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族小米祭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邹族小米收获祭典中的一个仪式-共食仪式

邹族小米祭Homeyaya)为邹族的家族性祭祀,始于每年小米成熟的七、八月份。

简介[编辑]

邹族小米祭属于家族性祭仪。在邹族传统生活中,小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邹族的一年开始于小米的播种,结束于小米的收成,其中小米收获祭最为重要。在每年小米成熟的七、八月由祭团带领举行,家族里的每个成员均要回来参加祭仪,仪式包括洁净、团圆、庆丰收、感恩祈福、家族共食、家族互访、饮新栗酒、长老会议、祭祀山神,也是邹族人的过年,而其中长老会议要决定明年战祭(Mayasvi)是否举行。主要祭祀掌管小米生长的小米女神,并借着祭典仪式来强化家族的凝聚力。早期的小米祭前后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则因应生活型态的转变缩短为几天内就结束,其中达邦社六天、特富野社四天就完成。以小米祭屋为主要祭祀场所,借着家族互访的仪式达到情感的交流。

时间[编辑]

小米收获祭在七、八月举行;而确切日期则由各氏族长老和头目视当年小米生长的状况决定。

地点[编辑]

祭仪在特别保留的圣粟田和各氏族的禁忌之屋举行,其中圣粟田的面积只有三到五平方米,小米量绝对无法提供一个家族一年的粮食,因此是被象征性地保留下来的,目的是为了举行小米祭。而小社的族人在参加完各自的Homeyaya后要再回到大社参加本社的Homeyaya。

目前保留的程序[编辑]

  • 酿酒
  • 洁净仪式
  • 初收小米
  • 迎小米女神
  • 共食共饮
  • 收割最后小米
  • 送走小米女神
  • 做祝神仪式

洁净仪式[编辑]

祭仪的前一天,全体族人要洁身,并将自家的屋舍打扫干净,还要将祭仪所要使用的器物,用桩草清洗洁净,以避免恶灵。

共饮仪式[编辑]

在头目家的祭屋进行,主祭长老将各家族的酒混合到在一个大桶内由长老共饮,象征各部落各家族融合凝聚,并借此仪式讨论部落事务。

祭仪当天流程[编辑]

Homeyaya当天天未亮时,在禁忌之屋内的长老要开始准备酒、松鼠的右耳或猪耳尖、茶杯绑在一个竹框内。

天快亮时,长老背著方篓,带着箭竹制成的拐杖到小米田去祝神,之后带些小米回禁忌之屋向小米女神报告今年的收获情形,并且感谢小米女神的眷顾,再拿酒、糯米、猪肉、松鼠等贡献给女神。此时全氏族的人员分别进屋祭祀,祭祀完成后众人一起享用饮食。接下来再由各氏族的长老带领族人拜访其他家族,这种氏族之间的互访加强氏族间的团结凝聚力,同时也增进和别的氏族的情感交流。每个氏族成员彼此拜访其他氏族的禁忌之屋,做祝神、道贺、享用传统食品等活动。

由氏族长老带领族人拜访其他氏族。
贡献给小米女神的猪肉、糯米、松鼠

禁忌[编辑]

  • 仪式前一天禁吃鱼、葱姜蒜、地瓜
  • 禁止吵杂喧哗
  • 前一天到祭屋以桩草做洁净仪式,但现代考量到族人回部落的时间问题,故改成进入祭屋前做身体的洁净即可,用桩草沾水桶里的水净身。
  • 天亮前完成初收小米仪式,打喷嚏、讲不吉利的话视为禁忌
  • 祭仪期间部落视为神圣空间,族人应留在部落里
  • 禁茅草数量错误或在仪式中掉落:仪式中主祭者手中握的茅草上面有数个小结,代表家族人数,茅草若掉落则有人会在未来的一年死亡

当代的意义[编辑]

现代小米祭中有些仪式被删减;而有些被强化,像是家族的共食仪式以及部落长老的共饮仪式。因为这些所涉及的是家族亲属血缘关系的连结,以及部落整体象征性的凝聚,这是一种社会性的仪式,注重社会功能,借由共食仪式增加亲属间的互动,也借由家族互访连结各家族间的关系。 现代的小米祭是一种主体性的建构,要透过祭仪的持续来表现邹族文化特质的身份认同。希望透过传统仪式的复振去建构邹族的主体性,争取社会认同。

参考资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