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乌夜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夜啼词牌名,本为唐代教坊曲。双调四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唐朝李白白居易等人有同名诗作《乌夜啼》,但不是词。

异名[编辑]

郭茂倩《乐府诗集》有清商曲《乌夜啼》,本为六朝及唐人古今诗体,与此不同。此词为借旧曲之名,另翻新声而作。宋欧阳修词名《圣无忧》,赵令畤词名《锦堂春》。

词牌格式[编辑]

注:平表示平声,仄表示仄声,[仄]表示本仄可平,[平]表示本平可仄,粗体表示韵脚。

正体[编辑]

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阙各四句、两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例词: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敧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