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夏良心

大明巡抚江西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籍贯 直隶广德州
字号 字宗尧,号仁寰
出生 嘉靖十八年(1539年)十月初十日
直隶广德州
逝世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江西南昌府
配偶 娶潘氏
亲属 (子)夏警芳
出身
  • 隆庆元年丁卯科举人
  • 隆庆五年辛未科进士出身

夏良心(1539年—1605年),字宗尧,号仁寰,直隶广德州(今安徽省广德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九名,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二甲五十四名进士[1][2]。授刑部主事,历升刑部员外郎,万历十年(1582年)四月升湖广佥事,十四年正月升山西右参议,十五年十月转浙江水利道副使,晋浙江参政,二十一年正月升山东按察使,二十二年二月升河南右布政使,迁江西左布政,二十六年七月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三十二年加兵部右侍郎衔,三十三年二月卒于任,赠兵部尚书,赐建褒德祠[3][4][5]

事迹[编辑]

曾官刻《本草纲目》。

家族[编辑]

曾祖父夏祯;祖父夏松;父夏熊,寿官。嫡母宗氏;生母刘氏。具庆下。兄良材(监生)、良能(监生)。弟良器(县主簿)、良傅(监生)[6]

参考文献[编辑]

  1.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2.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万历三十三年二月戊午,巡抚江西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夏良心卒。良心字宗尧,直隶广德州人,隆庆辛未进士,授刑部主事,告改南兵部,以忧去。复除刑部,历湖广佥事、山西参议、浙江副使,升参政,升山东按察使、河南右布政、江西左布政,寻以右副都御史抚其地,六年满考,晋今秩,至是卒于官。按臣徐元正以恤典请,并述士民之意,乞准建祠赐额。诏赠兵部尚书,予全葬祭有加等,祠名褒德。良心忠诚廉慎,历官馀三十年,略无訾议。在藩司出纳无留滞,而衡量惟平。入计少所馈遗,馀赀四百寄贮南昌府库。比授钺,矿税二使惮不敢逞,十三郡议课十五万,疏请留其半以赡南州,旨报可。而所输之半率诸司无名钱,民实不损一毛。矿使拟开铜塘,为绘图以上,疏其不可者十,得报罢。并罢泰和武山石膏役,疾且革,口授遗疏,惓惓以停矿税、收人才为请,有古人尸谏之风云。
  4. ^ 《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明人传记资料索引》4268:夏良心,字宗尧,直隶广德人。隆庆五年进士,初官豫章,后巡抚江西,升兵部侍郎,仍留原任,万历三十三年,卒于官。
  5. ^ 国朝献征录·卷之六十二》:万历三十三年巡抚江西大司马夏公以疾卒于官。
  6.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之《隆庆五年辛未科登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