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型蒸汽机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铁路KD型蒸汽机车,泛指轴式2-8-0形式(Consolidation型,又称“巩固型”、“团结型”)之蒸汽机车,依其前身不同可区分为几种车款。

形式名称变迁[编辑]

中华民国交通部于1947年依照华氏轮式,制订以注音符号为蒸汽机车命名规则,但因局势并未全国统一适用此一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道部于1951年参酌交通部命名规则,以注音符号为蒸汽机车命名。其中2-8-0轴式机车定名为“ㄙㄌ型”(SL型),名称取自其轮式的美式通称“Consolidation”或满铁命名方式“ソリ型”(Soli)。1959年改用汉语拼音命名,由于“ㄆㄒ型”蒸汽机车改名为“胜利型”,使用“SL”之汉语拼音,故“ㄙㄌ型”统一改为“KD型”,并沿用至今。

KD型之车号范围[编辑]

车号范围 车型 前身车型 实际车号 备注
71~110 KD2型
201~460 KD5型、KD55型 日本国铁9600型 201~451(?) 战时征用日本国铁车辆
461~500 KD6型 USATC S160 461~500 UNRRA无偿援助

487号由调兵山铁路博物馆收藏[1]

501~ KD7型 MCCS 501~660 UNRRA无偿援助
761~790 KD9型
791~810 KD10型 PRR-H6sb 南满州铁道购入之中古车
811~830 KD11型 南满州铁道ソリニ
831~850 KD12型
851~860 KD13型

[2]

KD3型[编辑]

概要[编辑]

KD3型的前身为南满州铁道Solisa(ソリサ)型 [3] 1910年至1911年由英国Beyer Peacock制造40辆之饱和式蒸汽机车,原先编为H3型(车号1068~1107),1920年改称为Solisa(ソリサ)(车号1068~1107)。Solisa(ソリサ)型蒸汽机车为南满州铁道为了募集英镑公司债,与Tehosa(テホサ)型共同向英国订制的蒸汽机车。最初使用于满铁本线,于M型(ミカイ)、P型(デカ)型开始使用后,改为行使安奉铁路牵引货物列车或混合列车。1920年至1926年进行过热式改造。于九一八事变时,牵引军用列车进入其他铁路。其中有4辆机车,为了能够行使于北满铁路(中东铁路)加装特殊外轮修改轨距为1,524mm,约一年左右又恢复原状。之后由于考量将来可能对苏联发动军事行动而将该项设备保留。1933年至1935年间让渡给满州国铁线13辆营业用,新线建设用20辆,称为Soliku(ソリク)[3]。1938年旧Solisa(ソリサ)与旧Solishi(ソリシ)统一形号为Solisa(ソリサ),车号编为1~7(社线)、501~533(国线) [4]

性能诸元[编辑]

制造时 过热式改造
车轴配置 2-8-0(1D)
动轮直径 1,372mm 1,370mm
汽缸(直径x行程) 546 mm x 711 mm 572 mm x 711 mm
锅炉压力 12.65kg/cm² 12.7kg/cm²
炉床面积 4.46 m²
运转整备重量(机车) 79.86t 84.41t
动轮上重量 71.50t 76.80t

KD5型及KD55型[编辑]

概要[编辑]

中国铁道博物馆之KD5-373号蒸汽机车
中国铁道博物馆之KD55-579号蒸汽机车
日本国铁9600型形式图(9618以后)

KD5型之前身为日本国铁9600型蒸汽机车,于1913年至1926年间,由川崎造船(686辆)、汽车制造(69辆)及日本国铁小仓工厂(15辆)共制造770辆。此外,日本外地(殖民地)之桦太(库页岛) [5] 、台湾 [6] ,以及日本本土之私铁,亦有订购同型或类似车辆使用。

9600型蒸汽机车原始设计之轨距为1067mm(日本普通铁路使用之轨距),但相当容易修改为标准轨距。于朝仓希一日语朝倉希一(当时铁道院车辆局长)及岛秀雄日语島秀雄二人之自传中,明确否定在9600型于设计当时,曾经考量将来将机车改为标准轨距之说法(日本当时曾有规划将国内铁路轨距修改为标准轨距日语日本の改軌論争)。此二人之自传提到,在满州事变(九一八事变)接受秘密指令,将轴箱及弹簧移至车架外侧时,意外发现无须修改车架修改轨距之方式。于中日战争开战后,便以此种方式大量将9600型修改轨距为标准轨距。但蒸汽机车研究者臼井茂信则主张,9600型之设计者太田吉松为“广轨改筑论”的支持者,故于设计9600型加入之“隐藏设计”。由于9600型易于修改轨距,故于抗日战争时,有大量的9600型蒸汽机车修改为标准轨距,送往中国使用。

关于日本本土9600型及台湾的DT580型蒸汽机车:

中国的9600型蒸汽机车[编辑]

华北、华中[编辑]

送往中国之9600型蒸汽机车。
车号为“79632”(杭州 - 上海、1938年4月17日)

9600型蒸汽机车由于轴重较轻可使用于路线标准较差之路线,且设计上易于改造为标准轨距,因此于1937年中日战争开战后,依日本陆军之要求,于日本铁道省工厂修改为标准轨距送往中国大陆。改造期间由1938年2月至1939年4月分6次进行,总共改造251辆送往中国大陆,占日本铁道省所有9600型蒸汽机车数量之1/3弱。由于铁道省将大量的9600型蒸汽机车送往中国大陆,造成支线用煤水车型蒸汽机车不足,故大量制造C58型蒸汽机车日语国鉄C58形蒸気機関車补充。

送往中国之251辆9600型蒸汽机车,其中150辆华北交通接收编为Soliho(ソリホ)型(车号:1501~),其余由华中铁道接收编为Soliro(ソリロ)型。华中铁道接受之9600型于战后有80辆由中华民国政府接收使用,10辆出借予华北交通,其余推定使用于日本陆军管理之路线。

海南岛[编辑]

另外日本铁道省于1941年有4辆9600型蒸汽机车废车(车号:9620、9622、9639、9659),推定送往当时日本占领之海南岛使用。由于当时日本兴建之海南岛铁路采用与日本本土相同之轨距(1067mm),日本送往海南岛之铁路机车无庸修改轨距即可使用(至1958年始修改为标准轨距)。

战后使用[编辑]

1950年9600型蒸汽机车统一改为“ㄙㄌ5型”,1959年改称为KD5型。此型机车由于牵引力较小,主要用于调车及短程运输用。上海-吴淞间之市郊列车,自1952年起至1963年停驶时止,由KD5型蒸汽机车牵引。1953年成为沪宁、沪杭地区调车、小运转之主型机车[7]

部分KD5型蒸汽机车再度修改轨距为1000mm,并改称为KD55型,运用于窄轨之昆河铁路,一直运用至1980年代柴油化后,始遭停用废弃。

送往中国之次序、车号[编辑]

华北、华中供出次序[编辑]
  • 第1次 - 1938年2月 - 100辆
  • 第2次 - 1938年3月 - 2辆
  • 第3次 - 1938年5月 - 43辆
  • 第4次 - 1938年8月 - 35辆
  • 第5次 - 1938年9月 - 40辆
  • 第6次 - 1939年4月 - 31辆
华北、华中供出车号[编辑]
制造年度 车号 数量 制造厂 备注
1913 9600、9601、9602、9603、9604
9605、9609、9611
8 川崎造船
1914 9618、9623、9635、9650、9651
9652、9653、9655、9656
9 川崎造船
1915 9664、9668、9669、9671、9672
9673、9674、9675、9676、9679
9683
11 川崎造船
1916 9689、9690、9692 3 川崎造船
1917 19618、19621、19623、19624、19625
19628、19631、19632、19635、19637
19639、19641、19642、19643、19644
19646、19657、19658
18 川崎造船
1917 29640 1 小仓工厂
1918 19677、19679、19681、19682
29616、29624、29632、29637、29653
29658、29662、29663、29664、29665
29666、29667、29671、29672、29673
19 川崎造船
1918 19685、19689、19693、19694、19698
19699
29606、29610
8 汽车制造
1918 29644、29646、29647、29648、29649
29650
6 小仓工厂
1919 29677、29678、29679、29684、29686
29693
39603、39604、39606、39607、39608
39609、39610、39611、39643、39644
39645、39646、39648、39649、39650
39651、39652、39657、39660、39665
39666、39675、39678、39684、39691
39693、39698
33 川崎造船
1919 39613、39614、39622、39623 4 汽车制造
1920 49609、49611、49614、49623、49624
49625、49628、49629、49630、49633
49646、49647、49661、49667、49668
15 川崎造船
1921 49677、49680、49682、49683、49684
49689、49697
59605、59606、59608、59620、59621
59622、59623、59624、59625、59628
59629、59631、59633、59637、59638
59639、59640、59641、59642、59643
59644、59645、49646、59649、59651
59662、59664
34 川崎造船
1922 59665、59666、59667、59668、59671
59673、59675、59676、59678、59682
59685、59686、59687、59697、59698
59699
69604、69606、69609、69611、69612
69617、69631、69639、69641、69643
69645、69647、69651、69654、69655
69662
32 川崎造船
1923 69666、69668、69669、69671、69672
69674、69675、69676、69679、69680
79681、69682、69688、69691、69695
69696、69697、69698
79603、79612、79614、79621、79624
79623、79625、79626、79627、79628
79629、79630、79631、79632
32 川崎造船
1923 79638、79640、79641、79644、79645
79646、79647、79648、79649、79650
79651、79654、79656
13 汽车制造
1924 79634、79637 2 川崎造船
1925 79660、79662、79663 3 川崎造船

供出华北、华中共251辆(川崎造船219辆、汽车制造25辆、小仓工厂7辆)

性能诸元[编辑]

  • 车轴配置:2-8-0(1D)
  • 饱和过热别:过热式
  • 动轮直径:1,250mm
  • 汽缸(直径x行程):510 mm x 610mm
  • 锅炉使用压力:12.7kg/cm²
  • 火床面积:2.32m²
  • 全传热面积:153.6m²
  • 烟管长:4039 mm
  • 总重(机车及煤水车):94.32t
    • 机车:59.82t
    • 煤水车:34.5t(6-13型)
      • 煤:6t
      • 水:13 m³
  • 全长:16,551mm
  • 功率:870 PS
  • 汽缸牵引力:13,925 kg

保存车辆[编辑]

中国铁道博物馆

  • KD5-373
  • KD55-579

云南铁路博物馆

  • KD55-583


参见[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KD6型[编辑]

概要[编辑]

KD6-463出售至英国后车号改回美军编号5197
行使中的No.5197(KD6-463)


KD6型前身为美国陆军美国陆军运输部S160型蒸汽机车型蒸汽机车(USATC S160 Class),于1942年至1946年间由ALCO(755辆)、Baldwin(712辆)及Lima(653辆)制造2120辆。此型机车为二次大战期间设计作为欧洲战场之重型货运使用,于战后广泛的使用在欧洲、亚洲、南美洲、非洲等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40辆给中国[8],后编为KD6型。中国的KD6型进行许多性能改造,例如配合较大的净空(车辆界限),改装大型驾驶室及新式烟囱。部分KD6型进行更多的更动,例如换装类似于建设型蒸汽机车之烟囱并加装排烟器等[9]

性能诸元[编辑]

  • 车轴配置:2-8-0(1D)
  • 饱和过热别:过热式
  • 动轮直径:1,448mm
  • 汽缸(直径x行程):483 mm x 660mm
  • 锅炉使用压力:15.8kg/cm²(1.55 MPa)
  • 火床面积:3.80m²
  • 全传热面积:209.3m²
  • 总重(机车及煤水车):125.4t
    • 机车:73.0t
    • 煤水车:52.4t
      • 煤:10t
      • 水:20.5t
  • 动轮上重量(黏着重量):63.5t
  • 牵引力:14,290 kg (140.1 kN)
  • 车速:80km/h
  • 全长:18,590mm

保存车辆[编辑]

调兵山蒸汽机车博物馆

  • KD6-487(动态保存)[10]

Churnet Valley Railway英语Churnet Valley Railway

  • KD6-463(USATC No 5197)

参见[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

USATC S160蒸汽机车(英文)英语USATC S160 Class

外部链接[编辑]

KD7型[编辑]

概要[编辑]

保存于中国铁路博物馆之KD7-534蒸汽机车
保存于上海铁路博物馆之KD7-641蒸汽机车
KD7-534蒸汽机车说明牌

KD7蒸汽机车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于二次大战结束后,作为协助中国战后重建所援助之蒸汽机车 [8],于1946年至1947年间由美国ALCO、Baldwin及Lima制造160辆,与比利时国铁(SNCB/NMBS)29型(class 29)蒸汽机车形式相同。最初称为MCCS型 [11] ,1950年改为ㄙㄌ7型(SL7),1959年改称为KD7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中美意识型态对立,此批蒸汽机车成为中国最后引进的美国制蒸汽机车。

KD7型主要配置于上海、广州铁路局做为干线货运用蒸汽机车 [12], 于较大型之蒸汽机车(例如FD型)开始运用后退居次要地位。1970年代末期改为调度及小运转使用,至1980年代逐步由建设型蒸汽机车取代。上海铁路局于1988年年调配建设型蒸汽机车34辆,取代KD7型蒸汽机车作为调度及小运转使用,至此KD7型蒸汽机车全部退出营运。KD7型性能虽然相当优越,但在退出国铁营运后,并未转卖至企业继续使用[13] [14]

KD7型是相当现代化的蒸汽机车而受到相当重视,其许多设计及附属部件作为中国改造或新设计蒸汽机车之标准[13] 。KD7型并曾进行多次性能改造。1954年将机车零部件英制尺寸,进行公制转换。1957年在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中,改造汽阀、汽缸涨圈、大轴润滑系统、加煤机、汽缸排水阀进行技术改造,并加装推煤机、锅炉放水阀等装备[15]

性能诸元[编辑]

  • 车轮配置:2-8-0(1D)
  • 动轮直径:1520mm
  • 汽缸(缸径×行程):560mm×710mm
  • 锅炉使用压力:15.8kg/cm²
  • 炉箆面积:4.10m²
  • 全传热面积:256.93m²
  • 牵引力:23,200kg
  • 车速:90km/h
  • 总重:140.0吨
  • 动轮上重量:78.24吨
    • 平均轴重:19.55吨
  • 全长:20,370mm

保存车辆[编辑]

中国铁道博物馆

  • KD7-534

上海铁路博物馆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 KD7-587

大同蒸汽机车陈列馆

  • KD7-513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KD10型[编辑]

概要[编辑]

KD10型蒸汽机车,前身为美国宾夕法尼亚铁路H6sb型蒸汽机车,最初为1905年至1913年由美国ALCO、Baldwin及宾夕法尼亚铁路Altoona工厂制造H6b型蒸汽机车,1920年代进行过热化改造后,改称为H6sb型[17]

南满州铁道于1938年至1939年间,从美国购买1905年至1907年由Baldwin及宾夕法尼亚铁路Altoona工厂制造之H6sb型中古机车30辆,编入Solisa型(ソリサ) [3] [4] ,通称为“ペンソリ”(意指宾夕法尼亚铁路的Consoliation型)。车号编为ソリサ8-22(社线)、547-561(国线)。

此批机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为KD10型。

性能诸元[编辑]

  • 车轴配置:2-8-0(1D)
  • 饱和过热别:过热式
  • 动轮直径:1,422 mm
  • 汽缸(直径x行程):580mm x 710mm
  • 锅炉使用压力:13.7kg/cm²(或14.4kg/cm²)
  • 火床面积:4.55m²
  • 全传热面积:m²
  • 总重(机车及煤水车):155.9t
    • 机车:92.9t
    • 煤水车:63t
  • 动轮上重量(黏着重量):82.6t
  • 全长:20,090 mm
  • 牵引力:19,900 kg (195.01 kN)

参见[编辑]

KD11型[编辑]

概要[编辑]

KD11型的前身为南满州铁道Solini(ソリニ)型[3],为1907年由美国Baldwin公司制造之20辆饱和式蒸汽机车。原先称为H2型(车号1048~1067),1920年改称为Solini(ソリニ)型(车号不变),1938年仍称为Solini(ソリニ)型,但车号改为ソリニ1~20。

此型机车为南满州铁道修改轨距为标准轨后 [18] ,最早订购的一批蒸汽机车。最初使用于满铁本线,于M型(ミカイ)、P型(デカ)型开始使用后,改为行使安奉铁路牵引货物列车或混合列车。1927年进行过热式改造,同时将汽缸直径扩大(533mm → 560mm),并将汽门修改为华氏汽门。1927年有五辆出借给四洮铁路,1935年至1936年间使用于北鲜铁路

二次大战结束时,尚有18辆Solini(ソリニ)型分布于奉天(15辆)、哈尔滨铁路局(1辆),另有2辆出借其他铁道。

性能诸元[编辑]

制造时 过热式改造
车轴配置 2-8-0(1D)
动轮直径 1,372mm 1,370mm
汽缸(直径x行程) 533 mm x 711 mm 560 mm x 711 mm
锅炉压力 12.7kg/cm²
炉床面积 4.36 m²
运转整备重量(机车) 78.23t
动轮上重量 68.58t

KD51型[编辑]

概要[编辑]

KD51型之前身为日本国铁9050型蒸汽机车。9050型蒸汽机车原为北海道炭矿铁道向美国ALCO公司Pittsburgh工厂订制之26辆机车。 由于北海道炭矿铁道于1906年10月1日国有化,故于1907年交货时,直接编入官设铁道。1907年由于编号规则尚未统一,故先沿用北海道炭矿铁道原订编号100~125,于1909年始正式编为9050型,昵称为“新コン”(意指新型的Consolidation) [19]

1937年中日战争开战后,依日本陆军要求,全部26辆9050型蒸汽机车于1937年12月至1938年11月间,于日本铁道省苗穗、钏路、土崎、郡山、长野等工厂将轨距由1067mm修改为1000mm后送往中国,用于华北交通正太铁路,编为SoliA( ソリA)型。

性能诸元[编辑]

  • 车轴配置:2-8-0(1D)
  • 饱和过热别:饱和式
  • 动轮直径:mm
  • 汽缸(直径x行程):406 mm x 508mm
  • 锅炉使用压力:11.3kg/cm²
  • 火床面积:1.57m²
  • 全传热面积:99.0m²
  • 烟管长:3505 mm
  • 总重(机车及煤水车):63.62t
    • 机车:42.50t
      • 动轮上重量(黏着重量):37.65t
      • 最大轴重:11.23t
    • 煤水车:21.12t
      • 煤:1.99t
      • 水:7.63 m³
  • 全长:14,395mm
  • 功率: PS
  • 牵引力:

参见[编辑]

日本国铁9050型蒸汽机车(日文)

日本国铁9050型蒸汽机车

备注[编辑]

  1. ^ 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变身影视剧外景地. 调兵山市人民政府. 2019-11-22 [2020-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4). 
  2. ^ 存档副本. [2012-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9). 
  3. ^ 3.0 3.1 3.2 3.3 依南满州铁道机车规则,ソリ(发音为Soli)系指Consoliation型(车轴配置2-8-0)之蒸汽机车,之后再以イ(i)、ニ(ni)、サ(sa)、シ(si)、コ(ko)、ロ(ro)、ナ(na)、ハ(ha)、ク(ku)依序代表1~9号。因此Solii(ソリイ)为Consoliation型机车第1型,之后以此类推。参见。
  4. ^ 4.0 4.1 南满州铁道Solisa(ソリサ)型蒸汽机车共有83辆,可再细分为三种车型:
    • 旧ソリサ型(H3型):1910年至1911年向英国Beyer Peacock公司订制40辆饱和式蒸汽机车,1920年至1926年进行过热化改造。战后编为KD3型
    • 旧ソリシ型(H4型):1914年至1920年由沙河口工厂制造13辆过热式蒸汽机车。
    • ペンソリ:1938年向宾细法尼亚铁路购买30辆H6sb型中古机车。战后编为KD10型
    于二次大战结束时,以上三型机车共83辆中,有64辆分布于大连埠头局(1辆)、奉天(3辆)、锦州(2辆)、吉林(9辆)、牡丹江(23辆)、齐齐哈尔(7辆)等铁路局,另有出借建设事务所(3辆)、其他铁道(15辆),以及其他用途1辆。战后分别编为KD3(旧ソリサ型)、KD10(ペンソリ)等车型。
  5. ^ 桦太(库页岛)的9600型蒸汽机车可分为以下三种: 桦太铁道于1928年至1936年向汽车制造订购9辆9600型准同型车。与9600型差异在于锅炉容量较少、二轴煤水车(9600型使用3轴煤水车)、密闭式驾驶室、原装除烟板、连结器位置较低。此批机车于1941年随桦太铁道为桦太厅铁道收购,1943年桦太厅铁道编入国有铁道后,编入9600型(79680-79688)。 桦太厅铁道于1936年至1940年向川崎车辆、日立制作所订购5辆9600型同型车,与本土的9600型差异在于采用密闭式驾驶室、连结器位置较低。1943年桦太厅铁道编入国有铁道,此批机车编入9600型(79670-79674)
    此外,1944年为增强输送力,亦由日本本土移拨6辆9600型至桦太铁道局(29619、29655、59660、59677、69626、69687)。以上蒸汽机车于二次大战结束后均为苏联所接收。
  6. ^ 台湾总督府铁道部于1923年至1939年,向川崎造船、汽车制造、日立制作所、日本车辆、三菱造船订购9600型同型机39辆,编为800型(车号801-838),1937年形式改为D98型(车号不变),战后改为DT580型(DT581-619)。DT609保存于高雄连池潭。
    另外台湾总督府铁道部于1919年,原欲向日本订购9600型同型机,但因日本的机车制造厂因应日本本土大量订单无暇制造,故转向美国按9600型的规格ALCO订制600型共14辆(600-613),1937年改为D96型(车号不变),战后改为DT560。目前DT561保存于苗栗铁道文物展示馆
  7. ^ 上海地方志 上海鐵路志 運輸生產 機務 機車運用.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9). 
  8. ^ 8.0 8.1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移交之机车,有KD6(原USATC S160型英语USATC S160 Class)、KD7、JF10原USATC S200型英语USATC S200 Class)等。
  9. ^ Railography : Chinese Steam Profiles KD6 Class 2-8-0. [2012-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9). 
  10. ^ 蒸汽机车简介 KD6-487 (archive) KD6-487号机车,曾在郑州、柳州、韶关等地服务,后转入工矿企业使用,于1996年自内蒙古平庄矿物局停用,2004年7月至调兵山铁煤集团服务,目前尚可运转,并曾多次参与例如“建国大业”、“闯关东2”等电影、电视剧拍摄。
  11. ^ MCCS:MC为交通部简称(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CS为当时形式代号(Consolidation)。
  12. ^ KD7型蒸汽机车于各次增产运动中,创下以下纪录:
    • 超轴运动:1952年5月12日,上海机务段机车KD7-660顾章庚机班,在上海(麦根路)—杭州(南星桥)间牵引4114吨,超轴2114吨,超过牵引定数1倍以上,推动了群众性超轴运动的发展。
    • 五百日车公里运动:上海机务段KD7-620机车袁自文包车组于1952年3月29~30日,24小时内在南京(调车场)—上海(麦根路)间行驶近4个单程,安全正点完成1135日车公里,技术速度与旅行速度均创造全国最高纪录,5月3日再创1307日车公里新纪录。
    • 机车日产百万吨公里竞赛:KD7-584蒋广臣包车组在1956年5月份完成12个日产百万吨公里,平均日产129.9万吨公里,超轴5768吨。

    参见: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铁路志 第二篇运输生产 第五章机务 第一节机车运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13.0 13.1 Railography : Chinese Steam Profiles KD7 Class 2-8-0. [2012-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6). 
  14. ^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上海鐵路志 第二篇運輸生產 第五章機務 第一節機車運用.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9). 
  15. ^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上海鐵路志 第二篇運輸生產 第五章機務 第二節機車檢修。.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7). 
  16. ^ 上海鐵路博物館. [2012-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5). 
  17. ^ 宾夕法尼亚铁路H6系列机车,于1899年至1913年间共制造2034辆。可分为H6型(1899-1901年制造189辆)、H6a型(1901-1905年制造1,242辆)、H6b型(1905-1913年制造603辆)。于1920年代宾夕法尼亚铁路对H6a型及H6b型共699辆进行过热化改造,汽缸直径由566mm改造为584mm,改称为H6sa型、H6sb型。
  18. ^ 南满州铁道现为哈大铁路长春-大连段,原属于俄国资本之中东铁路之一部分,轨距与俄国铁路相同为1524mm。于日俄战争期间,日军为了能够使用从日本本土征调之车辆,故将其占领之部分轨距修改为与日本本土相同之1067mm轨距。日俄战争结束后,南满州铁道成立,决定使用与中国、朝鲜相同之标准轨距,于1908年完成改轨。原从日本本土征调之机车,送回日本本土或转卖于台湾总督府铁道部。
  19. ^ 日本国有铁道成立初期,拥有之Consolidation型机车中,9000型、9030型日语国鉄9000形蒸気機関車昵称为“小コン”、9200型日语国鉄9200形蒸気機関車(原官设铁道800型)昵称为“大コン”,9050型昵称为“新コン”。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