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浅井初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浅井初子
出生1910年4月25日
 大日本帝国熊本县
逝世1940年8月15日(1940岁—08—15)(30岁)
日治台湾台中州员林郡二水庄鼻仔头八堡圳
国籍 大日本帝国
母校台中州立台中第一高等女学校
职业教师
配偶浅井安喜

浅井初子(日语:淺井 初子あさい はつこ Asai Hatsuko;1910年4月25日—1940年8月15日),冠夫姓,日本熊本县人,台中州员林郡二水寻常小学教师,学校远足时为搭救溺水学童而殉身,在今台湾彰化县二水乡二水国小内立有纪念碑。

生平[编辑]

浅井初子为日本九州熊本人,于1910年4月25日出生[1]。1914年至台湾,先后在二水寻常小学校、台中州立台中第一高等女学校及其补习科求学,毕业后在母校二水小学校服务,前后共十一年[2]。育有三男一女[1],丈夫同样出生于熊本;于总督府铁道部运输课担任职员的浅井安喜[2][3]

殉职[编辑]

二水国小退休教务主任陈文卿获得浅井安喜寄来的《台中州教育》的“殉职浅井初子训导追悼号”,为1940年11月5日发行,其中第二版〈遭难记〉记述:1940年8月15日暑假,二水寻常小学校举行远足会,爱甲校长和浅井初子率领四十五名男女学童,前往三年级以下学生的远足目的地、至离学校约五公里的二水庄鼻仔头八堡圳制水门排水口。午餐后学生要求嬉水,于是浅井初子就安排学生限定在排水口浅滩处玩耍。但三年级的松本荣吉却落进水中。浅井初子见到就跳下去救人。其他学生见状大为恐慌,有男学生马上跑去报告校长,有的跑到鼻仔头派出所去报案,有的在附近找长竹竿伸到河中救人,浅井初子长子、二年级的浅井郁夫为要搭救母亲,也跳入水中,差一点被湍流吞噬。埤圳监视员赶来后,协力打捞两人,二位二水公学校职员以及在附近钓鱼的中学生都赶来急救,但老师与学童皆已回天乏术。当时遗体发现的时间约在该日下午一点期间左右。[2]

身后[编辑]

纪念碑正面
纪念碑背面
志文

二水地方各界为褒扬浅井初子的至爱情操,在学校大礼堂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台中州知事、员林郡守等均前来致祭,当时任职台湾总督的小林跻造也为此事发表彰状以示纪念[1][4]。1942年,日人结合地方人士在现今二水国小校园内立殉职浅井先生碑,以及浅井半身雕像一座[5]。之前山冈荣亦因救学生而殉身,立有纪念碑[6]台湾战后时期,二水寻常小学校由二水国校接管[1]

国民党政府在初期仍保留浅井初子像[5]。自1960年代起,国民党政府为救溺身亡的林添祯[7]简金墙[8]萧曜友[9]郑汉[10]韦启承[11]等立像。1970年代,政府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浅井初子雕像被换成岳飞像,殉职碑文被改成“精忠报国”、“毋忘在莒”,后1980年代学校改建,碑石被丢在地当作石凳[5]

陈文卿退休时,结合校长张启作等人士,重修碑文[5]。1998年8月,在原碑址附近按早期原造型重新建造纪念碑,用原先的碑石,于正面镶入“师恩永垂”字,背面刻有校友歌咏的廿一字日文诗篇,锥形底座四面贴花岗石,正面题志文[1]

1998年11月21日,纪念碑落成揭幕,九旬的浅井初子丈夫率子女、族人前来参加,并捐赠二十万元奖学金[1]。因为重新立碑,当年受邀来台的日人每年都会写卡片给陈文卿,后来还有日本学者来台湾寻找这段教育史[5]。该事在《联合报》刊登后,民众纷纷前来二水国小瞻仰追思重建的纪念碑[2]。该故事也记载在《悦读老二水》[5]、《日治台湾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湾 昭和篇(1926-1945)》[12]、《台湾百年小学故事:聆听五十六所百年老校的童年往事》[4]

陈文卿在2011年表示浅井老师的故事让他随时谨记,把每位学生都当自己孩子在教,其舍身奉献的精神更是学子的榜样,故事更可启发在地学生,是二水乡最宝贵的教育及历史资产[5]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陈文卿. 愛無國界 毋忘淺井老師. 《联合报》. 1998-12-11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陈文卿. 回音谷「遭難記」-哀悼淺井老師. 《联合报》. 1999-02-23 (中文(台湾)). 
  3. ^ 佐藤久惠. 道徳教材としての殉職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小野さつき訓導遺徳顕彰館にふれながら― (PDF). 东京未来大学: 第8页. [2017-11-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1-07) (日语). 
  4. ^ 4.0 4.1 岛屿柿子文化馆. 〈濁水淙淙 八堡澗澗 ─ 彰化縣二水國小〉. 《台灣百年小學故事:聆聽五十六所百年老校的童年往事》. 台湾: 柿子文化. 2004-06-30: 123页. ISBN 978-957-294-401-1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颜宏骏. 〈中部〉日師捨己救生 碑文重刻再現義舉. 《自由时报》. 2011-07-30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9) (中文(台湾)). 
  6. ^ 赵丽妍. 感念殉職日師 新社居民年年追思. 《中国时报》. 2013-05-02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1) (中文(台湾)). 
  7. ^ 林添禎義行足式 銅像高聳野柳濱 藝術家塑造栩栩如生 蔣經國明主持揭幕禮. 《联合报》. 1964-08-15 (中文(台湾)). 
  8. ^ 忠勇義行浩氣長存 簡金墻的銅像 今在基隆揭幕 由蔣經國上將主持. 《台湾民声日报》. 1965-01-03 (中文(台湾)). 
  9. ^ 義人蕭曜友 紀念銅像 今天揭幕. 《联合报》. 1966-07-08 (中文(台湾)). 
  10. ^ 小義人鄭漢 塑像今奠基. 《联合报》. 1966-08-22 (中文(台湾)). 
  11. ^ 许智钧. 韋啟承捨身救人 30年後老同學跨海追憶. 《中国时报》. 2015-02-03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2) (中文(台湾)). 
  12. ^ 竹中信子. 〈女性群像〉. 《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 昭和篇(1926-1945) 下冊》. 台湾: 时报文化. 2009-01-08: 171页. ISBN 978-957-134-946-6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