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新闻动态/2006年存档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于新闻采用问题

看了新闻来源,除了台湾的就是外国的,难道就没有大陆的媒体新闻可以说吗?还有香港的也可以啊。我觉得现在新闻版面的质量不是令人满意。另外建议:中国的新闻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大陆的新闻太少了,应该加大转载量。毕竟这是中文的维基。信陵使21:50 2006年5月5日 (UTC)

请问中国媒体的“自主性”够吗?是否仍为政府的“传声筒”?--Yyk 17:53 2006年5月5日 (UTC)

  • 但就本栏目的宗旨是对世界有影响性的新闻,那中国媒体发出的声音就没有这个作用吗?你怎么知道中国的媒体自主性不够,难道台湾的够?台湾的媒体对大陆的新闻也比较片面,它的能采用,为什么大陆媒体的新闻就不能采用。我建议在新闻版面增加两条新闻,一条海外的,一条中国的,做对比。信陵使21:50 2006年5月6日 (UTC)
  • 无疆界记者”组织在公布的年度报导中批评中国禁锢言论自由。中时电子报 难道上述这条新闻是台湾媒体对中国的污蔑?--Yyk 02:33 2006年5月6日 (UTC)
  • 台湾陈水扁政府每天被台湾媒体修理得很厉害,中国媒体敢做吗?(当然是指修理中国政府,不是指陈水扁政府)--Yyk 02:41 2006年5月6日 (UTC)
  • 我不同意您的看法,媒体的公正性并不在于对哪个领导人修理的怎么样,而是看他报道的角度而真实性。比如教皇任命中国主教问题,难道大家只能看到教皇发怒的报道,就没有中国关于教务自主的声明吗?这不公平。信陵使21:50 2006年5月6日 (UTC)
  • ‘修理’不是专对领导人而言,而是泛指整个政府部门。又:奇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对于天主教之主教任命方式怎么都没有发生‘自主’的争执呢?--Yyk 13:53 2006年5月7日 (UTC)
  •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中国手天主教的迫害最为严重。从鸦片战争之后就如此,且宗教干涉政治,在英国和意大利,法国都有先例,他们的国王或领导者都能宣布宗教自主,为什么中国不能。信陵使06:49 2006年5月7日 (UTC)
    • 另外,请注意您所引的媒体,全部是台湾岛内的,难道外国的,大陆的,香港的就没有报道相关新闻的媒体吗?难道只有台湾的报道的是真实的吗?是中立的吗?
  • 如果有宗教干涉政治,那政治干涉宗教该怎么说呢?另如果台湾媒体的报导“不真实”的,那我转贴那么久了,怎么没有看见其他人“揭发”其不真实呢?“中立”?对谁?对台?对中?我引用最多的“中时电子报”(即中国时报)在台湾被归类为“大统派”,那你是否该代为问问他们为何不中立一点,这样才不会被归类为统派啊!--Yyk 00:13 2006年5月8日 (UTC)
    • 哪怕是独立派,也不能完全举用台湾媒体新闻,我相信您的网路比大陆的网络应该很顺畅吧,您应该能看到出台湾以外,包括大陆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媒体的关于海峡两岸的新闻!。信陵使00:50 2006年5月9日 (UTC)
  • 这里是一个兼 容并蓄的园地,我有采用台湾媒体来源的自由,就如同你也有采用中国媒体的自由一般,大家互不限制,这才是维基的最基本精神吧!

What can you do if such linkage is incorrect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以发言人名义,就梵蒂冈发表声明“攻击”中国天主教自选自圣主教一事,发表五点声明。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050700006,00.html] [中时电子报] Sorry, your this URL address is incorrect.

抱歉,已经修正了。中时电子报 --Yyk 13:49 2006年5月7日 (UTC)

请注意修正地方色彩浓重的新闻

最近对陈水扁出访的报道好象很有些中国官方宣传的味道了。不仅鸡毛蒜皮的事情极尽详细之能事,来源链接竟然多达10条,而且口口声声陈总统陈总统的,地方色彩太重,希望加以注意。

说实话,陈的出访并不符合“具有世界性的,对全世界有影响力的”(或者小一些,对全世界中文使用者有影响力)原则。保留消息本身已经足够。

建议官衔还是放在名字之前,新闻还是简明扼要为好,否则反而无法得到普遍的尊重。 雷厉风 14:21 2006年5月7日 (UTC)

问题确实存在。不过这次的出访比较特别,因为几经周折,出人意料的事情很多。上次的10条链接是我将两个条目合并了之后,连接也都合并了,当时并不确定哪些连接是必要的,所以想等有经验的朋友来改。--Upshine 17:41 2006年5月7日 (UTC)
  • 陈水扁出访产生的台美外交龃龉,国际媒体大举报导,甚至影响台、美与台、中未来关系走向,这会是‘不符合“具有世界性的,对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哈!哈!难道“日本和尚谢罪”、“矿灾”、“北京小小地震”、“电视记者被打伤”、“羽毛球得胜”及“沙尘暴引起网民热烈讨论”才是“具有世界性的,对全世界有影响力的”?!?!?至于该第二条文的来源是被陆续添加的,才会那么多。另:我是贴“台湾总统陈水扁”,但都会被修正为“台湾(或中华民国)陈水扁总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Yyk 00:38 2006年5月8日 (UTC)
    • 你难道只是看到的新闻都是小小的事件吗?你知道日本和尚谢罪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吗,还有地震,你说的那么轻松,你知道唐山大地震的影响吗?还有沙尘暴,新闻主题是关于专家对这个现象的新解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不准确性,你只看到什么激烈讨论吗?信陵使 23:34 2006年5月8日 {UTC}
  • 小弟真的不才,实在看不出和尚谢罪对世界的影响性如何,还望信陵兄指点迷津。又“北京小小地震”和“唐山大地震”有何瓜葛,也是无从推论起。台湾自921地震以来,即使至目前为止,3点多级的小小地震也是屡见不鲜,小弟从不敢张贴出这种新闻,以免被讥呢!至于沙尘暴,我还是觉得贴文者一直在强调著“网民热烈讨论”这项重点,不然他为何写这句话呢!--Yyk 18:20 2006年5月8日 (UTC)

关于新闻来源问题

(!)意见——强烈建议台湾的维基人减少引用台湾媒体的针对大陆的新闻,而是部分改引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针对大陆的新闻源,大陆维基人也减少引用台湾媒体的针对台湾的新闻源,并对大陆媒体对本地区的新闻源进行有见解性筛选。建议都引用一个另大家都满意的新闻源,比如香港的媒体,或者BBC等外国媒体。信陵使 23:34 2006年5月8日 {UTC}

这算是什么意见呢?现在已经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人人皆可表达自己的意见,我喜欢采用我的新闻来源,你也可以采用你所喜欢的新闻来源,大家都可互不 干 扰。维基本来就是一个自由的园地,可以让人自由发挥(只要遵循共同的规律下),我们何苦还要返古般的再来划地自限呢?中国政府限制网民来维基,并把它视为洪水猛兽,只因为她体认到无法控制维基这个媒体。如今你好不容易有机会来此漫游,呼吸这份自由气息,那就赶快脱掉你们政府原先加诸于你们身上的桎梏,别再受“一个命令,一个动作”,“大家要同穿一件裤子,同吃大锅饭”,“排排坐,吃果果”那种制式思想的箝制吧。--Yyk 17:28 2006年5月8日 (UTC)

Hi, why the first page of yours has been locked. Can the show go on --UOK 05:07 2006年5月9日 (UTC)

  • (!)意见——这篇新闻,标题晦涩,简约太过,且不是对世界有影响的或对某个世界地区有影响的新闻。——信陵使 对话页 21:39 2006年5月9日{UTC}
    • 这是中文维基,如果不会写中文,请翻译之后再留下你的意见。——信陵使 对话页 21:39 2006年5月9日{UTC}

人权理事会的新闻

  • 由于选举的发生在美国东岸夏令时的5月9日上午。是以香港还是其他地区的时间为准?--Whhalbert 03:21 2006年5月10日 (UTC)
Wikipedia:新闻动态更新指南中有“新闻事件在时间上的排列,应该以事件发生的当地时间为准,而不是以新闻发布时间为准。”所以应放到9日,但你需要提供来源以证明选举确实在“美国东岸夏令时的5月9日上午”,毕竟原有来源没有指明事件发生的当地时间。--Wikijoiner 03:36 2006年5月10日 (UTC)
供参考。人民网
已修正。--Wikijoiner 05:00 2006年5月10日 (UTC)

请台湾地区维基人注意

请注意,你们所属的国家,国号叫中华民国,你们是中华民国公民!请在登载新闻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称呼陈水扁为中华民国总统,而不是什么台湾总统,因为现在还没有国号称做台湾的国家!——信陵使

唷唷唷,口气这么差,要来片薄荷口香糖吗?贵国不是不肯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吗,不是说中华民国已经在1949年灭亡了吗?开口闭口是“台湾领导人”、“台湾当局”,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叫“台湾”啦,好死不死我国的领导人的职称就是“总统”,怎么现在又跑出来说是要叫“中华民国总统”啦,矛盾矛盾。说穿了,就是看到“中华民国”跟“台湾”都不爽就是了,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看哪边对自己有利就挑哪边用。那我也要说,有哪个国家的国号叫“大陆”、“中国大陆”的吗,请一律正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正对不少台湾人而言,“中华民国”也不过就是存在在公文、证件和政府机关里面的字眼罢了,随你们去吧。--小篮子....找他抬杠? 01:46 2006年5月11日 (UTC)
  • 不管别人承认不承认,自己没有认真对待,还要破罐子破摔,能怎么样呢?!政府不承认不等于人民不承认,也不等于无人认同。但我仍然建议,最好使用国号,而不是地名来代替这个国家。从您的言论看来,两岸人还是有很多隔阂的。我感到很遗憾。对于所属的国家应该有荣誉感,而不是赌气!——信陵使 01:46 2006年5月11日 (UTC)
  • ==请台湾地区维基人注意==,这是谁写的?快说!为什么不是==请中华民国地区维基人注意==呢?!?--Yyk 04:58 2006年5月11日 (UTC)
    • 这是我写的,难道不是吗?难道是中华民国地区吗?地区=国家吗?中华民国宪法里有“大陆地区”一词吧,也有“台湾地区”一词吧?还有请注意,中华民国宪法不仅仅包括台湾岛,而是包含大陆在内的国家宪法,即使现在没有统治大陆,但宪法载明了,就不能违背。如果你们刻意注重大陆政府的一些言论,那你们对大陆的隔阂会更深的。我们都是民众,应该更关注民众之间的事情,不是吗?——信陵使 06:10 2006年5月11日 (UTC)
  • 不合时宜的宪法都可以修改,或修宪,或制宪。至于不能违背宪法,是在哪一方面呢?言论?思想?行为?法律规范?又这是谁规定的?另:据说中华民国宪法里面没有“台湾地区”这个字眼。中华民国宪法--Yyk 11:17 2006年5月11日 (UTC)
  • 国统会的文件里面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里面呢?没有吗?不要吹毛求疵了。我们只做维基百科,而不是为了政治来到这里。——信陵使 06:10 2006年5月11日 (UTC)
  • 对嘛!不要吹毛求疵,也不是为政治到这里的,所以以后有人贴文“台湾总统”,也就不必刻意要将其改为“中华民国总统”。另:国统会已中止运作了。--Yyk 02:36 2006年5月12日 (UTC)

知之甚少。请问大同公司前董事长去世为什么放在首页?

在相关的条目也没有看到其重大意义,是“台湾人的共同记忆”的缘故吗?还请指教。--Upshine 21:15 2006年5月10日 (UTC)

上次罗曼菲可以,林挺生为何不行?有何标准?--Yyk 02:43 2006年5月12日 (UTC)

首页新闻动态栏目的编辑规则参见Template talk:Itn。--Wikijoiner 05:25 2006年5月12日 (UTC)

关于艾哈迈迪-内贾德/阿玛迪尼贾

我所引用的伊朗总统译名为艾哈迈迪-内贾德,多次被人修改为阿玛迪尼贾,请问阿玛迪尼贾是不是台译,到底谁是正确?--Iflwlou 18:03 2006年5月12日 (UTC)

阿玛迪尼贾是台译。--Yyk 03:23 2006年5月13日 (UTC)

不想争论什么,只想自己的所书所写及引用被人尊重,引用报导内的是艾哈迈迪-内贾德,译名也不是错误,是不是所有外国的的元首都要用上台译、大陆和香港译法就不能登上大雅之堂?--Iflwlou 17:53 2006年5月13日 (UTC)

我从来没有删掉艾哈迈迪-内贾德过,只是附加阿玛迪尼贾而已,是利用‘艾哈迈迪-内贾德|阿玛迪尼贾’这样的方式,造成您的困扰,甚感抱歉。--Yyk 05:09 2006年5月14日 (UTC)

请各位使用繁简转换模板:zh-hk,zh-cn,zh-tw。--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42 2006年5月18日 (UTC)

刘晓波

新闻里出现的刘晓波,他的条目里说他被软禁在家,并且不能对外接受采访,还切断了通讯。这里怎么出现了他的言论,怎么得到的呢!——信陵使 22:20 2006年5月15日 (UTC)

没有不透风的墙。小萝卜头在国民党的监狱里还能互通消息呢。--farm (talk) 02:40 2006年5月18日 (UTC)

请看吴钊燮vs.刘晓波。--Yyk 12:41 2006年5月20日 (UTC)

仅仅批评中国是不够的

现在维基新闻动态已然成了关于中国的批斗会,只要是负面的就会及时的列出来。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作为台湾的维基人来讲,不要总说大陆的负面新闻。台湾的陈水扁弊案等等,还有立法院的杯葛都应该列出来啊。太偏向台湾了。不能自己是台湾人就不报道台湾的负面新闻。——信陵使 22:20 2006年5月18日 (UTC)

你如果找到有关于中国大陆的正面新闻,也可以放上去。--farm (talk) 02:41 2006年5月18日 (UTC)
这跟是否偏向台湾基本无关。--farm (talk) 02:42 2006年5月18日 (UTC)

我私底下猜测,这篇贴文是信陵使君对我老是贴中国‘负面’新闻有感而发的。正本溯源,这可能就要怪台湾一些“统派”的媒体---“联合报”、“中国时报”(即中时电子报)、“东森新闻报”等,因为它们都将“中国新闻”独立成“大陆新闻版”,所以读者要看中国新闻,很容易就找得到,不像其他偏向独派的“自由日报”(即自由电子报)及“台湾日报”,都是将中国新闻归类为国际新闻。在这些“大陆新闻版”所报导的中国新闻,往往正面的多,负面的少,这也是它们为何会被被归类为统派的原因。负面的少,当然就比较容易变成“目光焦点”,何况,‘要贴中国光明面的新闻,何劳我这位台湾人来贴这种经转手的二手新闻呢!’当然上面是说笑的啦!我连续三天贴出有关文革的新闻,如果一个民族将文革这类历史重大事件的反省都认为是“负面的”,那我认为这个民族还是没得救了!(因为以史为鉴,通常缺乏反省意识的民族,其历史灾难往往很容易再历史重演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就这样。)--Yyk 10:17 2006年5月18日 (UTC)

  • 既然您不需要转手大陆新闻,完全可以专做台湾新闻嘛。现在台湾的弊案这么多,为什么这两天在新闻动态上就没有见到呢?民进党内部的问题应该说说啊,还有现在又有人披露马英九也接受政治献金,完全可以转出来啊。你说到反省的民族,难道这些弊案不值得反省吗?当然我们都在探讨新闻源问题,很乐意倾听你的反馈。我也乐意看到您为了让大陆的民族反省而发的新闻。希望不要成为没得救的民族,最后还要被人看笑话。致意!——信陵使 22:20 2006年5月19日 (UTC)
  • 现今的中国媒体,基本上还是为政府服务的,为其喉舌,故从其内容看来,总会让百姓觉得国政正是一片大好形势,天下太平,所以造成百姓不知所谓负面新闻为何物,因此来到“维基”看到有属这方面的消息,总认为对方是心存不轨,故意丑化的。至于台湾媒体百家争鸣,此起彼落的负面新闻根本不是政府所能控制,何况中国媒体亦大量转载,除非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例如之前的拉法叶案),实不劳我在此赘言转贴。我想,假若等到中国的媒体能像现今的台湾媒体这般活跃自主,那有关中国的负面新闻哪还轮得到我来转贴呢!?!--Yyk 10:58 2006年5月20日 (UTC)
    • 中国大陆的媒体自己报的负面新闻也是很多的,贪污腐败全部正面报道。麻烦您先查证后再说话。至于有些未经完全证实的出自FLG的“新闻”,则是另一回事了。多谢您的辛苦和好意,中国的负面报道并不用您来转帖,我们自己会报。--涓生 21:49 2006年6月18日 (UTC)
  • “我们自己会报”?是你自己呢?还是在这里曾经出现过的哪一号人物?恐怕你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吧!其实在此处泛眼所见的,“无不是贵国一切歌舞升平,情势大好”的新闻呢!如果媒体报导负面新闻,只是单单局限在“贪污腐败”上,这是“不够不够”的。因为在媒体遭受严格管制的国度里,“贪污腐败”的新闻是经过上级所认可的,而且媒体也会体仰上意,这种揭发“贪污腐败”其实是在张扬自己“丰功伟迹”的一种典型“样板”罢了!你还是去想想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负面新闻”吧!--Yyk 21:46 2006年7月24日 (UTC)

中时电子报是什么?

世界十大媒体之一?挺扁亲日反华著名媒体?这里都快成了中时电子报的版面了。FlyingGirl

就是台湾的‘中国时报’之网络版,在台湾被归类为“统派”媒体。--Yyk 12:45 2006年5月19日 (UTC)
请Yyk注意,不要一直把某些媒体贴标签。--Theodoranian|虎儿 =^-^= 10:45 2006年5月20日 (UTC)
《中国时报》是台湾四大报纸之一,影响力较大。--Upshine 11:06 2006年5月20日 (UTC)
  • 媒体都有自己的立场,就连美国的媒体都一样,例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就各具不同的政治立场。‘中国时报’在台湾被归类为“统派”媒体,是独派人士中所公认的事实,又不是我在这儿说是,说不是所能改变的。--Yyk 11:10 2006年5月20日 (UTC)

什么桶派?当年斗得过独派的时候跟共党对骂,从来没说过想统,在岛内称老大,说别人冥进党;现在斗不过独派,就想投降共党卖国,还不好意思明说,就说自己是“统派”,不就是“饭桶派”吗?--ThirteenDays

嗨!您弄错对象了,“统派”是别人给的,不是‘中国时报’自己说的。--Yyk 02:43 2006年5月21日 (UTC)

统派是独派贴的标签,未必会被中时自己承认。准确的说应该是偏蓝的媒体,泛蓝是否统派是很有争议的,所以请不要随意贴“统”这个词语。这就象把台湾意识直接认为是台独意识一样,并不是每个泛绿人士都认同。--涓生 21:52 2006年6月18日 (UTC)

  • “泛绿”、“泛蓝”这两个名词也不过是最近5、6年(陈水扁上台后)才开始普遍采用的词汇呢,那在此之前呢?就是“非独即统”,你还是多多了解台湾的过往历史吧!至于现在所谓偏蓝的平面媒体,在很早很早以前,还是最坚持反共立场的呢!--Yyk 21:29 2006年7月24日 (UTC)

关于尼泊尔国王

如果国王“失去国家元首的象征地位”,等于是要废黜国王,尼泊尔的国会还没有走这么远,只是要剥夺国王的权力。--方洪渐 09:17 2006年5月20日 (UTC)

完全同意。--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1:15 2006年5月20日 (UTC)

到底什么回事???新闻动态!!!

凌晨上来一看,新闻动态已经乱成一团糟。天啊!正如User:Yyk说的:‘“新闻动态”版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独家新闻”版!’当然矣,我也不想新闻动态变成“台湾独家新闻”版。什么是具有世界性的新闻,我不敢断言,“世界性”之标准又是如何﹖看看日文维基的新闻动态,那里已经不是日文维基新闻动态,而是日本维基新闻动态,难道中文维基的新闻动态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新闻动态﹖个人呼吁,别搞些无谓的编辑战好不好,好好地坐下来讨论一下,再这样下去,只怕管理员找不到具有世界性的新闻上首页了。--Iflwlou 21:03 2006年5月24日 (UTC)

真是自我感觉良好,上网一来、二话不说就乱砍新闻,就只有你有判研力?就你懂什么是世界的?--步坦协同|♪♫ 21:09 2006年5月24日 (UTC)

我不是乱砍新闻,而是因循维基之中立,将词意中立化,这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动态,请不要将不关具有世界性的新闻搬上,也请阁下不要删去别人的新闻来源。--Iflwlou 21:22 2006年5月24日 (UTC)

to Wikijoiner :

上次“不可能的任务3”您根据我的贴文,删除之前其他人错误报导的贴文。由于我懒得再理那人,所以正想看您对有关5月22日新闻动态里下条新闻如何处理呢!

我曾修正过,并加注‘新华网专门转贴台湾媒体的“伪新闻”? ’(注:台湾媒体补风追影的报导。),‘新华网你好神喔!你将未来的历史“篡改”为过去的历史。 ’(注:24日才被约谈。)但还是被改回来。--Yyk 04:12 2006年5月25日 (UTC)

已移动到24日,并删除关于日本的内容。--Wikijoiner 06:29 2006年5月25日 (UTC)

to Wikijoiner :

那“罄竹难书”事件到底以哪一个人的发言作为登录的“时间点”呢?--Yyk 07:42 2006年5月25日 (UTC)

如果像现在那样,一条新闻中多件事放在一起,应该放在最后发生的事件对应的日期,这样才不会有超前出现。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分拆事件到各自发生的日期。--Wikijoiner 08:01 2006年5月25日 (UTC)

to Wikijoiner :

24日这条新闻都跟他说有“更正来源版”,还照贴不误呢!?!

你说该怎么办???--Yyk 10:37 2006年5月25日 (UTC)

我记得几个月前,Yyk你连续不断的大幅度删除和修改别人所贴新闻的时候,很多人也问同样的问题:“Yyk正在……你说该怎么办?”如果你允许的话,我想提议:兼收并蓄,和平宽容,共同建设,互不删除。不知道Yyk你有没有这样的心胸?--步坦协同|♪♫ 10:54 2006年5月25日 (UTC)

to 步坦协同 :

那维基里的“苏家屯事件”也是法轮功造的谣吗?--Yyk 16:44 2006年5月25日 (UTC)

这些算是具有世界性的新闻吗?个人提议,另开两岸新闻动态,大家是否赞成?--Iflwlou 17:04 2006年5月25日 (UTC)

这些算是具有世界性的新闻吗?去问贴文者‘步坦协同’。昨天贴了被比喻“六四”重现的汕尾事件,翻翻日历看看,六四的确近了,同时让我感觉到利用步兵及坦克杀害广场学生的幽灵似乎也出现了!!!--Yyk 02:48 2006年5月26日 (UTC)

Yyk不是意淫狂的缩写吧?呵呵,连我在维基的账号你都可以拿来意淫一番。--步坦协同|♪♫ 09:04 2006年5月26日 (UTC)

to 步坦协同 :

请参考下文:‘从大陆看台式民主’要看要快喔,因为“联合新闻网”不是永久网页。另加3篇文章:1.明报的评论,2.台湾抓驸马,大陆看到民主光,3.总统女婿教育中国人。另:“苏家屯事件”怎么未见回应呢?!?--Yyk 04:47 2006年5月27日 (UTC)--Yyk 05:48 2006年5月29日 (UTC)

to 孙大圣先生:

请问下面这则新闻可以贴到“新闻动态”里吗?还是要等你向上级请示完后再给我答案? “天安门母亲”要求真相与平反--Yyk 17:21 2006年5月30日 (UTC)。 又先前你砍掉邱毅被取消在北大演讲的新闻,也是受上级指示吗?从下面这篇报导来看,我的猜测应该没有错。北大为何取消台湾立委邱毅演讲?--Yyk 14:09 2006年6月3日 (UTC)

要求从新闻动态中分出两岸新闻动态

要求从新闻动态中分出两岸新闻动态,情况太惨不忍睹,好像谁人勤于编辑才是王道。中立性没有了,大家各持已见,互不相让,希望大家投票,是否支持另开两岸新闻动态,使新闻动态回归中立和世界性。--Iflwlou 18:12 2006年5月25日 (UTC)

  • (+)支持--Iflwlou 18:14 2006年5月25日 (UTC)
我也认为现在“新闻动态”充斥太多两岸新闻,但是如果新开“两岸新闻动态”进行分流,必须先要为其指定一个初始的编辑规则,比如哪些内容不能在“新闻动态”出现,而应提交到“两岸新闻动态”。所以我认为应该先讨论出这个初始编辑规则的草案来,再进行投票。当然,如果Iflwlou愿意,也可以拿出一份草案来直接供大家投票。--Wikijoiner 04:11 2006年5月26日 (UTC)
  • (-)反对信陵使 10:23 2006年5月27日 {UTC}
我觉得现下最关键的是要对新闻动态的方针进行重新审核,对那些只关乎两岸的地方性新闻就不要再过多的报道了。新闻这里不是大陆和台湾的面板,而是包括世界在内的新闻面板。对那些过多报道大陆或台湾的地方性新闻应重新审核,不符方针宗旨,一律删除。这才是办法。如果再设立“两岸新闻动态”,那就会再爆发编辑战,也浪费时间。—信陵使 10:23 2006年5月27日 {UTC}
  • (-)反对--Yyk 那 只 会治丝愈棼而已,看那位兴趣冲冲的人着眼点好像是在经济方面的新闻,我倒觉得可以像台湾现有的“经济日报”或“工商时报”一样,成立另一个“新闻动态经济版”,究竟那种具有较专门知识的新闻,的确不适合在本版出现。--Yyk 02:51 2006年5月27日 (UTC)
  • (-)反对---- >>φ(◎◎へ)Talk 20:46 2006年7月10日 (UTC)

不如新闻动态又来个删除投票

大家对有问题的条目可以来删除投票,有问题的新闻就不行,若果强行删除的话可能引起编辑战,个人提议,有问题的新闻可以附上删除投票模版,一来可以以大众评议,二来可以避免编辑战,大家认为如何?--Iflwlou 12:39 2006年5月31日 (UTC)


如果要投票,也不能和条目删除投票放在一起,这样会弄混。--Wikijoiner 13:34 2006年5月31日 (UTC)

好想弄个简化的模版,但不知怎样弄,也想弄个新闻删除投票,但未得大众维基人同意的话,也枉费心机。所以我想知道大家同意与否。--Iflwlou 18:02 2006年6月1日 (UTC)

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你们的“历史”?你们的“人权记录”?还有“台湾新闻”(属于正面的)?如果没那么害怕,就不必“赶尽杀绝”吧!--Yyk 03:13 2006年6月1日 (UTC)


关于新闻

我觉得新闻只要表述中立(只摆事实,不表达观点),不要太介意来源,如果台湾新闻多也没有关系,大家可以继续补充大陆的新闻。需要删除的只是虚假的新闻,也就是并没有人(包括记者)真正看到而是猜想的报道。如果认为哪家的新闻太多,你可以补充另一家的。不过能上首页的恐怕只能是非常重要的世界关注的新闻。新闻动态不怕多,越多首页越有选择的余地。--方洪渐 03:45 2006年6月1日 (UTC)

都已经6月份了,孙大圣还屡屡执行“坚壁清野”政策,将5月份的台湾新闻完全删除,这是维基政策所允许的事吗?--Yyk 04:11 2006年6月3日 (UTC)

建议是否删除新闻动态?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新闻动态本是为促进维基百科各种条目的撰写而存在(新闻中的百科全书),但是长久以来,中文维基的新闻动态却常常是争议的起源、编辑战的摇篮,如今更是聚集了一些在编辑态度上颇为偏激的用户,国际大事不复存在,许多新闻背后的意识型态令人不忍卒睹,有些人物一再重复出现,失去了在新闻中写百科的意义。在过去,中文维基新闻并没成立,但现在状况已有所不同。我们是否要保留目前这个新闻动态?还是把新闻的工作交给中文维基新闻?--Theodoranian|虎儿 =^-^= 16:33 2006年5月25日 (UTC)

我有两个疑问:
  1. 除了那些刚出现的语言版本,有没有任何语言的维基百科是没有新闻动态的?
  2. 这个决定会否影响到其子计划的存在,如香港新闻动态?这些子计划毕竟没有如新闻动态一样出现大问题。
-- Kevinhksouth (Talk) 17:40 2006年5月25日 (UTC)

要求从新闻动态中分出两岸新闻动态,情况太惨不忍睹,好像谁人勤于编辑才是王道。--Iflwlou 18:05 2006年5月25日 (UTC)

如果主要的维基如英法德日俄等都有新闻动态,中文照理也没理由把它取消。正如人体器官缺一不可,维基百科的新闻动态也是维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维基新闻在理念上有点分别。请考虑。--Toblerone 18:22 2006年5月25日 (UTC)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所以我觉得在百科里面保留简短的新闻动态是必要的。若干年后,我们可以查到历史上的某天发生了什么事,就象现在我们去查“历史上的今天”一样。--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23:29 2006年5月25日 (UTC)
是没错,没有理由把它取消。但是如各位所见,现在的新闻动态要如何管理?如果发生编辑战的时候(就我所见就有人反复去回退他人加上的东西),要怎么处理?如果它是百科的一部分,那要怎么维持它的中立性?要怎么才能不会沦为政见发表台?哪些新闻要收录?有哪几位常贡献的、有公信力的用户,在关注新闻动态的发展?还是任它聚集了一些偏激用户,在那边骂战?删除它是个削足适履的提议,但看了连日来的新闻动态,却会觉得好像这么做会比较好。--Theodoranian|虎儿 =^-^= 00:36 2006年5月26日 (UTC)

新闻动态的定位是什么?是不是百科条目?在该页最顶有一些说明,我个人认为是为百科条目服务的,起一个背景资料的作用。那么,第一,不必追求时效性,晚几天总结当日的重大事件也不迟;第二,该条目不必只从月初进行,完全可以象删除投票一亲,自动展示30天内的消息,这样便于月尾能够得到多方观点以保持中立;第三,是否非得在首页展示最新动态?也就是说{{Itn}}如何管理?这个展示容易吸引争夺话语权的用户。

对于三,我的意见是放弃它,其它语言百科的做法只能参照,不能为依据。不放弃得面临时效和中立的对抗。

顺便离题一说:很多条目一写到日期,就随手加上内部连接,甚至还有人专门去补这样的连接,也不管该日期连接中的事件是否与本条目有无关系,个人觉得这是对内部连接的过度使用。— fdcn  talk  2006年05月26日01:14 (UTC+8 09:14)

不只新闻动态不中立,首页“历史上的今天”也有类似的问题,比方前几天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我认为大家对于近现代的新闻要多慎重,当然,这里面包含新闻动态。如果这问题不能解决,我附和提案人的建议。--winertai 01:57 2006年5月26日 (UTC)

“新闻动态”的问题不是出在它的存在本身,而是它的规则制定不够好,可判断性和可执行性不够。--Wikijoiner 04:51 2006年5月26日 (UTC)

我为我这一两天的编辑态度致歉,今早已全面作补救,让版面恢复正常一点,但可能还不尽完善,会再检讨,并继续努力,就这样,也欢迎各位提出建议给我,谢谢。--Yyk 05:18 2006年5月26日 (UTC)

维基新闻也许有些问题,但主要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繁荣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引导和疏理就行了,如果见不得世界经济两大发动机之一的大陆经济发展类的新闻,仅仅乐见大陆民权类的负面消息,那也就缺乏一个维基人应有的心胸,删除“新闻动态”更是一个鸵鸟举动。--步坦协同|♪♫ 09:10 2006年5月26日 (UTC)

光是上面这位仁兄以祖国为荣及令人不适的发言,就知道中文维基的危机不在于封锁与否或人数多寡,而是没有跟上维基脚步的思想自由。请注意,这里是中文维基不是中国维基。-winertai 18:17 2006年5月26日 (UTC)

  • 我倒觉得可以像台湾现有的“经济日报”或“工商时报”一样,成立另一个“新闻动态经济版”,究竟那种较具有经济专门知识的新闻,的确不适合在“新闻动态”出现。--Yyk 04:59 2006年5月27日 (UTC)--
  • (×)删除--encyclopedist (对话页) 17:04 2006年5月29日 (UTC)
所有新闻都是有政治立场的,从发布的新闻社就带有偏见,这也是我当初反对成立中文维基新闻的理由。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取消新闻动态的理由,即使不搞新闻动态,条目中也不会没有编辑战。问题是新闻动态应该严格遵守规则,任何人也没有理由删除和篡改别人放上的,有来源的,基本和源头发布一致的新闻。不管是来自哪一方。新闻和条目不一样,条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任意改变编辑,新闻只要和来源一致,不应该任意改变,那怕不符合自己的意志。偏见是来源新闻社带有的,如果认为不对可以再找另一方对同一事件的新闻补充进来。前面我已经发表过意见,不应该埋怨那一方的新闻太多。新闻动态有一个好处,可以让大家多了解各方新闻的观点,例如大陆可以知道台湾是如何报道的,台湾也可以知道大陆的新闻社是如何评价的,只要互相别各自戴有色眼睛,互相埋怨,如果认为台湾的新闻太多,你自己也可以多编辑大陆的。主要是新闻中别搀加自己的意见,可以借用新闻社的报道表达自己的观点,总比在条目中直接打编辑战好。上面提到的历史上的今天的例子也不对,虽然台湾不承认“解放”这个词,但当天确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定《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日子,就只能“名从主人”,如果说当天是“解放军进驻西藏”,也不符合事实,因为当天还没有进驻。这个例子就是说,谁也不要看对方的新闻不顺眼,只要符合新闻社原话,对新闻社的偏见不满不要放到编辑者身上,虽然编辑者肯定是和新闻社的偏见一致的。--方洪渐 01:53 2006年6月17日 (UTC)

我认为新闻动态完全是争议的摇篮,由于政治性因此不可能维持中立。或者说,现在阶段并没有找到任何可靠的方式来维持中立性,最多是一条正面,一条负面的来平衡。我认为应该暂时避免政治新闻的报道,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button_sig.png 带有时间的签名多报道经济、民生和历史等。在一个合适的规章制度出台以后,再开始报道政治新闻。--涓生 22:00 2006年6月18日 (UTC)

Wikipedia:中立的观点说“维基百科的中立观点(Neutral point of view, NPOV)政策指的,是我们应该要把争论中各方面的声音都公平地表达出来,而不是在文章中指出或暗示任何一方的观点是正确的。”所以维持中立的方法就是在某一新闻只表述一个立场时,找到其它来源提供的其它立场。--Wikijoiner 03:49 2006年6月19日 (UTC)

7/7新闻的重要性

明明只是大陆,而且是地区性新闻,怎么样上到这里来?--Whhalbert 09:36 2006年7月8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