、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等機構收藏[1][2][3]

參考[編輯]

  1. ^ 鄭渤秋. 吐鲁番阿斯塔那225号墓出土伏羲女娲图与日本龙谷大学藏伏羲女娲图的缀合. 西域研究. 2003, (3): 95–97. 
  2. ^ 閔丙勛; 朴文英.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吐鲁番出土伏羲女娲图考. 遼寧省博物館館刊. 2006, (1): 187–201. 
  3. ^ 拍卖品被文物局叫停的大谷光瑞是何许人. 新浪收藏. 2016-11-10 [2019-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4).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