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

坐标1°17′26.61″N 103°50′53.31″E / 1.2907250°N 103.8481417°E / 1.2907250; 103.848141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机构
通讯及新闻部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机构概要
成立时间2012年11月1日 (2012-11-01)
前身机构新闻通讯艺术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MICA)
机构类型信息部[*]通信部[*]新加坡部门[*]
机构驻地140 Hill Street #01-01A, Old Hill Street Police Station, Singapore 179369
1°17′26.61″N 103°50′53.31″E / 1.2907250°N 103.8481417°E / 1.2907250; 103.8481417
格言Knowledge is Meant to be Shared”(知识用于分享)
雇员数2,651(2018年)[1]
年度预算额S$10.4亿(2019年)[1]
隶属部长
部长:杨莉明英语Josephine Teo

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英语Janil Puthucheary

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英语Tan Kiat How

政务次长:拉哈尤·玛赞
机构首长
常任秘书:约瑟梁(Joseph Leong)

第二常任秘书:庄凯峰(Chng Kai Fong)
下设机构网路安全局英语Cyber Security Agency (Singapore)
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
国家图书馆管理局
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英语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 2012 (Singapore)
REACH英语REACH (Singapore)
网站mci.gov.sg
影像资料

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马来语Kementerian Perhubungan dan Penerangan;英语: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缩写为MCI,是新加坡政府的下辖部门。它主要负责信息及通信技术、媒体和设计、公共图书馆以及政府信息沟通与公共政策。

沿革[编辑]

1959年6月5日,新加坡自治,政府任命拉惹勒南为文化部长,新加坡文化部(英语:Ministry of Culture)诞生。1980年2月1日,文化部广播署(即新加坡广播电视台)成为法定机构,即新加坡广播局

1985年,新加坡文化部解散,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英语: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MCI))建立。新加坡文化部的艺术部门被吸收进文化、社区及青年部

1990年11月28日,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的信息机构和新加坡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的文化机构合并成新加坡信息及艺术部(英语: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the Arts (MITA))。

1991年9月1日,新加坡艺术节基金会秘书处、新加坡文化基金会、新加坡信息及艺术部和国家剧院信托公司合并组成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

1994年10月1日,新加坡广播局改组为新加坡国际传媒机构(下辖新加坡广播电台机构及新加坡电视机构两所公司),为一所在新加坡信息及艺术部掌管下的法定公司,用以提高新加坡的广播电视产业(及后再于1999年改名为新加坡传媒机构,再于2001年改组为新传媒私人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23日,新加坡通讯及新闻官能变成新加坡信息及艺术部掌控的机构。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成为新加坡信息及艺术部的一个下辖部门。

2003年1月1日,新加坡广播电视局、新加坡电影委员会、电影和出版部门(以前是新加坡信息及艺术部下辖部门)合并组建成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2004年8月13日,英文缩写由MITA改为MICA。

2012年11月1日,新加坡信息及艺术部更名为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

2024年5月14日,候任总理黄循财公布内阁名单、同时宣布7月8日起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更名为数码发展及新闻部(Ministry of Digital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MDDI)。

法定机构[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Singapore Budget (PDF).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