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草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草仙(约1838年—1944年),中国书法家,名梦台,字永光,号草仙,以号行于世。为中国四川简阳县人,祖籍达县。擅长草书,曾于1927年来台,于各地庙宇留下不少墨宝。

生平简介[编辑]

杨草仙确切出生年岁,目前尚有争论,一般认为出生在1838年(道光十七年)。 [1]。不过也有研究认为杨草仙应出生在1859年前后,而夸大了将近二十岁 [2]

杨草仙擅长草书、作诗、中医等,终其一生经常义诊,施药以行善。家族皆以耕读相传,而杨草仙童年时就随父亲杨隐奇学习书法,立下要“独立一家书”的心志。先生积极支持国内革命。他习书甚早,但是成年很晚,年轻时常在四川四处游览,喜好于各地名胜题字。1918年左右,开始了鬻字生涯。1922年,杨草仙赴日本参加东京书道大会,有许多中日书法名家及名流参与,作品在会中被誉为“三千年第一狂草通神之书”,于是获得盛名。隔年遇上关东大地震,于是在大阪东京二地挥毫义买,所得全数捐助灾民。当年也远赴东南亚各国展览。

晚年云游各地,足迹遍及中国东北山东,以及朝鲜半岛日本等国。1927年(民国十六年、昭和二年)9月偕同其子及单亦如女士至台湾,在台旅居三年,足迹曾遍及全台,初到台湾时,先寄住在大稻埕屈臣药房,在永乐座、〈台湾日日新报〉报社、新竹公会堂台南公会堂台中公会堂等地办理“挥毫会”、展览等[2],各地留下墨迹,如学甲慈济宫正殿庙壁“龙飞”、“凤舞”大字狂草,雾峰林家下厝宫保第“春秋又八千”匾额等作品 [3]。旅台期间多半寄居在新竹郑氏北郭园中。曾经担任新竹书画精益会”全台书画展评审。 [4]。期间更与南社诗人相互酬唱。当时台湾日日新报曾大幅报导他的活动情况,并誉扬为“中国三千年草圣”。

据报导,他公开挥毫时,如同特技表演,常用三十余斤的大笔,在写字前会先打拳,以舒活筋骨,而后抱起大笔浸入巨大墨缸,再以笔写在白布上,表演后再供现场人士求取墨迹。

书法成就[编辑]

台湾雾峰林家宅园“春秋又八千”寿匾。书写于1928年(戊辰年,日本昭和3年)。此寿匾是杨草仙为了庆贺林朝栋之妻杨水萍虚岁81岁生日而作。[5]

杨草仙的狂草,褒贬不一。褒者认为他具有张旭、王狂草的特色,曾多次为孙文题写匾额。著有〈书道谈话〉六则,总吉他创作狂草书法的经验,他的墨迹深受世人珍惜,所以家中并无留藏。[4]。其书法甚得孙文、于右任称赞。[6]

至于贬者,则认为他的书法属于俗诞狂怪之流,如书法家陈定山就认为杨草仙“怪俗,或如墨猪,或如结绳,或如锅底刷,可谓书家一大劫运。”。[7]

参考资料[编辑]

  1. ^ 日治时期日人与台人书画数位典藏计划[永久失效链接]
  2. ^ 2.0 2.1 麦青龠《书画艺术在台湾》
  3. ^ 下厝—宮保第. [2015-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 4.0 4.1 杨草仙作品 虚心坦怀 作者介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叶志云. 一匾額一故事 「春秋又八千」. 台中: 新一代时报. 2017年2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9月20日) (中文(台湾)). 
  6. ^ 孙筹成/文:杨草仙氏之衣食住行. [2015-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5). 
  7. ^ 麦青龠 《书画艺术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