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善书,主要是灶神显灵,劝人为善必须发自内心,不能茫然盲从,否则不能算是善行。

内容[编辑]

书中的主人翁是名叫作“俞都”的落第秀才,字良臣,明朝嘉靖年间江西人。因中年因屡考不中,以教书为生。曾与十几位同学,成立“文昌社”,敬奉文昌帝君,实行敬字惜纸、放生、戒淫、戒杀、戒口过的善行。

但他潦倒贫困,五位儿子有四位夭折,第三子失踪;四位女儿有三位夭折。妻子因此以泪洗面导致眼盲。他自认没做过大恶事,对上天埋怨,在四十多岁开始在除夕晩写疏文焚化,请灶神将他的苦难转达给玉皇大帝,实行数年来际遇未曾好转。之后,在他四十七岁那年的除夕,与妻女在举室萧然的家中凄凉相对,忽然有一位头戴角巾、身穿皂服、须发半白的神秘男子拜访。该客人自称姓张,因听到俞家有怨叹声,故来慰问,并说已早了解问题,把俞所谓善行全部列举出来,认为俞的作为只是随著大家做好事,心里并没有真正的善念,他劝告俞不可怨天尤人,行善必须诚心诚意。说完后走至厨房后就消失。[1]

俞都认为该神秘客就是灶神,之后真心恳切改过,在“内功”去除妄念,在“外功”力行善事,还自取法号净意道人,而后得到张居正的赏识,将他取入国子监,万历四年考中顺天府乡试,次年中进士,在五十岁时与失散的儿子团圆,妻子的视力也恢复正常。儿子娶妻生有七男。俞都的同乡晚辈罗祯,将此事写成此书。[1]

验证[编辑]

万历五年丁丑榜三甲有一名叫做俞霑的士子,不知“俞霑”是否为俞净意的学名

参考[编辑]

  1. ^ 1.0 1.1 樊惟证. 《道可道,非常道:生活道教智慧》. 香港: 商务印书馆. 2010-07-01. ISBN 9789628931224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