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椋鸟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灰头椋鸟
指名亚种,摄于孟加拉沙查里国家公园英语Satchari National Park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椋鸟科 Sturnidae
属: 亚洲椋鸟属 Sturnia
种:
灰头椋鸟 S. malabarica
二名法
Sturnia malabarica
(Gmelin, 1789)[2]
灰头椋鸟的分布范围
异名

Turdus malabaricus Gmelin, 1789

灰头椋鸟学名Sturnia malabarica)又名栗尾椋鸟,为椋鸟科亚洲椋鸟属鸟类。分布于印度不丹尼泊尔孟加拉缅甸泰国寮国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常见于河谷边木棉树上或榕树上以及营巢于树洞中。种名意指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即印度西南部的马拉巴尔海岸[2]

灰头椋鸟在台湾为外来种,族群在2015年后大量增加,成为都会优势物种。[3]

亚种[编辑]

  • 灰头椋鸟指名亚种学名Sturnia malabarica malabarica (Gmelin, 1789))。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马拉巴尔海岸。[4]
  • 灰头椋鸟西南亚种学名Sturnia malabarica nemoricola (Jerdon, 1862))。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德耶谬[5]

参考文献[编辑]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turnia malabaric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10-01, 2016: e.T22710858A94263973 [2022-12-22].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710858A94263973.en可免费查阅.  数据库资料包含说明此物种被编入无危级别的原因
  2. ^ 2.0 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灰头椋鸟.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 范孟雯、徐玮婷、蔡明刚、魏心怡、柯智仁、林瑞兴、蔡世鹏、方伟宏、李培芬. 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 2018-2019 (PDF).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20 [202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2). 
  4.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灰头椋鸟指名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灰头椋鸟西南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