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2010年高雄地震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台湾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地震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地震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地球科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命名讨论[编辑]

从google map看起来震央应该是在甲仙乡境外。 —Luuva (留言) 2010年3月4日 (四) 06:43 (UTC)[回复]

没错,23°00′N 120°44′E / 23.0°N 120.73°E / 23.0; 120.73在茂林乡和桃源乡交界,甲仙是地震测站所在。-Areong (留言) 2010年3月5日 (五) 01:04 (UTC)[回复]

因此我提议移动至2010年高雄地震,大家同不同意?-Areong (留言) 2010年3月5日 (五) 10:25 (UTC)[回复]

支持你。Luuva (留言) 2010年3月5日 (五) 10:30 (UTC)[回复]
我从心理上支持你,但实际上还是按照台湾本土的叫法比较合乎常理。-- [ M   2010年3月5日 (五) 11:23 (UTC)[回复]

移动完毕。虽然大家好像常用甲仙地震,要不要开头写说“又称甲仙地震”?我知道就这问题会有很多意见出现。-Areong (留言) 2010年3月5日 (五) 11:37 (UTC)[回复]

刚看了编辑历史,原来已经有人移动过了(高雄→甲仙),的确这次媒体报导很多,还是移回来好了(意志动摇中),大家先讨论。移回来的话,可写成“虽然称做甲仙地震,其实震央不在甲仙乡而是在茂林乡,是因为气象局发布时描述为甲仙地震站X方XX公里使媒体引用造成”(或许最后面那句话就不用写了)。-Areong (留言) 2010年3月5日 (五) 11:47 (UTC)[回复]

还是用“甲仙”比较好,因为用开了。就像前几年的恒春地震不在恒春,而是在恒春外海,完全有前例可寻。--Koika (留言) 2010年3月6日 (六) 02:54 (UTC)[回复]
移回来了。-Areong (留言) 2010年3月6日 (六) 06:30 (UTC)[回复]
  • 2006年恒春地震发生地点是在台湾外海,我想请问“海”上何来的“地名”?再者,海洋范围这么广,难不成要称做“南海地震”?发生在海上的地震本来就是要用最接近震央的陆地地名来命名啊,而此次地震是发生在陆地上,两者怎么可以乱扯?(竟然还都没有人发现)。我在2010年11月11日时在编辑摘要中的补述:“将行政区提高一级至县,以降低混淆性,台湾地震列表已有详例”,讲明一点,也就是往后如果任一个台湾地震的条目的命名上发生争议的话,可将行政区提高一级至县市,这是一个最两全其美的办法,因为毫无发生地之行政区的争议可言,也完全不存在误导问题,否则争议永远存在,再者,百科全书的建立宗旨不是要给媒体牵著鼻子走的,也不是用来误导大众用的,否则假设当年若有媒体一个不小心引用“日月潭地震测站”来误导大众,难不成“921/集集大地震”岂不是要被重命名成“日月潭大地震”?!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2010年高雄地震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30日 (日) 15:1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