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渔港

坐标23°39′58″N 119°36′15″E / 23.666193°N 119.604098°E / 23.666193; 119.60409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赤崁渔港
Chikan Fishing Harbor
赤崁渔港一景
位置
国家与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位置澎湖县白沙乡赤崁村
细节
拥有者澎湖县政府
类型第二类渔港
水域面积86,752平方米
(12,201+52,550+22,001)
兴建年份民国40年(1951年)
使用经费新台币2亿0154万
(1980年-2004年)

赤崁渔港台湾话Tshiah-khàm Hî-káng),位于台湾澎湖县白沙乡赤崁村,主管单位为澎湖县政府,属第二类渔港[1]赤崁码头开口朝东,兴建年份始于民国40年(1951年)。[2]:119

简介[编辑]

白沙乡赤崁村位于白沙岛(古称北山屿)东北端高地(高地在闽南语中称作“崁”),因海岸上裸露出的玄武岩呈现红色,早昔被称作“大赤崁”[3],相对于聚落南侧的“小赤崁”村落而得名[4]

赤崁的海域多属珊瑚礁地形,航道宽阔,但水位偏浅,必须定期动用大量经费疏浚,维护不易。民国40年(1951年)赤崁渔港初建之时,澎湖县政府补助经费,砌石防波堤227米、兴筑码头278米、护岸125米,内港水域约3公顷。民国57年(1968年)又蒙高雄港务局补助,筑造交通码头一座。[5][2]:119

政府利用“台湾地区渔港建设方案”四期经费扩建赤崁渔港:第一期(民国69年至76年,1980年-1987年)为4333万元、第二期(民国77年至85年,1988年-1996年)为8129万元,其中2700万用于港区改善,后又用省政府计划经费筑建突堤和码头、第三期(民国86年至89年,1997年-2000年)为2588万元,复用于港区改善工程、第四期(民国90年至91年,2001年-2002年)为792万元,主要用于港区绿化,增建凉亭和观景台等休闲设施。根据2005年出版的《续修澎湖县志.财政志》资料,整建赤崁渔港经费自民国69年(1980年)至民国91年(2002年)为止,其工程经费总计为新台币2亿154万元。[2]:169、175-177

赤崁村的渔业产业发达,当地盛行有延绳钓焚寄网流刺网一支钓等渔法;陆上的渔港设施则有市场、加油站、制冰厂、修造船厂、渔具整备场等等,可谓北山屿的渔业重镇。当地尚以盛产“丁香鱼”出名,近年每年夏季都有举办“丁香鱼季”来接待各地的观光客;港口除供渔业用途,提供北海游客中心的游憩船停泊,以及离岛吉贝屿对外交通船的码头亦设于此处。[5][6]

赤崁渔港在现行台湾的渔港法属于“第二类渔港”[1],而在民国95年(2006年)1月27日之前的渔港法旧制中[7],属于供地方性使用的“第三类渔港”。[8]

图辑[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

地图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臺灣地區各直轄市、縣(市)漁港類別及名稱一覽表〉.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渔业署. 2014-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赖, 惠敏. 《續修澎湖縣志.卷10.財政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71 (中文(台湾)). 
  3. ^ 颜, 尚文. 〈赤崁村〉.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8) (中文(台湾)). 
  4. ^ 颜, 尚文. 〈小赤村〉.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中文(台湾)). 
  5. ^ 5.0 5.1 〈赤崁漁港〉. 台湾渔业联盟商机网 (中文(台湾)). 
  6. ^ 庄, 惠惠. 〈千人逗鬧熱 白沙丁香魚季美食饗宴〉. 澎湖日报. 201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中文(台湾)). 
  7. ^ 〈漁港/簡介〉.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7) (中文(台湾)). 
  8.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 《台灣的漁港》. 台北县: 远足文化. 1994: 12–15. ISBN 9867630386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