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归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归融(8世纪?—853年2月12日),字章之唐朝苏州吴县人。

生平履历[编辑]

元和年间,归融进士擢第,官至左拾遗,自监察拾遗转起居[1],拜工部、礼部员外郎[1],升任考功员外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转工部郎中,充翰林学士。大和八年(834年),正拜中书舍人。大和九年(835年),转工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1]

开成元年(836年)五月,出翰林学士院任御史中丞湖南观察使卢周仁以南方有火灾,进羡余钱十万贯。时任御史中丞的归融弹劾他违制进奉,文宗将周仁所进钱收纳在河阴院,以备水旱。

之前,户部员外郎卢元中、左司员外郎判户部案姚康收受平籴官秦季元六千匹绢,贷干没钱八千万,都贬为岭南县尉。金部员外郎韩益判度支,子弟受人贿赂三千余贯,一半是许诺而没有得到的赃款。文宗询问归融,韩益犯罪,与卢元中、姚康哪个厉害。他回答,卢元中、姚康浪费官钱三万余贯,韩益是子弟收受获罪,比他们轻。贬韩益为梧州司户参军。

王式通过郑注结交王守澄,归融弹劾他,出为江陵少尹。

十二月,归融以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改任京兆尹。当时京兆府司物力不足,特敕赐钱五万贯;府司将所赐一半还给司农寺充做菜钱,归融在皇帝问对时提到此事。文宗问归融为什么“蔬粝”字有赖的读音,‘粝’是否是极粗的饭。归融以义类作答。

两公主出嫁,京兆府司供帐事繁杂,又接近上巳节,曲江赐宴奏请改日。文宗说:“去年重阳,取九月十九日,未失重阳之意,今年改取十三日即可。”

李固言作宰相,不喜欢归融,开成二年(837年)五月,罢京兆尹。六月,任秘书监

不久李固言罢相,杨嗣复辅政,以归融权知兵部侍郎,后迁吏部侍郎

开成四年(839年)二月,外放为检校礼部尚书、兴元尹、兼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使,改任东川节度使,封晋陵郡公

会昌初年历判度支[2]、山南东道节度使[3]、刑部尚书[2],会昌五年(845年)正月兵部尚书归融上奏请皇帝十二日释服。当时儒臣较少,朝廷礼典都根据归融所议。后来因病辞职,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大中七年正月初一(853年2月12日),金紫光禄大夫、守太子少傅分司、上柱国、晋陵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归融去世,赠尚书左仆射

家庭[编辑]

五世祖[编辑]

归奥:赠秘书监[4]

高祖[编辑]

归乐:赠房州刺史[4]

曾祖[编辑]

归待聘:赠秘书监[4]

祖父[编辑]

归崇敬(720年—799年)字正礼,历工部尚书、翰林学士[5]、皇太子侍读,以兵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左仆射、司空

  • 归氏:嫁惠陵令吴郡陆待诠,生宣歙观察使陆亘[6]

父亲[编辑]

归登(754年—820年):兵部、户部侍郎、工部尚书

  • 归弘简(810年-851年),字子谅,归登季子,弘文馆明经及第,历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左威卫胃曹参军,岭南节度使李从易奏为节度使府参谋、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入为国子监太学博士,岭南节度使卢公贞奏为节度推官、改殿中侍御史,盐铁使薛元请为摄盐铁江陵院事。累迁检校主客员外郎、金部郎中、兼侍御史。妻范氏(809年—840年),宣欢观察使顺阳范傅正女[7]。有二子一女[8]

妻子[编辑]

陆氏,宰相陆贽之女,封越国夫人[1]

儿子[编辑]

  • 归仁翰,大中十一年(857年)进士[9]
  • 归仁宪,进士及第[10]
  • 归仁晦(815年-876年)字韬之,开成三年(838年)进士,历任楚州刺史、给事中、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吏部侍郎、尚书左丞、礼部尚书、宣武节度使、户部尚书、吏部尚书[11]。妻子夔王傅荥阳郑齐之女[11],妾支氏[12]
  • 归仁绍,咸通十年(869年)状元[15],历殿中侍御史[11]、侍御史[16]、度支郎中[17]、御史中丞、兵部尚书[18]
  • 归仁泽,咸通十五年(874年)状元[24],中和二年为礼部侍郎、知贡举[11],后任列曹尚书、观察使[25]
    • 归黯,景福元年(892年)状元[26]
    • 归譪,字文彦,进士及第,历侍御史、登州司户,同光时期任尚书右丞,迁刑、户二部侍郎,以太子宾客致仕,卒年七十六[27]

归融有一曾孙归处讷[28]

参考文献[编辑]

  • 旧唐书》卷149 列传第99
  • 《旧唐书》卷17下 本纪第17下
  • 《旧唐书》卷18上 本纪第18上
  • 《旧唐书》卷18下 本纪第18下
  • 《旧唐书》卷164 列传第114
  • 新唐书》卷164 列传第89
  • 《新唐书》卷167 列传第92
  1. ^ 1.0 1.1 1.2 1.3 《唐故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长洲郡开国公食邑二干户赠左仆射归公(仁晦)墓志铭并序》:烈考赠太师公,讳融,进士及第,历御史。补阙。替否鲠切,不为偷避。拜起居,礼部员外郎。间望伟晔,后进争出门下。自中书舍人入掌内命,转工部侍郎承旨。发辉帝谟,焕有丕绩。出拜御史中丞,御史有素著丑行,为时评议者,皆斥去之。糺劾权右,无所回避,京师为之震慑。周历南宫贰卿,后判度支,键猾滴奸,国有羡资。拥节三将,句绝皆天下清雄地,治行廉白,可为世师。历刑部兵部尚书,拜太子少傅,竟不一持邦柄,惜哉。越国太夫人陆氏,相国贽之女。德茂识高,孝慈天钟。荐绅之家,无不仰以为式。
  2. ^ 2.0 2.1 《唐故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长洲郡开国公食邑二干户赠左仆射归公(仁晦)墓志铭并序》:烈考赠太师公,讳融,进士及第,历御史。补阙。替否鲠切,不为偷避。拜起居,礼部员外郎。间望伟晔,后进争出门下。自中书舍人入掌内命,转工部侍郎承旨。发辉帝谟,焕有丕绩。出拜御史中丞,御史有素著丑行,为时评议者,皆斥去之。糺劾权右,无所回避,京师为之震慑。周历南宫贰卿,后判度支,键猾滴奸,国有羡资。拥节三将,句绝皆天下清雄地,治行廉白,可为世师。历刑部兵部尚书,拜太子少傅,竟不一持邦柄,惜哉。
  3. ^ 《唐故朝散大夫使持节都督寿州诸军事守寿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兼御□中丞柱国赐紫金鱼袋孟公(珏)墓志铭》;公初登进士第,归公融镇兴元,辟为节度掌书记。移东川,奏授梓州参军,仍旧职。归公为度支使,再辟为巡官,迁大理评事。归公镇襄州,复为观察判官。
  4. ^ 4.0 4.1 4.2 《旧唐书》卷149《归崇敬传》:曾祖奥,以崇敬故,追赠秘书监。祖乐,赠房州刺史。父待聘,亦赠秘书监。
  5. ^ 《旧唐书》卷149《归崇敬传》:迁工部尚书,并依前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
  6. ^ 《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通议大夫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陆府君墓志铭并序》:公讳亘,字景山,吴郡人也。十三代祖闳,梁中书侍郎。曾祖元明,皇不仕。祖言远,皇赠国子博士。父待诠,皇惠陵台令,赠工部尚书。尚书娶我(归融)大父兵部尚书(归崇敬)女而生公。
  7. ^ 《唐太学归博士(弘简)亡妻顺阳范氏墓志》:皇考赠左散骑常侍府君第五女讳传正,元和己丑生吴兴郡舍,开成己未行于吴郡归氏,明年十月廿七日,殁于亲仁里第十二月四日,从先舅先姑之茔于京兆万年县洪固乡凤栖原。王父讳惀,赠绛州刺史、大王父讳安亲,赠常州刺史。太夫人河东县君裴氏。
  8. ^ 《唐故朝散大夫检校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盐铁江陵院事归公墓(弘简)志铭并序》:公讳弘简,字子谅,吴郡人也。厥先帝舜之后,周封妫满于陈,寔为胡公,归姓著”焉。曾祖待聘,皇赠秘书监,实有盛德含光不耀。大父崇敬,皇兵部尚书、赠司空、谥曰宣,经纶六籍。陶铸五礼,名炳日月,美晔图史。烈考登,皇工部尚书、赠太保,谥曰宪。峻至行而蹈渊骞,作宏儒而掩荀孟,搢绅龟镜,士林宗师。公即志公之季子,始幼时丁太保艰,至性有成人操……未弱冠弘文馆明经及第,调补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左威卫胄曹参军。清慎不渝,终始若一。会岭南节度使李从易奏公为参谋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值府变,调授国子监太学博士。奉公以廉谨,成绩以强干。书则游刃吏事,夕则伏膺典坟。南海帅卢公贞饱公美奏为节度推官,改殿中侍御史。奉职雄藩,服勤累载,谋于樽俎,休有厥声。罢幕。盐铁使薛公元赏急公之才,请摄盐铁江陵院事……不幸遘暴疾,以去年十二月卅日,终于江陵府私第享龄四十有二……公夫人范氏,皇宣歙观察使传正之女也。柔德懿范,仪行闺壸,不幸先公而殁。有子二人、女一人,咸稚齿。以大中六年五月廿四日合祔于万年县凤栖原,迩先太保之茔,礼也。
  9. ^ 《永乐大典》引《苏州府志》:“杜审权知举,归仁翰登第。”
  10. ^ 《旧唐书》卷164《归融传》:融子仁晦、仁翰、仁宪、仁召、仁泽,皆登进士第。咸通中并至达官。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鲍丹琼. 中晚唐吴郡归氏科举家族考——以《归仁晦墓志》为中心.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22, 第29辑: 284-296. 
  12. ^ 《唐代墓志汇编》下《监察御史归仁晦故儿母支氏》:唐大中七年六月廿七日前”监察御史归仁晦故儿母支氏卒。予以开成元年纳支氏以备纫针之役,由是育五男二女。二子少女不幸早世。予□以礼娶郑夫人,而支氏以”□乞归养于其父母家,至是囗卒。其次子贻温、贻谋、贻训,以母子之私情,痛所生之□”笃,泣请礼送,以宠其终。以其年七月一日瘗于凤栖原云。
  13. ^ 《天水郡赵氏墓志》:归虔范撰并书。赵氏山阳人也,奉余巾栉十有四年,日用贤能,无亏礼敬,温和接物,柔顺/推诚,言念岁深,始终如一。而又精崇释氏,调伏灵源,必谓契我心。期享之福寿,遽萦疾恙,竟至沉沦,铅华忽坠于泉台,惠质永归于夜壑。毕征医药,莫起膏肓,以乾符三年三月五日,疾终于亲仁里我宅。有子一人日道坚,足为后祀,玄灵保之。呜呼,霜败树兰,日晞薤露。芳姿既隔,虽痛曷追。以其年四月十四日,葬于京兆府万年县李永村。
  14.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安市长安区唐乾符三年天水赵氏墓发掘简报. 四川文物. 2011, (第6期): 16-21. 
  15. ^ 《永乐大典》引《苏州府志》:“咸通十年,侍郎王凝知举,归仁绍登第。”
  16. ^ 《资治通鉴》卷二五三《唐纪六十九》:(僖宗乾符四年)十二月,威奏与君长等战于颍州西南,生擒以献;复光奏君长等实降,非威所擒。诏侍御史归仁绍等鞫之。
  17. ^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十三《度支郎中》
  18. ^ 《玉泉子》:故相卢携为监察御史,中丞归仁绍上初日,传语携曰:“昔自浙东推事回,鞴袋中何得有绫三千匹?请出台。”后自郎官除洛阳县令,改郑州刺史,以谏议入至京,除兵部侍郎。携自洛阳至相台百数日,曰:“间何不见归侍郎?”或对之曰:“自相公大拜请假。”携即除仁绍兵部尚书,人情大洽。
  19. ^ 19.0 19.1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五十七《嘲诮五·皮日休》:唐皮日休尝谒归仁绍,数往而不得见。皮既心有所慊,而动形于言,因作咏龟诗: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不是风流。顽皮死后钻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时仁绍亦有诸子侑、系,与日休同在场中,随闻之,因伺其复至,乃于刺字皮姓之下。题诗授之曰:八片尖裁浪作球,火中爆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长在,惹踢招拳卒未休。时人以为日休虽轻俳。而仁绍亦浮薄矣。
  20. ^ 《玉芝堂谈荟》卷二《父子兄弟状元》:光化二年归修,天祐二年归系。《 登科记考补正》 卷二十四 《 唐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 · 光化四年》更正为光化四年,归侑
  21.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四十《畜兽七 · 猫 · 归系》:进士归系,暑月与一小孩子于厅中寝,忽有一猫大叫,恐惊孩子,使仆以枕击之,猫偶中枕而毙。孩子应时作猫声,数日而殒。(出《闻奇录》)
  22. ^ 《永乐大典》引《苏州府志》:侍郎张文蔚知举,归系第一人及第,杨凝式第三人及第。
  23. ^ 《归氏世谱》:蔼子系,复举进士第一人,官至礼部侍郎,而后至于宋 ,无纪。
  24. ^ 《广卓异记》引《登科记》:“归仁泽,乾符元年状元及第。子黯,大顺三年状元及第。”
  25. ^ 《旧五代史》卷六十八《归蔼传》:归蔼 ,字文彦,吴郡人也。曾祖登,祖融,父仁泽,位皆至列曹尚书、观察使。
  26. ^ 《广卓异记》引《登科记》:“归仁泽,乾符元年状元及第。子黯,大顺三年状元及第。”《唐摭言》卷八:“归黯亲迎拜席日,状元及第。榜下板巡,脱白期月,无疾而卒。”
  27. ^ 《旧五代史》卷六十八《归譪传》:归蔼,字文彦,吴郡人也。曾祖登,祖融,父仁泽,位皆至列曹尚书、观察使。蔼登进士第,及升朝,遍历三署。天祐元年七月,宴于文思殿。朱全忠入,百官或坐于廊下,全忠怒,笞通引官何凝。丙寅,制金紫光禄大夫、行御史中丞、上柱国韩仪责授棣州司马,侍御史归蔼责授登州司户,坐百官傲全忠也。同光初,为尚书右丞,迁刑、户二部侍郎,以太子宾客致仕,卒年七十六。
  28. ^ 五代何光远《鉴诫录校注》 卷一〇《归生刺》:归处讷者,归侍郎融之曾孙也。多游秦陇,言足是非。在事者无不以金帛酒食弥缝之,畏其咏也。或见人衣鲜华,即念诗曰:“昂藏骑马出朱门,服色鲜华不可论。尽是杀人方始得,一丝丝上有冤魂。”黄巢犯京后,守亮、守信等悉为杨军容复恭义儿,势夺诸侯,亦一时之威也。归有不平之色,咏《虺汉》以刺之曰:“草头灰面恶形仪,尽是军容表里儿。昔日水牛攀角上,而今细马劈腰骑。钱多内藏犹嫌少,位等三公尚厌卑。更有一般堪笑处,镀金牙齿咬银匙。”又咏《奸汉》云:“轻唇利舌傍侯门,送承颜日日新。爱与大官添弟子,能将小药献夫人。秤头不放分亳过,对酒常如割骨贫。更有一般奸太,聚钱唯趣买金银。”又《代村妇咏边将》日:“紫袍金带不须夸,动便经年镇海涯。争似我家田舍,朝驱牛去暮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