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Kegns/观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可供查证[编辑]

Wikipedia:V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维基百科内容的门槛,是可供查证,而非真实正确。在站内,我经常看到有的编者指责其他人“试图掩盖真相”云云,孰不知,“加入维基百科的内容须要发表在可靠来源中能被读者查知,而不能仅由我们认定它真实正确。”在某次维基聚会上,我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伽利略的比萨斜塔铁球试验之前,亚里士多德“铁球先后落地”的观点记载于具有公信力的媒介,那么“真实正确”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就属于原创研究。在比萨斜塔试验之后,一手来源慢慢汇成二手来源,“铁球同时落地”才拥有了跨过维基百科(假设当时有的话:P)内容门槛的资格。与此同时,“铁球先后落地”被新的可靠来源所证伪,但仍然可以在条目中用于说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最后再引用PhiLiP的一句话,“不要试图通过维基百科来改变大众,而是应该通过改变大众来改变维基百科”。

图片合理使用[编辑]

“为什么又要删我辛辛苦苦上传的图片?”“你们对于图片版权的条条框框也太严格了吧?”当新手朋友们上传的偶像相关图片正被提删时,他们往往会发出类似的抱怨。合理使用不是已经符合维基百科的规定了吗,为什么还要挑三拣四呢?合理使用,是版权相关法律法规中的侵权与否的“灰色地带”——且不谈某些Wikipedia计划全站禁止使用合理使用图片——在本地,这类图片的使用也应该是“越少越好”,使用的时候要求“越严越好”。Wikipedia是一个开放版权的百年大计,把知识以最低的版权要求分享出去是维基百科的终极目标。与之相比,“条目需要合理使用图片来增色”这样一个需求必定处于一个较轻的权重。合理使用的图片仅在计划内使用为合法,一旦条目内容离开计划——如被商业使用——这本身并不违反维基百科的版权协议,但合理使用的内容会对此造成阻碍,会对维基百科所要实现的目标造成影响。

忽略所有规则[编辑]

维基百科的五大支柱之一。顾名思义,五大支柱是维基百科运作的基石,缺一不可的五大支柱方才撑起了维基百科的一片天。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所有的方针与指引呢?

“墨守成规”通常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维基百科也不“墨守成规”。上面提到,把知识以最低的版权要求分享出去,是维基百科的一个终极目标,那么,条目的创作、知识的汇入必然是另一个更基本的终极目标。维基百科的先驱者提出这样一个大胆而创新的理念,正是鼓励后来的维基人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投入到“写百科”中,而不必被既定的规则所羁绊。如果编者认为他的编辑是有利于维基百科的,那么请大胆地去做吧!但是,有的时候,人们并不会立即到自己或许已经犯下了某些错误,此时,当其他编者彬彬有礼地向忽略所有规则者提出意见时,我们就必须把另一大支柱“维基百科有编辑守则”和“忽略所有规则”一起来考虑——因为所有的五大支柱都是平等且不可被忽视的。攻讦别人、以扰乱行为来坚持观点、不遵守共识等违反另一大支柱的行为不再会以“忽略所有规则”的名义被接受。同样的道理,一位编者也不可以将受版权保护的文字复制进维基百科——尽管他“忽略了所有规则”并自我认为是在为维基百科添砖加瓦,但是另一大支柱“开放版权”禁止了这样的行为。

所以,当我们一些编者因条目编辑的问题和其他编者发生争执时,与其搬出一大堆方针指引、向他人甚至管理员行政员游说陈情,不如想一想“维基百科有编辑守则”(英文原文:Editors should treat each other with respect and civility)这一支柱告诉了我们些什么。我的理解是,维基百科是协作的计划,编者与编者之间互敬、互助的重要性超越了方针与指引对内容的要求——当然,它和“中立观点”、“维基百科是百科全书”是同等重要的:P

五大支柱的背后有着它深刻的指导意义。无论是遇到困难、与他人发生争执的维基人,还是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维基人,都不妨对此仔细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