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李柏俭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优良条目李柏俭因符合标准而获列入优良条目。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如条目不再达标可提出重新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2年11月26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13年1月29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07年1月14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当前状态:优良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优良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优良级中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优良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英国专题 (获评优良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英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英国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优良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法律专题 (获评优良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法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法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优良级
     未知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维基百科的法律内容只供参考,并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任何法律问题应谘询相关司法管辖区的专业法律人员。
    香港专题 (获评优良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香港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香港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优良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 香港首位因刑事罪行被定罪的前最高法院法官是谁?
      李柏俭条目由作者自荐,其作者为Simonlo讨论 | 贡献),属于“judge”类型。
      • 说明:(自荐,3,262Bytes)--Simonlo 03:36 2007年1月13日 (UTC)
      • (+)支持--蜜蜂 (Talk) 03:45 2007年1月13日 (UTC)
      • (+)支持--Jnlin讨论) 05:11 2007年1月13日 (UTC)
      • (+)支持,是香港新闻动态呢! -- Kevinhksouth (Talk) 09:55 2007年1月13日 (UTC)
      • (+)支持--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13:27 2007年1月13日 (UTC)
      • (+)支持--知法犯法 --CX717 17:33 2007年1月13日 (UTC)
      • (+)支持,建议加多些关于此案外的个人资料,报纸上有很多。--Iflwlou 17:52 2007年1月13日 (UTC)
    ~移动完毕~--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01:29 2007年1月14日 (UTC)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优良条目候选[编辑]

    李柏俭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职业人物 - 法官,提名人:晃晃留言2012年11月19日 (一) 10:34 (UTC)[回复]

    投票期:2012年11月19日 (一) 10:34 (UTC) 至 2012年11月26日 (一) 10:34 (UTC)
    看了下是两个人名吧,(&)建议:不必留英文对照,若确有对照必要,则留无内链英文,并可在中文名上使用{{link-en}}.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11月26日 (一) 08:41 (UTC)[回复]
    未能入选:4支持,4反对。--晃晃留言2012年11月26日 (一) 16:12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第二次)[编辑]

    李柏俭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人物--法官,提名人: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1月22日 (二) 13:39 (UTC)[回复]

    投票期:2013年1月22日 (二) 13:39 (UTC) 至 2013年1月29日 (二) 13:39 (UTC)
    甚么“网上版本”?--春卷柯南夫子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记 | 功名记 )2013年1月26日 (六) 19:52 (UTC)[回复]
    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维基百科是面向全世界,服务全人类,不是英国达人的俱乐部。了解英国勋衔的人我们固然会照顾,但是不了解英国勋衔的人(包括小弟在内)我们也要照顾。--春卷柯南夫子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记 | 功名记 )2013年1月26日 (六) 19:52 (UTC)[回复]
    • (-)反对,抱歉,条目本身其实还不错,但我也不支持一大堆缩写堆积,同时我也无法认同提名者在上方的言论。--♥VC XC 2013年1月26日 (六) 08:19 (UTC)[回复]
    • (+)支持,条目写得没有问题,另外,关于勋衔问题,因为在姓名后出现头衔缩写的确是中文正式文体中可以出现,也已经出现的一种形式,因此其存在并不成问题,至于勋衔是否能为香港以外的人所理解,我也已经提出改进方案,相信能够让人不会在此方面出现问题。如果因为这个问题便让优秀的条目不能成为优良条目,无疑是一个非常悲哀的情况。—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3年1月26日 (六) 12:59 (UTC)[回复]
    • (!)意见:依我所见,Clithering同工的作品,质量水平一直维持到这么令人满意的水平,这条条目亦然。不过我还是找到两处地方,有点儿意见。一、“结果触怒时任汶莱苏丹”。我记得汶莱的电视台、报纸(马来文、英文、以及报导汶莱新闻的沙巴、砂拉越中文报纸),在书报、新闻报导中也会叫现任苏丹陛下(当时已经即位)的全名,只是马来文和英文报纸,以及电视台会直呼其全名(很多时是全名的一部分);而中文报纸则会缩略其姓名,不用“陛下”一词(比马来文、英文报纸,和电视台所用的名字短)。我想其实在这儿也能以其姓名称呼陛下(“陛下”一词用不用,自行判断),而不是只说“汶莱苏丹”,就算不用姓名也最好指明他是第29世汶莱苏丹,不然如果有人吹毛求疵说什么“将来史料散佚,对证不了他是哪位苏丹”就不好了。二、关于译名问题,参考英文维基百科的做法,我想正文“李柏俭,GCLJ,QC,SC,JP”这里可以不改,不过〈荣誉〉一章所列出的勋衔简称,我认为需要改。英文维基百科人物条目中讲述人物得到的荣誉勋衔的章节,也不会只是用到简称,也会列出勋衔的全称。我的改动方案就像这样:

    御用大律师(Q.C.)(香港,1974年[2])

    太平绅士(J.P.) (非官守,1977年[2])

    资深大律师(S.C.) (因香港的Q.C.身份[注]自动取得,1997年[2])

    注:注解标记前面的文字也可以改成“因在香港拥有御用大律师身份”。
    我觉得正文不改,改动〈荣誉〉一章,是个好的解决方案,一方面不用在正文搞一堆勋衔的全名影响阅读,也不会使外行人看不懂正文中的勋衔简称(例如小弟就看不懂什么C.L.J、K.L.J、K.C.L.J.、G.L.J的分别,只知道都是什么“圣拉撒路勋章”)是什么意思。我觉得你不了解勋衔的英文简称,这绝对可以谅解,我本人对此也不甚了解。可是试问,在座各位,有没有人不知道“律师”是什么?“勋章”是荣誉奖章还是什么?不知道达师等人对此有何意见?可是小弟拙劣,未能拿捏好这两个问题。愿Clithering同工能聆听我的意见,尽快行动,停止争论。如果这两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我又找不到更多可以挑剔的地方,我将改投支持票。--春卷柯南夫子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记 | 功名记 )2013年1月26日 (六) 19:40 (UTC)[回复]
    • 再补充一下我对Clithering同工关于勋衔简称问题的言论的小小看法。“你所认为的“术语”在文中已有解释为勋衔和荣誉,正常人阅读文章时应该有充份的了解”,我也知道那是头衔、勋衔,但是如果不按进与该头衔、勋衔相关的条目,我对这样的东西的了解,只能说是“约略”,而不是“充分”。“目前的做法参照了勋衔在中文语境的使用情况,而采用同等安排的英文维基,也未见有英语读者出现阅读困难。”请注意,我们不是英文维基百科,这等简称在英文常用区行得通,却未必在中文通用区行得通——请问诸位同工有谁真正知道,甚至理解这些头衔、勋衔是什么?我再重申一次:我们维基百科是面向全世界,服务全人类,不是英国达人的俱乐部。了解英国勋衔的人我们固然会照顾,但是不了解英国勋衔的人(包括小弟在内)我们也要照顾。下同。--春卷柯南夫子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记 | 功名记 )2013年1月26日 (六) 21:05 (UTC)[回复]
      • (:)回应,首先感谢您仔细详尽的意见,并逐点回应如下。一、有关的苏丹姓名已经补上,感谢指正。二、“陛下”、“殿下”一类敬语一般由效忠有关皇室的人士使用,维基百科作为中立的百科全书,我不建议在正文使用有关字眼,但在“Infobox/附表”展示相关资讯或在引用原文等情况下另当别论。三、有关您对勋衔缩写的意见,我较早前已先在唐炳源伊文思 (英国外交官)两个条目以试验性质作出同类的修改,并交由互助客栈供社群讨论,待社群得出共识后,我会根据有关共识编写条目涉及勋衔的部份。初步而言,我对于在人物条目“荣誉”段落列出英式勋衔全称持开放态度,并认为有关安排可让各地中文读者在阅读条目时了解勋衔缩写的含义。--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1月27日 (日) 16:29 (UTC)[回复]
      • (:)回应,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一直以来都视各地中文读者为条目对象,在编写条目时尽量配合各地中文读者的差异。我欢迎各位就任何关于改善条目的建议与我作出讨论,也欢迎提出任何富建设性的建议。今次推荐各条涉及勋衔缩写的条目能够引起社群讨论,诚然是一件好事,让各地中文读者能够就使用勋衔缩写的立场互相了解,从而达致共识。对于个别维基人单纯为了表达个人观感而在条目评选中投下反对票,我只能表达遗憾。--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1月27日 (日) 16:29 (UTC)[回复]
    • (+)支持,尊重一下香港的用法有那么难么?--Nndd留言2013年1月27日 (日) 15:37 (UTC)[回复]
    • (-)反对外文太多,用词也很怪异。--湛蓝海岸 2013年1月28日 (一) 10:21 (UTC)
    ↑该帐号被证实是Snorri傀儡,而其本人已于较早前投票,故此投票无效,但意见可供参考。
    入选:15支持,6反对。--晃晃留言2013年1月29日 (二) 13:57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李柏俭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9:0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