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宜兰分署

坐标24°41′00″N 121°46′24″W / 24.683462°N 121.773255°W / 24.683462; -121.77325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宜兰分署
Yilan BranchBranch, FANCA, MOA(英语)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政府机构
林业署署徽
基本信息
所属部门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
员额302人
授权法源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组织法
主要官员
分署长萧崇仁
秘书吴思仪
任命者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署长
组织编制
内部单位5科、4室
附属机关5工作站
任务编组太平山国家森林游乐区管理中心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15年
前身机关台湾省政府农林厅林务局罗东林区管理处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罗东林区管理处
联络信息
地址宜兰县罗东镇中正北路118号
罗东林业文化园区
网站yilan.forest.gov.tw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宜兰分署台湾一个地区性的林政机关,隶属于中华民国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辖管宜兰县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与部分花莲县国有林班地。

目前宜兰分署辖下管理的事业区有文山、宜兰、罗东、太平山、南澳、和平及大溪等七个国有林事业区,合计面积为176,623公顷,再加上为国土保安、水源涵养及景观维护所设之区外保安林10,476公顷,以及新北市万里区247公顷经济林地,总辖管森林面积为187,346公顷。

历史背景[编辑]

  • 1915年,台湾总督府营林局在宜兰设立出张所。
  • 1924年1月,罗东土场间的森林铁道开通后,为配合业务所需,由宜兰员山移至罗东,设置罗东出张所于竹林。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罗东出张所改称为罗东山林管理所。
  • 1960年,罗东山林管理所与太平山林场合并成立兰阳林区管理处。
  • 1989年7月1日,林务局由生产事业机构改为公务机关,合并兰阳林区管理处与文山林区管理处所辖文山事业区改组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林务局罗东林区管理处”。
  • 1999年7月1日,因台湾省虚级化,随林务局改隶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而更名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罗东林区管理处”。
  • 2023年8月1日,因林务局升格为林业署,更名为“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宜兰分署”。

所属林场[编辑]

1960年,罗东山林管理所与太平山林场合并成立兰阳林区管理处,此时是台湾林业最辉煌时期,支撑台湾经济命脉,以大元山林场和新太平山林场贡献最大,当时所属林场:

  • 大元山林场
  • 旧太平山林场
  • 新太平山林场
  • 和平工作站:大元山林场裁撤后的员工迁往。

林场和工作站的区别[编辑]

林场除负责伐木、集材、运材作业外,还设有办公的事务所、合作社、医护室、机械修理厂、制材所(锯木厂)、发电厂,也设有学童就读的小学,还有对外营业的招待所、食堂,是一个可以完全独立生活机能的区域,因此员工眷属可以进入山区组成家庭。

工作站则完全没有上述组织单位,只负责伐木、集材、运材作业。如和平工作站,原木装载于运材卡车上,检尺计算材积完毕便驶出山区,从和平溪附近出山,经苏花公路抵达罗东竹林。和平工作站严禁员工眷属入住或进入探视,以致造成资料欠缺,现今仍是一团迷雾无法探索。和平工作站除伐木、集材、运材的机具和工寮外,没有其他设施。

组织[编辑]

  • 分署长
    • 副分署长
      • 秘书
业务单位
行政单位
  • 秘书室
  • 人事室
  • 会计室
  • 政风室
现场作业单位
  • 台北工作站
  • 礁溪工作站
  • 太平山工作站
  • 南澳工作站
  • 冬山工作站

自然保育业务[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