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主體思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主體思想
英文版封面
作者金正日
語言朝鮮語
主題
發行資訊
出版時間1982年
出版地點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媒介印刷品
頁數84頁(英語譯本)
規範控制
OCLC9475822
杜威分類法320.5323095193
LC分類法MLCS 83/5240 (J)
關於主體思想
諺文주체사상에 대하여
漢字主體思想에 對하여
文觀部式Juche sasang e daehayeo
馬-賴式Chuch'e sasang e taehayŏ
主體思想塔和《關於主體思想》都是為金日成七十大壽奉上的壽禮,金正日藉後者對金日成的主體思想作了獨家詮釋

關於主體思想》(韓語:주체사상에 대하여)是朝鮮領導人金正日關於該國意識形態主體思想的論述。它被認為是關於主體思想最權威的的著作。

這部著作可能由他人代筆[1],但它使金正日成為該意識形態的唯一合法解釋者。該論文梳理了金正日及其父金日成的提倡主體思想。這篇論文標誌着主體思想脫離馬列主義中的唯物主義,並假定群眾的階級意識依賴於工人階級領袖。

在金正日看來,主體思想是由哲學原則、社會歷史原則和指導原則組成的。哲學原理可以用金日成的格言來概括:「人是一切的主人,人決定一切」[2]。社會歷史原則要求勞動人民是歷史的主體。指導原則是:立場獨立、方法創新和思想意識優先。其中,對獨立性的強調為後來先軍政治的確立,鋪平了道路。

背景[編輯]

《關於主體思想》是金正日關於主體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3],並被認為是最權威的主體著作及該主題的標準教科書[4][5]。這篇論述是對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關於主體哲學思想的系統梳理[2][6],它對主體思想進行了最全面的闡述[4]。尤其是金日成的思想——從1970年代開始就逐步確立的一種哲學體系[2]。1982年,為紀念當年4月15日金日成誕辰70周年,當局於3月31日舉行了全國主體思想研討會[3][2]。而平壤主體思想塔也是為金日成獻上的壽禮[7]

在這篇論述中,金正日將主體思想的誕生與金日成在抗日鬥爭中的游擊戰經歷聯繫起來[8]。《關於主體思想》使得金日成崇拜的程度進一步加深[9]。這篇論述使金正日可以合法地繼承金日成的權力[10],也特別強調了他的知識實力[11]。在撰寫本文時,金正日代表其父作為朝鮮的精神領袖[12]。這部著作雖然可能由他人代筆[1],但署名使得金正日成為「金日成『不朽的主體思想』的唯一真正的解釋者」[6]

內容[編輯]

主席早在早期革命活動時期,就精通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然而,並沒有只停留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運用於朝鮮革命的實踐這一點上,而是堅定地站在主體立場上,開闢了革命理論的新的境界,獨創地解決了革命實踐所提出的問題。
《關於主體思想》[13]

金正日解釋說,主體思想獨立於馬列主義,而不僅僅是對馬列主義的重新詮釋。在金正日看來,主體思想不僅為朝鮮革命提供了「獨立和創造性」的方向,而且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4]。 它是哲學唯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奉行的唯物主義相對[14]。該作品的風格被認為略有抽象之處[15]

與金日成的著作相比,金正日特別注重領導者的意識和觀念。這兩者經常聯繫在一起[14]。據查爾斯·K·阿姆斯特朗稱,這篇論文的主要論點是「無論物質條件如何,群眾都應該毫無疑問地服從偉大領袖,只有他才能讓群眾意識到這一點」,並補充說「這些理論將在未來的艱難歲月中對朝鮮極為有用」,也就是這篇著作出版十年後的1990年代——在這個年代,金日成逝世朝鮮發生了大饑荒[15]

在《關於主體思想》中,金正日將主體分為三個部分:哲學原理、社會歷史原理以及主體思想的指導原理[2]

哲學原理[編輯]

哲學原理表明主體思想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哲學。人有獨立性,創造性​(韓語意識性​(韓語 ,將人置於世界的中心。金日成在1972年接受日本記者採訪時提出的格言描述了這一點:「人是一切的主人,並決定一切。[2]」 人改變世界[6]並體現他們的自主性​(韓語或獨立自主[9]。儘管主體思想本身可以說具有準宗教的成分,但金正日以人為中心,否認一切超自然現象的存在[6]

社會歷史原理[編輯]

主體思想的社會歷史原則可以概括為「勞動人民是歷史的主體」[2]。人類歷史是群眾實現獨立和捍衛獨立的鬥爭。人類的社會歷史使命是改造自然和社會[16]。金正日背離馬列主義,因為他的論點主要是讓人反對自然,而不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17]

指導原理[編輯]

主體思想的三個指導原則:

  1. 立場獨立是思想上的主體思想化——自主、自立、自衛[16]。其中「自主」的這四個方面就包含在金日成1965年在印度尼西亞發表的講話《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南朝鮮革命》中[14]。《關於主體思想》雖然提到經濟,但並非優先事項。 「發展」和「增長」等詞多用於指代意識形態,而非經濟[18]。然而,金正日指出,建立在「自力更生不等於孤立地建立經濟」的經濟體確實暗示了有限的經濟改革。而朝鮮也確實在該著作出版的翌年(1984年)通過了合資企業法[12]
  2. 創造性的方法——依靠群眾的創造性來解決革命建設中出現的一切問題[16]
  3. 把思想意識放在一切工作之上[16]

後世影響[編輯]

此後,《關於主體思想》一直被用作金正日確立先軍政治地位的論據。其理由可以在金正日「提升」的主體指導原則之一的一個方面找到:在自衛中自力更生[19]。1982年10月,金正日發表《朝鮮勞動黨是繼承了光榮的打倒帝國主義同盟傳統的主體型革命政黨》,更多地關注金日成的游擊活動[15]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Myers, B. R. North Korea's Juche Myth. Busan: Sthele Press. 1 October 2015: 162. ISBN 978-1-5087-9993-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Kim 2001,第386頁.
  3. ^ 3.0 3.1 David-West, Alzo.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Marxism-Leninism: Juche and the Case of Chŏng Tasan. Korean Studies. January 2011, 35: 105. doi:10.1353/ks.2011.0007. 
  4. ^ 4.0 4.1 4.2 Kwak & Joo 2009,第19頁.
  5. ^ Rinn-Sup Shinn. North Korea in 1982: Continuing Revolution under Kim Jong Il. Asian Survey. 1983, 23 (1): 103. JSTOR 2644331. doi:10.2307/2644331. 
  6. ^ 6.0 6.1 6.2 6.3 Hale 2002,第301頁.
  7. ^ Randall, Annie J. (編). Music, Power, and Politics. New York: Routledge. 22 December 2004: 113, 116–117. ISBN 978-1-135-94691-3. 
  8. ^ Lee, Grace.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Juche (PDF). Stanford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2003, 3 (1): 109 [11 Sept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8-06). 
  9. ^ 9.0 9.1 Hale 2002,第302頁.
  10. ^ Young Whan Kihl. North Korea in 1983: Transforming 'The Hermit Kingdom'?. Asian Survey. 1984, 24 (1): 101. JSTOR 2644170. doi:10.2307/2644170. 
  11. ^ Mathesius, Konrad. Kim Jong-un's Catchphrase?. NK News. 7 June 2011 [3 August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4). 
  12. ^ 12.0 12.1 PSNC; Supercomputer, Poznan; Center, Networking. Dolnośląska Digital Library – North Korea and it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Re-establishing networks with the world economy? Prace Naukowe Uniwersytetu Ekonomicznego we Wrocławiu = Research Papers of Wrocław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2013, Nr 295, s. 93–108. dbc.wroc.pl: 101. [14 Sept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13. ^ Kim Jong-il. On the Juche Idea : Treatise Sent to the National Seminar on the Juche Idea Held to Mark the 70th Birthday of the Great Leader Comrade Kim Il Sung March 31, 1982 (PDF). [Pyongyang]: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82: 7 [13 October 2017]. OCLC 94758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2-06). 
  14. ^ 14.0 14.1 14.2 Armstrong 2013,第216頁.
  15. ^ 15.0 15.1 15.2 Armstrong 2013,第217頁.
  16. ^ 16.0 16.1 16.2 16.3 Kim 2001,第387頁.
  17. ^ Kwak & Joo 2009,第20頁.
  18. ^ Kivimäki, Timo. The Long Peace of East Asia. Farnham: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8 May 2014: 89. ISBN 978-1-4724-2229-3. 
  19. ^ Kwak & Joo 2009,第35頁.

參考文獻[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 Kim Jong-il. On the Juche Idea of Our Party. Pyongyang: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85. OCLC 12433317  – contains the full text and other works
  • —. On the Juche Philosophy. Pyongyang: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2002. OCLC 489459767  – contains the full text and other works
  • Yi Song-jun. The Philosophical Principle of the Juche Idea. Pyongyang: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86. OCLC 18991464  – a companion book
  • Exposition of the Juche Idea. Pyongyang: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83. OCLC 10602379  – a companion book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