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批判性思维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批判性思维属于维基百科哲学与宗教主题的基础条目第五级。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哲学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哲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哲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参考:“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Hong Kong media”[编辑]

  • 我找过网上现行的译法,兹胪列如下:
其中,越后者,使用率也越高--123.202.64.17 2012年3月26日 (一) 12:23 (UTC)
  • 审辩式思维”,来源:宋国明. 谈谈英文critical thinking一词的中文翻译(2011-12-05)[2013-03-11检索].

"critical moment是紧要关头,不是批判性关头;

病人的critical condition指的是他病况危急,不是批判性病况;

critical element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不是批判性的部分;

critical temperature在物理学上是临界温度,不是批判性温度;

critical period在语言学上指的是关键年龄,不是批判性年龄……

critical age过去用来指妇女的更年期,不能译成批判性年纪"

-- ♬ bonne journée ☺ 2013年3月11日 (一) 12:23 (UTC)[回复]

命名原则[编辑]

先到先X。注意:

请也注意避免地方中心,谢谢。

--(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5月8日 (三) 16:41 (UTC)[回复]

建议改名:“审辩式思维”→“批判性思维”[编辑]

审辩式思维” → “批判性思维”:遵循主流用法--小颖 2014年4月8日 (二) 01:34 (UTC)[回复]

提议改名,有几个主要理由:

  1. “批判性思维”及“批判性思考”是主流及广泛的用法,而现行名称“审辩式思维”除少数个人观点的文章以外,并未被实际使用,基于WP:COMMONNAME方针,建议更改为“批判性思维”或“批判性思考”:
    • Google学术搜寻"审辩式思维"找不到相关学术文献,而搜寻"批判性思维"有63笔结果,搜寻"批判性思考"有2650笔结果。显示学术文献多半是使用“批判性思考”的。
    • 据Google网页搜寻"批判性思维"有627,000笔结果,搜寻"批判性思考"有210,000笔结果,而现行名称"审辩式思维"只有551笔结果,显示一般大众使用上,“审辩式思维”仍非常小众。
    • 原条目列出的中文参考书目全部都使用“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维”,而现行名称“审辩式思维”除一篇网志文章以外,未见于任何正式出版物。
    • 现行分类名称也是采用“批判性思维”
  2. “批判性思考”是否为明显错译亦有疑议,“审辩式思维”是否最为洽当亦有待商榷:
    • 有原文著作指出“Some people think critical thinking means criticizing others all the time, which is not constructive”(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Think More, Think Better, 2011, p. 2. [1]),可见原文的“critical”也常被理解作“批判”,故“批判”并非明显错译。
    • 据查中文词典[2][3],“批判”的意义主要是“是非的判断”,本质上并不具有攻击的意味,因此负面联想应是文化上的习惯,而非词义本身的问题。

以上,有劳管理员明察了:b --小颖 2014年4月8日 (二) 01:55 (UTC)[回复]

(!)意见(对于理据的细节):

  1. 偏向Google中心的见解。如果你去问Google,它会说:Google不管这件事情,多或少不代表Google正确或不正确。(稍微了解就知道,Google翻译想改什么就改什么,跟维基百科差不多,是帮助查询但不是固定的)
  2. 分类名称要改可以改,只不过编辑战而已。
  3. 如果这个观点很重要,应该列为第一点,超越Google的观点。
  4. 同上。如果这个观点很重要,应该列为第一点,超越Google的观点。
  5. 管理员不介入争议。-- Goedemiddag 2014年4月8日 (二) 07:23 (UTC)[回复]
也许google搜寻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但多少反映大众的实际使用情况。另外这里再补充:学术文献和正式出版物,几乎都不使用“审辩式思维”。--小颖 2014年4月8日 (二) 08:57 (UTC)[回复]

(&)建议:阁下能否同意接受在“序言章节”一开始并列其他重要少数译名(先后次序不计较)?-- Goedemiddag 2014年4月9日 (三) 05:51 (UTC)[回复]

(~)补充在“中文译名争议”当中,阁下目下改写的方式尚称中立。愚者大部分肯定阁下在条目当中的编撰,但是在讨论页的意见,并不完全认可的是,其他(非阁下)编者们舍弃百科的基本价值,却要以Google至上为尊的态度凌驾一切,以为多就是美,却忽略了Google同样也搜出了一大堆“不以为是”的不同翻译,重要少数观点的存在证明其实学术界也在检讨这个是有问题的。
其实阁下不需要引证那么多复杂的东西,只要说您也觉得这个名字也不准确,只是有碍于“维基百科”百科这些编者遵循老子所说的“不敢为人先”,虽然不满意但“维基百科”不得不“暂用”或“准用”,一直到其他有充分共识或这个百科方针改变为止。在条目名上不得不取用一个不准确但却“将错就错”的名字,但是在序言章节、以及中文译名争议章节予以中立适当呈现。那这样所有人也都能尊重。-- Goedemiddag 2014年4月9日 (三) 05:51 (UTC)[回复]

(~)补充:在序言章节补充了“日语:批判的思考”。
(&)建议:倘若能同意接受在“序言章节”一开始适度并列其他重要少数译名,则同意在不计较任何理由下暂用任何名称。-- Goedemiddag 2014年4月9日 (三) 05:51 (UTC)[回复]

(:)回应:加上日文翻译或在序章罗列其他翻译都没大意见,但敝人还是不同意极度小众的译法作为条目名称,尤其在有显然非常主流、通用的译法之下;除非有人能举证“审辩式思维”有在其他出版物或学术文献使用,届时再考虑改变立场^^ --小颖 2014年4月19日 (六) 14:57 (UTC)[回复]

(※)注意,因命名有争论,先移回至条目最早有效版本的名称(即“批判性思维”)。如有移动请求,请按WP:RM提出,谢谢。--Gakmo留言2014年5月5日 (一) 15:22 (UTC)[回复]

负面思考一词讨论页面(2018-04)[编辑]

负面思考一词讨论页面(2018-04)[编辑]

添加的正文[编辑]

  • 精神科医师最上悠,其著书于2009年在其著书进行一个名词的提倡"负面思考",内容包含这类人能够批判的思考,但常常会被社会误解为唱衰者,同时书中谈到自身治疗时遇到正面思考者有一部分的过激族群,如强逼得到癌症末期太太用快乐的心态接受治疗,并猛烈批评末期治疗没见效她治疗失败是因为想法悲观,这类过度强逼人的态度,点出正面思考的极限和不能达到的或甚至反而有害的方面。[1]

实际讨论[编辑]

  • 上述的片段由在下护理版维护人员phoenix 添加, 在下几年已经阅毕这书,但直到最近才有余力进行编辑,有很多家庭、工作因素没有很多余力进行这类网上社交活动。
  • 撇开题外话我不认识这位医生,但这个人讲到的话题很有趣,因为确实这社会很主张正面思考的重要性,而且"很强压"批判性思考负面思考,这种有点以 Problem base的思考逻辑,在下于Utube(哈佛)、开放课等等这些场所,确实能够感受到这类的话题讨论,哲学上实际很接受我们这群"负面思考者"因为自豪不说我们这种剑人确实很善于找出别人自身、系统、言论。。。各方面的问题而且放大了他,所以因为这点常常被别人刻意或是疏远。
  • 自身例子:如疗后率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且愈后很差,比如黑死病相关引发症腺鼠疫愈后率是直接从50%跳(换句话说在确实的时间下接受诊断,而且接受完善治疗后,依旧一半的病人死亡,这是科学最佳率,所以实际死亡率会更高更夸张。)
  • 自身例子:如EM(急诊),这类单位人的死亡率都是用mins下去计算的,有时候如超严重的如病人遭到车祸、大物体压伤、高处跌落。。。更是以秒进行奈何桥试验死亡率,晚一点恐怕治疗完成也就是救回来植物人半摊子有脑干的尸体(黑色幽默,笑的下地狱)(例子过多我只举一些些自身例子,有兴趣人可以自己去上网查,或拉医护友人问 hehe)
  • 论述例子(假设):我们来谈谈假设比如今天进行公司面试,你用一个人能力好多好淘汰这是正面思考淘汰,另一边你用一个人能力多烂淘汰这是负面思考淘汰,阿这有P差别结果不都是一样,你是被主考官笑脸刷掉或是被严肃批评满头包的主考官刷掉,我还觉得前面那个有点虚伪,但后面那个很可能给出重要的意见,在未来会影响到我很多方面。
    • 有没有发现上面我用"死亡率"而非"疗后率",两个完全相同的意义,一边是说总群体治疗后多少人活,另一边就只是说多少人死,奇怪民众听到多少人死就很害怕? 台湾没有医疗除罪化真的XX娘(很想骂三字经但我们这是健康且虚伪的wiki,不管你多么悲伤痛苦都不能用脏话而且对别人一定要永远心理和善,所以基于以上的原因我直接自我审查了),在EM认识的朋友也很e04在心中,好险有像是OHCA这类指标,证明病人当时送来情况本来就很糟糕,所以就算衰小被恐龙病患家人钉上也还是有机会逃掉或官司打赢,虽然实际上我们只是做分内的事情不应该上法院= =。。。e04
  • 医护人员对负面思考很善长,因为在生死关头待多了,总是精神很麻木,对生死无惧但结果往往被病人误会没血没泪,但其实我们大致上心理都有底啊!? 什么类型的疾病大概治疗成功率有多少,有没有新treatment、paper base可以参考改疗治疗率,拜托谁希望手上的case上天堂阿,医护老手接病的当下查查资料后就知道大概成功率,但这是工作所以没办法,所以就算接烂菜知道会被告到脱裤子也得上,台湾没有医疗除罪化,所以真的不要过度责怪医疗人员很撇三、消极,因为现实风险就是这样,所真的最后大家都是很负面去思考case因为得去应对最坏的结局。
  • 讨论就这样拉,原本是要讨论这词的由来,不知道为什么一半的篇幅变成抱怨文。。。请见谅。

phoenix --61.228.187.50留言2018年4月10日 (二) 05:42 (UTC)[回复]

参考资料[编辑]

  1. ^ 负面思考的力量 最上悠着、朱丽真翻译 民国98年04一版,商周出版 ISBN 978-986-6472-37-4

"129.227.156.201" 疑似破坏 Critical thinking -> Joshua thinking, 思辨 -> 仕华[编辑]

lang-en|Critical thinking -> lang-en|Joshua thinking
恢复前一版本。 --Gluo88留言2021年3月29日 (一) 11:48 (UTC)[回复]

"129.227.156.201" 疑似有新破坏[编辑]

  • 苏格拉底 ->姜仕华
  • Critical thinking -> Joshua thinking,
  • 思辨 -> 仕华

"129.227.156.201" 似乎因上次破坏被禁一星期后,复出, 并再次破坏。

疑似的新破坏

为了避免编辑战, 未恢复。
请巡视员, 管理员 查看和处理, 及恢复。 --Gluo88留言2021年4月8日 (四) 12:46 (UTC)[回复]

129.227.156.201不断有新破坏-已经被管理员再次封禁
恢复原版。 --Gluo88留言2021年4月8日 (四) 17:5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