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彧(1957年),本名林钰锡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广兴村人。台湾诗人。他哥哥是另一位台湾诗人向阳。毕业于世界新专(今世新大学)编采科。

1982年7月,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曾以连载的方式,每天推出他的都市诗,引起瞩目;1983年随即获中国时报文学奖新诗推荐奖;1984年又获创世纪三十周年新诗创作奖;1985年再以《单身日记》获金鼎奖。2020年获南投县玉山文学奖文学贡献奖。

1981年退伍后进入联合报担任校对,1983年派赴故乡南投县担任地方记者。1984年进入时报周刊担任主编,其中一度兼任中国时报文化新闻中心副主任,2004年以时报周刊副社长兼执行副总编辑身份退休,2005年转任新新闻副社长。2006年辞职。目前在故乡溪头经营茶行 一心二叶网络茶坊,推广台湾名茶冻顶乌龙茶

2016年6月中,林彧因左脑血栓(中风),右肢麻痹无力,因此结束茶叶生意,在故乡溪头自行复健,从此息交绝友,不参加任何活动或聚会,只在家看书写作,看看树木、听听鸟叫。

评价[编辑]

余光中赞誉林彧是“受薪阶级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言人,用生动的形像演出他这一类青年的恐闭症和无奈感,以及在人群的压力下力图保持个性的欲望”。余光中序林彧的第一本诗集 : 《梦要去旅行》(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4),页11。

林燿德推崇他为“以都市精神(而非仅以都市题材)入诗,并且获得成就与肯定的第二代都市诗人”;林燿德:〈组织人的病历表——论林彧有关白领阶级生存情境的探索〉,《一九四九以后》(台北:尔雅,1986),页195-207。

郑明娳肯定他的散文书写“有许多值得赏翫的精致篇章,作者唯美的心灵时时跃然纸上,读来既赏心悦目又怡情启智”。郑明娳:〈评林彧散文集〈爱草〉〉,《文讯》,第24期(1986.06),页52-56。[来源请求]

著作[编辑]

诗集[编辑]

散文集[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林彧 于《台湾大百科全书
  • 刘梓洁. 詩人林彧賣茶 有書房味. 中天新闻台. 2007年7月14日 [2007-12-11]. [永久失效链接]
  • 台湾作家作品目录数据库——林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郑慧如:〈林彧〉,《台湾现代诗史》(新北:联经,2019),页566-569。
  • 向阳:〈好山好水好山水──林彧《鹿之谷》与现代山水诗之浮出〉,《迎向众声》(台北:三民书局,1993),页91-106。
  • 朱双一:〈林彧:白领阶层的灰色人生和自我迷失〉,《战后台湾新世代文学论》(台北:扬智文化,2002),页277-282。
  • 李癸云:〈诗歌作为疾病志的意义──试论林彧《婴儿翻》、《一棵树》的疾病书写〉,收录于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苏费翔、简若玶主编:《异口同“声”——探索台湾现代文学创作的多元发展》(台北:秀威资讯,2002),页87-113。
  • 李癸云:〈林彧“单身日记”的现象诠释〉,《创世纪诗杂志》,第102期(1995.03),页121-125。
  • 张双英:〈八○年代新诗的特色与成果 (七)环境生态诗 2.林彧〈凉风四起──垃圾山〉〉,《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台北:五南,2006),页385-387。 张双英:〈八○年代新诗的特色与成果 (六)都市诗 1.林彧〈名片〉〉,《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台北:五南,2006),页375-377。
  • 李若莺:〈载着星星在雾中航行──林彧诗五首〉,《盐分地带文学》,第68期(2017.02),页141-146。
  • 李桂媚,〈梦笔生华 展卷都市诗人林彧〉,《WAVES生活潮艺文志》,第17期(2022年6月),页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