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农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农业,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要产业,雇用了该国28%的劳动力,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4%(2006年的数据)。因为内陆沙漠气候作物需要灌溉才可生长,因此主要在河谷和绿洲耕作,可耕地面积为450万公顷,约占乌兹别克斯坦总面积的10%,由作物和牲畜共享。沙漠牧场占全国的50%,但它们只合适放牧卡拉库尔羊

农产品[编辑]

棉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要经济作物,占其2006年出口的17%。每年棉花产量约为10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4%-5%),出口量为70万至80万吨(占世界出口量的10%),乌兹别克斯坦是第六大棉花生产国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世界。然而,由于与单一作物经济相关的风险以及对人口的粮食安全的考虑,乌兹别克斯坦一直在将其生产多样化,同时减少棉花产量。因此,棉花播种面积从1990年的190万公顷减少到2006年的140万公顷,而谷物面积从100万公顷增加到160万公顷(部分以分配给饲料作物的面积为代价)。乌兹别克采取作物多样化措施背后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环境问题,因为生产棉花所需的大量灌溉和施肥导致了咸海的干涸以及周围地区土壤的严重污染。

主要谷物是小麦,大麦,玉米和大米,它们是在集约灌溉的绿洲中种植的。小作物包括芝麻,洋葱,亚麻和烟草。新鲜水果主要在国内消费,也出口干果。乌兹别克瓜类以其悠久的生命和独特的口味而闻名,在独联体的大城市广受欢迎。

虽然自4世纪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就已经存在养蚕和丝绸业,但在统计上显得微不足道。

转变农业结构[编辑]

直到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当时的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农业,与所有其他苏维埃共和国一样,是在一个双重体系中组织起来的,其中大型集体农庄国营农场与附属家庭的准私人个体农业共存。

1992年后开始在独立的乌兹别克斯坦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导致了三种农场的形成:传统的家庭私人用地改名为dehkan(或dehqon)农场(乌兹别克语:деҳқонхўжаликлари,俄语:дехканскиехозяйства);大型集体和前国营农场被重新分类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其他公司形式(股份制社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还有一个新的中型农民农场或“农民”。

截至2006年,“农民”种植了75%的播种面积,而dehkan农场种植了12.5%,各种企业农场控制了剩馀的12.5%。在牲畜方面情况完全不同:95%的奶牛在dehkan农场,4%在农民农场,只有1%在公司农场。Dehkan农场的农业总产量占62%,其次是农民农场的32%,企业农场只占6%。

参考[编辑]

  • Uzbekistan in Numbers 2006, State Statistical Committe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7 (in Russian).
  • Land Cod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