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455112jerry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455112jerry!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Ah oh!Dipsy!邮箱的说! 2015年8月26日 (三) 03:51 (UTC)[回复]

关于你近来的编辑[编辑]

我注意到你近来在对台南的庙宇条目增加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并未维基化,而且有疑似直接从其他地方复制贴上的嫌疑。例如台南东岳殿的文物一段的文字有相当程度与国家文化资产网雷同。编辑条目并不是直接从其他网站复制贴上就好,这样有侵权疑虑。此外还要注意格式问题。例如西元年代不会写“西元1835年”,而是直接写“1835年”。详细的规范可以参阅维基百科:格式手册。另外增加内容的时候,还请尽量附上参考来源,以方便他人考证。--祥龙留言2021年6月5日 (六) 15:43 (UTC)[回复]

您提交的草稿府城七丘已被接受[编辑]

您近期提交的草稿府城七丘已被接受。
它被评级为C级,它被记录在了条目的讨论页上。您可以看看Wikipedia:条目质量评级标准以便了解如何进一步改进该条目。

您可以继续不断改善它,维基百科的条目没有最终版本。非常欢迎您继续为维基百科做出高质量的贡献。

感谢您帮助改进维基百科!

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6月23日 (三) 03:37 (UTC)[回复]

您提交的草稿煎䭔(端午)仍需改善(7月11日)[编辑]

您最近在建立条目页面提交了一篇草稿。遗憾的是,它还未达到成为一篇条目的标准,因此未被接受。本次草稿由Newbamboo审核。该用户给出的原因是:


草稿最上方可能还有一些点评,请前往查看。您可以继续改善您的草稿,并在解决问题后重新提交。

我搜了一下似乎是同一种油炸食品在不同地区的做法不同而已,仍然建议阁下直接用你的版本覆盖掉那个没来源且疑似乱写的条目,当然你也可以顺便删掉一些过于聚焦闽南煎䭔的信息,比如历史部分。--🎋🎍 2023年7月23日 (日) 09:02 (UTC)[回复]
广东、浙江甚至是中国多数地区称的煎堆是外裹芝麻的空心或实心的油“炸”甜米食—芝麻球,于泉州跟台湾于端午节食用是类似于蚵仔煎的扁平状油“煎”面食或米食。两者真为不同食物,历史起源也不同,因方言分歧而现在刚好有相同名称。如今网路上的资讯有很多来自内容农场或以讹传讹的错误,台湾的端午习俗也日渐式微,希望透过此条目区分两种食品。希望您能通过此条目,如有能力我也会于近期改写旧有没有来源的广东煎堆条目。望能参考本草稿的引用的论文等学术资料中的描述,或近年台湾新闻媒体的报导佐证在下的说法。万分感谢
台湾煎堆照片: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8/06/18/2461704_1.jpg
香港煎堆照片:http://hkccda.org/wp-content/uploads/2022/04/26-%E7%85%8E%E5%A0%86-6-300x225.jpg--455112jerry留言2023年8月22日 (二) 13:48 (UTC)[回复]

您提交的草稿煎䭔(端午)仍需改善(8月23日)[编辑]

您最近在建立条目页面提交了一篇草稿。遗憾的是,它还未达到成为一篇条目的标准,因此未被接受。本次草稿由Jane9306审核。该用户给出的原因是:


草稿最上方可能还有一些点评,请前往查看。您可以继续改善您的草稿,并在解决问题后重新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