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上传/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传界面

我们是否也应该引入英文版的en:Wikipedia:Upload?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5月29日 (二) 14:44 (UTC)

(+)支持+(!)意见:面对现在中文维基图像版权问题比较严重的现状,这样修改上传界面是有必要的,甚至可以比英文版写的更详细,按使用频繁度把版权模板都列上去,大约30种的样子。—一叶知秋切磋 2007年5月29日 (二) 14:54 (UTC)

强烈(+)支持,但问题是,介面呢?你要引入的话,导览列的介面岂不又要换连结不成,而且这又牵涉到技术问题,另外,引入后,该不该和此计画页此专题页进行结合?十文字隼人奉行所拜见 2007年5月31日 (四) 15:14 (UTC)
我已经写了Wikipedia:上传,一些界面还需要大家帮助翻译一下--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5月31日 (四) 16:04 (UTC)
我把字体调回正常大小,因为翻译过来的字体大得有点夸张。英文版的字体本来就比中文字体小的,才需要放大。--Computor 2007年6月1日 (五) 05:09 (UTC)

Sidebar上载修改建议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基于本地上载档案的连结已经更改至Wikipedia:上传,建议可以将“导航”上面的‘上传自由版权图像’的连结移除,从一个中央页面引导利用者从commons或本地中上载,不知各位的意见如何?--Shinjiman 2007年8月17日 (五) 16:59 (UTC)

我觉得不用移除“上传自由版权图像”,而可以将其修改为“上传文件”(因为还接受音频等文件),然后将其链接到Wikipedia:上传即可。—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SVG矢量图?找我就对了 2007年8月17日 (五) 17:37 (UTC)
因为移除的只是在“导航”上面的上载连结,而在“工具箱”的上载连结已经更改了,故两个连结其中之一可以说的是重复了。另外在commons上,只要是自由版权的文件,即使是视频或音频文件,都是可以接受上载的。--Shinjiman 2007年8月17日 (五) 17:43 (UTC)
了解了,那么我(+)赞成移除。—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SVG矢量图?找我就对了 2007年8月17日 (五) 18:04 (UTC)

(+)支持取消。— fdcn  talk   — 2007年8月18日 (六) 10:59 (UTC+8) — 2007年8月18日 (六) 02:59 (UTC)

已经将该连结移除了。--Shinjiman 2007年8月20日 (一) 00:43 (UTC)

图片上传

我手头有大量中国深圳市的城市风光及山川风貌图片准备上传,尝试多次,结果每天一般只有一张图片可以成功上传,之后的上传操作均告失败;第二天偶尔又可上传一张,如此而已。请问维基平台的图片上传是否有时间限制?谢谢!JHH755 (留言) 2011年3月28日 (一) 08:42 (UTC)

可能是因为GFW的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3月28日 (一) 09:21 (UTC)
  • 没关系的,路还是通的,可能上传的图片太多造成拥塞,日后随着技术的进步,也许可以大量上传,这需要时间。一天一张也可以,慢慢传也不碍事。谢谢您!JHH755 (留言) 2011年3月28日 (一) 09:40 (UTC)
(&)建议你联系User:127.0.0.1用户上传^_^--Noah~~ (留言) 2011年3月28日 (一) 10:42 (UTC)

应该是GFW的关系。我的对策是:1.缩小图片,原图1500万像素使用PS压缩后也有2M左右,几乎没有一次能上传成功,缩小为1800*1200,成功几率大大增高,缩小后仍超过200万像素,一般网络足够了。2.根本解决方法是翻墙,我使用免费VPN,网上可以搜到很多。--Doctoroftcm (留言) 2011年4月7日 (四) 04:56 (UTC)

尽量把质量高一点的传上来吧,让服务器自己缩图。Liangent (留言) 2011年4月11日 (一) 13:34 (UTC)
用任意一款文本编辑器以UTF8编码直接打开图片,搜索flg三个字母(不区分大小写),若有则上传失败,若无则上传成功。屡试不爽。图片可以用photoshop一类工具微调一下(比如放大1px再裁剪回原大小),到不含这三个字母时就可以成功上传了。--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1年4月13日 (三) 14:10 (UTC)
学到东西了^_^。--Noah~~ (留言) 2011年4月14日 (四) 07:26 (UTC)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Symplectopedia (留言)于2011年9月5日 (一) 10:21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Symplectopedia留言)于2012年3月25日 (日) 17:25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editprotected

请求已拒绝

删除所有语言连接,已有wikidata。--GZWDer留言2013年4月17日 (三) 06:11 (UTC)

请求已处理

修改已放于WP:上传/temp,请帮忙移动,谢谢--L!tt|e+ung?\2o/3=] 2013年12月9日 (一) 10:49 (UTC)

完成。--Jimmy Xu · · 2013年12月9日 (一) 11:50 (UTC)

对于版权性文件被上传到C区的上传问题

试过多次发现一些宣传性的用户建立广告条目(可以适用G11处理的)后,会插入大量版权图片,而且全部上传到C区的,而C区默认只接受符合自由版权(如CC by-sa和公有领域)的文件,结果处理完G11后,还要到C区人工将相应不少的图片提报处理。我认为是我们的上传界面太过于强调C区上传导致了这些图片都上传到C区,这会增加C区和本区巡查的处理人力和麻烦。

所以我建议弱化C区在上传界面的位置,将C区上传部分放置在本地上传部分的下面,一来对于熟悉的编辑来说,会清楚什么文件适宜上传至C区,而且现在上传界面并不大,并不需要太多的滚动,熟悉的人C区和普通区的位置不影响选择;二来新手及宣传者优先选择第一个(也就是本地上传)的话,可以被保留在本地并可以认为符合合理使用来上传,本地也会对不符合合理使用(没被使用或明显侵权并不符合合理使用的)的图片定期清楚,对于这些G11文,那些图片也就可以定期清理,而不用在C区在没人发现的情况影响C区的。

所以以上,建议弱化C区在本地上传页的位置,强调本地上传的位置,减少版权文件影响C区。

另,如果能补充一个方便将本地文件搬运至C区的工具就更好了,如这个[1]。 --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6月6日 (五) 03:23 (UTC)

(+)支持,同时建议强制首次新建条目的用户在创建新页面时使用条目创建精灵。— lssrn45 | talk 2014年6月6日 (五) 15:19 (UTC)
传commons了就能直接以侵权为由删广告图片了吧,不然合理使用方针还要查……Liangent留言 2014年6月7日 (六) 03:13 (UTC)

编辑请求

请求已处理

“这是一个电影、电视、活动或其他宣传资料,来自广告,新闻工具包,或者其他的宣传来源”中电影失效,请解决。 --Cosine02 2015年8月10日 (一) 02:24 (UTC)

编辑请求

请求已拒绝

建议加一个“上传已去世人物的图片”,使用协议{{dead}} --Stang 2015年8月14日 (五) 02:09 (UTC)

用generic的表就行了。Non-free biog-pic是协议,不是资讯框。--Jimmy Xu 2015年8月17日 (一) 19:19 (UTC)

编辑请求

请求已拒绝:请求不明确。--Wcam留言2015年11月30日 (一) 19:00 (UTC)

上传音频和视频文件时,用现有的上传方式很麻烦。可否增加个链接? --Stang 2015年11月28日 (六) 15:18 (UTC)

@Cosine02增加何种链接?Bluedeck 2015年11月28日 (六) 18:55 (UTC)

提议将上传页面中上传至维基共享中加入警告标示

刚才发现有新用户不停的上传侵权的作品至共享资源中,他的贡献记录显示是跨维基上传,即是很大可能通过中文维基上传页面连至维基共享的。这说明指示用户上传自由版权的说明,是不足以让没版权意识或不清楚版权相关问题的人清楚了解要怎样上传。建议加入显眼的警告标示。-- Patema  Talk me  2016年6月14日 (二) 07:15 (UTC)

我以前曾经提过应该将两者的位置对调,如果将C区排在前面,可能会认为优先上传到C区,而没考虑其中涉及的版权问题,这样也加重巡查的检查工作,如果优先是本地的话,可以先参照合理使用要求先行使用,然后再由其他资深的用户重新检查版权适用来搬运到C区。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他们只在乎上传,而非版权。——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14日 (二) 07:36 (UTC)
至于本地合理使用,本来就有shizhao等op经常去查,相当放心,也处理即时,而且这样也可以将影响范围缩小到本区范围。——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14日 (二) 07:38 (UTC)
维基共享资源的审查不止是管理员,一般用户也都可以审查。若是违反FOP方针,即使没侵权也会被删掉,因为照片不是只光看侵权,还要看上传者所上传照片所在的当地是根据什么法律,这方面也是很多新用户不会注意到的。无论是侵权或违反FOP,甚至不同档案对同一照片覆写,这些都会有人每天在提报,差别只是查不查的到,毕竟维基共享资源是国际间通用(虽然某些国家有民族性地排斥使用),所以上传照片的人非常多,反而审查的人是非常少,这问题在中文维基百科这里也是一样的,每天都有人写条目侵权,甚至是对没侵权的条目再添加侵权内容写进去,这情况只是差别在于有没有被查到,否则维基百科也不会老被登上新闻,又在报导什么条目写错、哪里写的内容遭人乱改。--114.46.11.248留言2016年6月17日 (五) 16:00 (UTC)
是的,但正是C区太大了,那边的人可能不清楚图片的来源或者含义(例如使用中文说明)或者普遍巡查全部上传新文件,就会无法判定图片的来源而成为漏网之鱼,最后还得zh区过去检查捡手尾。对于zh普遍有版权不注重的问题,C区优先不是一个选择,或者是格格不入。——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18日 (六) 01:39 (UTC)
那个“跨维基上传”好像不是从上传页面跳转过去产生的,而是在编辑器里直接上传图片时选择了上传至共享资源出来的。Liangent留言 2016年6月18日 (六) 05:22 (UTC)
@Liangent:,确认一些问题,可视化编辑器是不是已经是默认开启了?接原话,我猜到一种思维惯性了,如果使用可视化编辑器,由于可以直接上传到C区,新手自认为了解版权协议或认为自己是“作品的原作者”就直接上传了。如果这样的话,可能需要在可视化上传那里添加警示;或者需要并可以的话,禁用可视化编辑器的上传功能,以免后患。——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18日 (六) 14:33 (UTC)
不知道IP君是同意加入相关警示还是维持原状,但说一句,如果能在本地解决,总比增加共享区的审查和删除的压力好。-- Patema  Talk me  2016年6月18日 (六) 11:49 (UTC)
传统编辑器也能直接上传了吧。Liangent留言 2016年6月18日 (六) 22:17 (UTC)
看过,传统只能插入图片代码,不包括上传。——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19日 (日) 01:49 (UTC)
刚才看了Wikipedia:用户框/动漫,当中有部份作品的非自由版权Logo,全都是上传到共享区且几乎都是引用en:WP:PD#Fonts的条款,这是抓共享区的灰色地带来上传侵权Logo吧?-- Patema  Talk me  2016年6月19日 (日) 01:30 (UTC)
部分足够简单(简单图案或字符),或者来源于自制的,是可以这样走。——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19日 (日) 01:49 (UTC)
插入图片的框右下角有个上传按钮。Special:参数设置#mw-prefsection-editing里要选中“启用增强的编辑工具栏”和“启用插入链接表格向导及查找和替换功能”(提示文字和插入图片无关,但就是这个)。Liangent留言 2016年6月19日 (日) 06:15 (UTC)
眼拙了,没看到(苦笑)。那能不能增加警示,或者实在不行的话,将其禁用?——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6月19日 (日) 06:25 (UTC)

在本地禁用“跨维基上传”功能

备注:前一次讨论标题为“提议将上传页面中上传至维基共享中加入警告标示”,讨论串可见于Wikipedia_talk:上传

在上面的讨论传中,Cwek君提到了新手可能对于版权协议不了解,造成上传了侵权文件的问题:

如果使用可视化编辑器,由于可以直接上传到C区,新手自认为了解版权协议或认为自己是“作品的原作者”就直接上传了。如果这样的话,可能需要在可视化上传那里添加警示;或者需要并可以的话,禁用可视化编辑器的上传功能,以免后患。……那能不能增加警示,或者实在不行的话,将其禁用?

我是(+)支持此观点的,这样可以加深新来者对于版权的认识。但我希望得到社群中更多人的支持。

附:phab:F4108988phab:F4221852.。这两张图显示的就是“跨维基上传”的过程。--Stang 2016年7月1日 (五) 17:17 (UTC)
(+)支持,作为巡查员 ,我不想因此还要增加额外跑去C区做工作的需要。对版权的提倡,不只是提留在口头上怎样鼓励,而是违反了我们要有切实的行动。——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7月2日 (六) 01:58 (UTC)
我不认为为了管理的理由,而禁用更方便的介面是好事。--Reke留言2016年7月3日 (日) 05:21 (UTC)
老实说,你习惯会从哪里去做上传,编辑的按钮还是旁边的工具?对于老人,习惯左边,而且也清楚使用怎样的授权;对于新人,就是一股脑跑去C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上传需要什么授权。与其对新手方便,老人麻烦,还不如稍微麻烦新手但清楚上传的授权普及版权认识,也让管理稍微更省心去做其他的事。——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7月3日 (日) 07:29 (UTC)
(+)支持;但技术上是否可行存疑。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7月4日 (一) 14:32 (UTC)
mw:Multimedia/December_2015_cross-wiki_upload_A/B_test:"...After a while, it was noticed on 2015-12-07 that while the tool is successful at producing uploads (~1000 a day), many of them are copyright violations uploaded by users who didn't notice, ignored or misunderstood the warnings."--Antigng留言2016年7月4日 (一) 14:47 (UTC)
15年测试就已经发现类似问题了……——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7月5日 (二) 00:32 (UTC)
phab:T139257。--Stang 2016年7月12日 (二) 01:54 (UTC)

这将允许用户从Url上直接上传文件。此功能将方便:

  1. 从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搬运文件时的操作;
  2. 将文件缩小时的操作(只需点击文件下的“本预览的尺寸:……。 其他分辨率:……。”并从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尺寸)。

我认为此功能应向全体自动确认用户开放。由于影响重大,特此提交请求,望社群采纳。-- Stang 300 2016年8月13日 (六) 13:13 (UTC)

本地查得严,应该问题不大……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8月14日 (日) 11:21 (UTC)

仅限upload.wikimedia.org。--Antigng留言2016年8月15日 (一) 01:18 (UTC)
可以,$wgCopyUploadsDomains。——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8月15日 (一) 03:15 (UTC)
可以考虑,是不是已经有3人支持了?
具体设置值:
//申请时不保留注释
$wgGroupPermissions['autoconfirmed']['upload_by_url'] = true; //用户权限开放
$wgAllowCopyUploads = true; //功能开关
$wgCopyUploadsFromSpecialUpload = true; //允许上传页使用URL上传
$wgCopyUploadsDomains = array( 'upload.wikimedia.org' ); //限定上传源域名

——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6年8月15日 (一) 03:20 (UTC)

已报。-- Stang 298 2016年8月15日 (一) 13:54 (UTC)
什么时候起才两天就能达成共识的?--Jimmy Xu 2016年8月15日 (一) 14:01 (UTC)
抱歉可能头脑有些发热…… 搁置一周。-- Stang 298 2016年8月15日 (一) 14:31 (UTC)

+1--流星依旧留言2016年8月16日 (二) 03:40 (UTC)

似乎T142991#2556332里说无法实现?-- Stang 294 2016年8月19日 (五) 00:55 (UTC)
要不光整上前3行,最后一行暂时抹去,日后再谈?--Liuxinyu970226留言2016年8月19日 (五) 13:54 (UTC)
觉得可能不行吧……可以看到有用户认为这可能会被滥用。-- Stang 293 2016年8月20日 (六) 15:31 (UTC)

2

现在的状况是这样的:无法限定上传源之域名。所以是应该在不限定上传源时开放URL上传功能,还是不开放?希望达成共识。-- Stang 283 2016年8月30日 (二) 05:41 (UTC)

此页面是不是应该改一下了?

目前的页面看起来比较乱,不像英文版和维基共享那样有一个上传的大按钮。这会让新手感到很迷惑,不知道点什么。--Qwhisper 2017年3月26日 (日) 02:48 (UTC)

提议更改“上传档案”页面的排版

备注:之前已经有不少用户提出将其排版更改或加入警告标示等,详见Wikipedia_talk:上传
目前的排版非常容易令新手误将版权图片上传到共享区,故提议重新排版或制作响导精灵来引导新手将图片上传至正确位置。就Wikipedia_talk:上传所记录,先前已有4个关于此问题的提议,但却一直没有人实行或再讨论。建议仿照Wikipedia:建立条目精灵来修改介面。-- 源  环  2017年3月12日 (日) 10:45 (UTC)

我比较倾向改成维基共享的上传精灵。——꧁༺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3月12日 (日) 12:18 (UTC)
+1--Jerre Jiang  讨论参与清理积压站务  2017年3月14日 (二) 00:57 (UTC)
无论何者,都需要管理员帮助更改。。。-- 源  环  2017年3月14日 (二) 13:37 (UTC)
可以先做一个草稿页面出来,征求大家意见。--Wcam留言2017年3月14日 (二) 18:34 (UTC)
@Wcam这样子?-- 源  环  2017年3月23日 (四) 10:05 (UTC)
谢谢,我已将你的草稿转移至Wikipedia:上传/草稿并做了一点小改动,请大家继续讨论编辑完善。@星耀晨曦:@Datou 1996:--Wcam留言2017年3月23日 (四) 15:12 (UTC)
有没有可能直接将UploadWizard扩展引入到中文维基百科?--Jerre Jiang  讨论参与清理积压站务  2017年3月23日 (四) 15:37 (UTC)
如果采用维基百科:上传/草稿的话,现在Wikipedia:上传页面的上半部分得改没。不过,可以的话最好可以引入上传向导扩展。——꧁༺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3月23日 (四) 17:08 (UTC)
我建议左右交换位置,对新人来说,他们可能不知道很容易把版权图片传到共享去,就算页面写得这么清楚--Liaon98 我是废物 2017年3月28日 (二) 09:23 (UTC)
我建议把维基百科:上传/草稿那张大大的File:Red_copyright.svg链接指向Wikipedia:上传,毕竟想上传的用户点那个图片多半不会想欣赏那张大红色的C。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7年3月30日 (四) 12:04 (UTC)
完成,但觉得有点简陋(明明是自己设计的)如果能设计成像C区那个上传向导就好了。--木之本樱生日快乐 @ 来自User:源环的祝贺  2017年3月31日 (五) 21:58 (UTC)
c区的上传向导需要引入UploadWizard扩展。——꧁༺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4月1日 (六) 00:02 (UTC)
如何才能引入UploadWizard?--Wcam留言2017年4月1日 (六) 13:38 (UTC)

档案上传介面修改

原标题为:CSD F7与{{keep local}}的冲突

修改 Wikipedia:上传的上传精灵的标题字数限制

目前使用上传精灵的字数限制最少9个字元,不区分中英文以字元算,这是enwp带来的设定,en两三个单字就可以达到9个字元,而中文不用到9个字原来表达一个图片的名称,限制9个字元会造成困扰,Special:上传文件则没有字数限制,根据档案使用方针说明只需要清楚标示即可,是否减少上传精灵的限制。-Zest 2019年1月29日 (二) 07:20 (UTC)

赞同:我认为应当清除此限制。--XL-028留言2019年1月29日 (二) 08:24 (UTC)
其实是10个字符,见var tooShort = (name.length < 10);(&)建议可以减少为5-6个字符的限制(并加入指引和设置?),或者是仅警告。——小老虎3018 2019年1月29日 (二) 10:09 (UTC)

新闻图片若非自创,如何使用

我想将路透社拍摄的新闻图片用在“京都动画纵火案”这一词条,但我在上传时遇到了困难。如果条目中要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新闻图片,使用理由应是什么?该如何描述这张图片?--NeverEndJ(留言) 2019年7月18日 (四) 08:05 (UTC)

@NeverEndJ该图片不应上传使用,理由如下:路透社为经营图片业务的商业新闻机构,该图片将在条目中用于评论图片中展示的事物(与原作品的市场作用相同)而非评论图片本身或其作者,侵害路透社的商业利益,违反WP:NFCC#2和{{Non-free historic image}}之规定,为不属于合理使用的情形。维基百科是自由的百科全书,对于违反WP:NFCC方针的非自由内容,一律不得使用。--Wcam留言2019年7月18日 (四) 15:37 (UTC)
已知,不会上传。--NeverEndJ(留言) 2019年7月18日 (四) 23:5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