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的西北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的西北角》,是中國記者范長江的著作。記錄從1935年7月起,范長江作為《大公報》旅行記者的沿途見聞,向讀者報道了當時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情況,《大公報》於1936年8月將其通訊集冊出版。

主題[編輯]

在《中國的西北角》中,范長江報道了當時中國西南、西北地區的時局狀況。全書由一系列的通訊結集而成,這使得書中描寫內容客觀真實,較少夾雜作者自己的觀點。書中包含中國國內第一次在報紙上公開如實報道工農紅軍長征的通訊,它也讓人們在獲得對紅軍正確的認識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積極意義[1]。書中所涉內容廣泛,描繪的人物形形色色,既有軍政要人,又有山川小民,涵蓋了從社會上層至底層的各種人物的生活[1]

這本書同時也揭示了當時國內日益尖銳的民族矛盾、民族壓迫的問題[2],深入透徹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大大震動了當時的新聞界。

另外,1938年日本的松枝茂夫翻譯了本書。所製成的日譯版,使得范長江揚名海外,進一步擴大了他的影響力[3]

評價[編輯]

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西北角》一版再版[4],產生巨大影響,獲得轟動性的成功。與當時的「西北開發」策略相襯而生[5],對於揭露當時社會黑暗、吏治腐敗、民族矛盾等問題均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注釋[編輯]

  1. ^ 1.0 1.1 范長江及其《中國的西北角》和《塞上行》. 石含芳. 圖書與情報2004年第5期
  2. ^ 范長江筆下的西北民族問題——以《中國的西北角》為文本的考察. 金石. 今傳媒2010年第11期
  3. ^ 賈隨平. 范長江及其《中國的西北角》研究綜述. 新聞世界2011年第一期
  4. ^ 藍鴻文. 《中國的西北角》到底出了多少版?[J]. 新聞戰線. 2006(08)
  5. ^ 時代的呼喚:《中國的西北角》成功要因分析. 李秀雲.朱孟艷. 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