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曾光信台湾慈善家,多年来义务捐棺助葬,及整合高雄的慈善团体作联合募捐。

生平[编辑]

曾光信幼时家贫,母丧时没有足够的钱来办理丧事,于是他发愿日后要协助贫苦者,特别是面对丧葬困难时[1][2]。之后,曾光信在高雄市三民区与妻子潘桂枝开设中药行,除遇贫困者会给予优待或免费药外,自1969年开始义务处理无名尸[2]。对于云林县殡葬业对穷人家庭收取不合市场的高价,他也会挺身而出[3]。夫妇不仅南台湾到北台湾奔波捐棺助葬外,也会协助把遗体肢体缝合[2]

此外,曾光信参加谢坤海组成阿弥陀佛慈善会,在南台湾协助修补马路坑洞[2]。曾光信更集结圣音、慈元、慈贤、慈妙德、澄清寺、道德院、觉元寺、鼎金爱心协同等等高雄县市寺庙团体作联合募捐,以帮助山地的原住民家庭[4]。受过他们帮助的人也往往加入慈善基金会[2]

1998年11月2日,中华民国表扬好人好事运动协会公布87年全国好人好事代表有陈绸、曾光信等[1]。1999年11月24日,高雄市慈善团体联合立人协会、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高雄县慈善团体联合协会共办的第五届慈光奖,曾光信夫妻在高雄圆山饭店得到慈光奖全国慈善家庭楷模[5]

在2009年报导时,曾光信已过逝,妻子潘桂枝继续帮助六龟区的穷苦学子[4]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邵冰如、严智径. 好人好事表揚 60顆愛心光芒耀眼 有專科生每天背著殘疾同學上課、有中藥行老闆為遊民張羅後事、有家庭主婦走入監獄輔導迷途羔羊 李總統:他們是社會與國家進步的動力. 联合晚报. 1998-11-02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陈俊合. 為無名屍善後不分南北 曾光信夫婦默默行善三十年. 民生报. 1999-12-25 (中文(台湾)). 
  3. ^ 张瑞婷. 媽祖醫院太平間收費貴死人!二十天八萬多元承包業者表示一切按照標準院方將加強監督. 中国时报. 1996-06-30 (中文(台湾)). 
  4. ^ 4.0 4.1 颜福江. 善人善寺多 六龜貧童有飯吃. 联合报. 2009-02-13 (中文(台湾)). 
  5. ^ 陈俊合. 慈光獎表揚 15家庭出列. 民生报. 1999-11-25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