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空对空飞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魔法空对空飞弹
Matra R.550 Magic
Matra R.550 Magic
挂载于幻象2000战斗机的魔法空对空飞弹(左)和超级530F半主动雷达弹英语Super 530(右)。
类型短程空对空飞弹
原产地 法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一型:1975年—
二型:1986年—
使用方参见使用国家
参与战争/冲突两伊战争[1]
生产历史
研发者马特拉
研发日期一型:1968—1975年
二型:1980年代早期
生产商MBDA法国分部
单位成本一型:71280美元
二型:93600美元[1]
生产日期一型:1975年
二型:1984年9月[1]
制造数量一型:≈7000枚
二型:>3000枚[2]
基本规格
重量89公斤[3]
长度2.72公尺
直径15.7公分

弹头12.5公斤高爆破片战斗部
弹头量6公斤
引爆机制触发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

发动机单节SNPE固体燃料火箭引擎
有效负载一型:30g
二型:50g[1]
翼展66公分
作战范围0.3至13公里
升压时间1.9秒[1]
速度3马赫
制导系统红外线导引
转向系统8×前翼
发射平台

魔术空对空飞弹(Matra R.550 Magic,法语:Missile Auto-Guidé Interception et Combat,意为:拦截及战斗用自主导引飞弹)是法国第一种服役的红外线导引空对空飞弹,基本设计参考自AIM-9响尾蛇飞弹的概念。

魔术一型飞弹
中华民国空军装备之魔术二型空对空飞弹

研发历史[编辑]

1966年法国马特拉公司以内部经费开始研发一种可以和美国响尾蛇飞弹竞争的产品。1968年法国空军对这一项研究计画表示兴趣并且愿意拨款协助。1971年巴黎航空展时魔术一型飞弹正式亮相于世人面前,不过第一次有导引试射要到隔年才进行。

1974年魔术一型飞弹递交法国空军进行评估,1975年开始量产正式进入服役,直到1985年由改良型魔术二型空对空飞弹取代。

设计细节[编辑]

魔术一型飞弹虽然在设计概念上参考响尾蛇飞弹,两者在外型上却有极大的差异。整颗飞弹由前方开始分别是:红外线寻标头,控制面,弹头,固态火箭推进段。

弹体[编辑]

魔术一型飞弹直径157毫米,长度为2.27公尺,靠近弹体前方有两组弹翼:第一组是四片固定式三角翼安定面,再这四片后方有另外四片可动控制面,这四片控制面负责飞弹在滚转与俯仰轴上的运动。这种设计有别于响尾蛇只有四片弹翼的型态,优点是在高攻角下的控制性较佳。弹体尾部的4片尾翼为可自转式稳定舵,通过旋转抵销反向自旋力矩来稳定飞行。[4]

导引系统[编辑]

魔术一型飞弹的红外线寻标头AD550材质为硫化铅,利用装在挂架上的氮气瓶在发射之前予以冷却,以提高对红外线讯号侦测的灵敏度。对于目标的搜索是靠著飞行员的目视,当锁定目标的讯号之后会对飞行员发出警告。由于寻标头本身对红外线讯号追踪能力,飞弹只能在目标后方140度的范围以内发射。魔术二型飞弹使用的导引头灵敏度比一型超过约80—100倍,且可从属于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以控制适当的发射时机。[1]

弹头[编辑]

魔术一型的弹头重13公斤,采用高爆破片弹头设计,其中6公斤是炸药的重量。弹头的引爆采用红外线引信,在飞弹发射1.8秒后启动。[1]

使用国家[编辑]

 阿根廷
魔术一型飞弹装备在幻象3型战斗机超级军旗攻击机
 澳大利亚
已退役
 巴西
 厄瓜多尔
魔术二型飞弹装备在幻象F1型战斗机
 埃及
 法国
 希腊
 印度
 伊拉克
 约旦
 科威特
 利比亚
 摩洛哥
 阿曼
 巴基斯坦
 罗马尼亚
 秘鲁
 南非
已退役,被V3系列代替
 中华民国
魔术二型飞弹装备在幻象2000-5战斗机
 阿联酋
 委内瑞拉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引文[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Friedman 1997,第422页.
  2. ^ Matra R.550 Magic. Weaponsystems.net. [2024-03-21] (英语). 
  3. ^ Le Missile Auto-Guidé Interception et Combat. L'histoire de l'armée de l’air. 6 February 2013 [28 april 2016] (法语). 
  4. ^ 海劍羚艦載防空飛彈系統. [2018-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8). 另一种选择就是让整组尾翼做自由旋转来抵销反向诱导力矩,法国R-550魔术空对空飞弹或刺针、SA-7等单兵肩射防空飞弹都采用这种设计。 

书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