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满村

坐标23°29′59.7″N 120°32′03.7″E / 23.499917°N 120.534361°E / 23.499917; 120.53436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鹿满村
旧称:鹿满产
鹿满村在嘉义县竹崎乡的位置
鹿满村在嘉义县竹崎乡的位置
坐标:23°30′14″N 120°32′01″E / 23.503829°N 120.533588°E / 23.503829; 120.533588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嘉义县
乡镇市区竹崎乡
区划16邻
面积
 • 总计2.966406平方公里
人口(2017年09月)
 • 总计1,631人
 • 密度549.82人/平方公里
 • 户数512
 性别比:115.74
(男性875人,女性756人)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10010140009

鹿满村邹语Yomasana)是台湾嘉义县竹崎乡辖下的行政区。位于嘉义县东北近山地带,邻近面积约2.966406平方公里,行政区包含16个邻、512户、人口数为1,631人。[1]

聚落是以竹崎乡的主要街区,区内景点众多如有鹿满百年教会、大兴福宫及竹崎真武庙等。

地理[编辑]

鹿满村涵盖水景头溪心麻箕浦,其中以溪心为主要聚落地,北临朴子溪,南向麻箕浦坑仔,上游则有来自坑仔坪山区汇集而成的小河流,向西流贯穿麻箕浦及溪心汇入牛稠溪,因此溪心是被朴子溪及牛稠溪环绕其中。

聚落历史[编辑]

鹿满村旧称鹿麻产,原属于伊姆诸领土范围,十六世纪时,邹人于此开垦,并建立分社卢麻产(Yomasana),当时的土地范围包含今日之内埔村,清初期设有土牛界碑于今内埔村。1717年,卢麻产遭天花瘴疠之灾,死亡甚众,幸存族人徙离至阿拔泉(今南投县竹山镇田子里),卢麻产土地为汉人所租用,据目前仍留存的“阿里山番租”契约显示,1719年吴凤与“阿里山土官阿猫里”(台语猫音va,与貓不同)签订租约,贌租原属卢麻产社所有的番仔潭,位于湾桥附近,再转佃租给入垦的汉人。[2]:130-143汉人庄民每年需缴纳税金予伊姆诸,直至至少光绪13年(1887),番大租仍是伊姆诸收取。其后汉人移垦,鹿满村于清末年间已经开始有聚落,人文荟萃、商业发达及各种商店林立。

清领后期,伊姆诸国力衰弱,鹿麻产被划入清朝领土,依保甲制将本村划归被划为福建省台湾府嘉义县大目根保。日治时期初期治安和行政机关先设立于鹿满庄(本村),其后竹崎乡的第一所学校——鹿麻产公学校同时也首先设立于此地(1909年),之后村子逐渐发展形成聚落。[3]然而,于1908年,阿里山森林铁路嘉义竹头崎(今竹崎)路段完工,其后,大正9年(1920)10月1日地方行政区域改制,大目根保,改为竹崎庄,属于台南州嘉义郡管辖。行政中心及铁道交通枢纽被竹崎大字(今竹崎村、和平村)所取代。公路运输上,本村原也是旧阿里山公路的门户,直至阿里山公路开通后逐渐没落。

教育[编辑]

本区域内设立一所国小为鹿满国小。此校建于1909年4月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迄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原名为鹿麻产公学校。现今有国小及幼稚园的教育。

文化资产[编辑]

天奉宫[编辑]

建于1978年,奉祀的主神为开基五妈,俗称“五妈娘娘”。建筑特色为前殿正脊为双龙朝三星,侧脊彩凤,垂脊为草尾,造型清丽。

大兴福宫[编辑]

建于1953年其中又于1979年重新整修,奉祀的主神为土地公,每年的八月十六或十七有新旧炉主头家交接活动(吃新交旧)。

麻箕埔三山国王庙[编辑]

建于1997年,此庙供奉了三尊由许氏的先贤自广东省潮州饶平县请来的神像,又其中奉祀的主神为三山国王

景点[编辑]

较为人所熟知的景点有鹿满百年教会、鹿满客家文化烟楼、鹿麻产车站、竹崎真武庙、清华山德源禅寺等,历史悠久,富有独特的中式庙宇的建筑特色。[4]

其他特色[编辑]

产业有竹崎在地农特产品,如柿子、爱玉子等。

参考文献[编辑]

  1. ^ 嘉义县竹崎户政事务所. 新聞內容. [201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2. ^ 汪明辉. 96年度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後續計劃成果報告I (PDF).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委托 邹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 2007 [2023-02-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18). 
  3. ^ 嘉义县竹崎乡鹿满社区. 存档副本. [201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4. ^ 嘉義縣竹崎鄉公所. [201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7).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