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播道儿童之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播道儿童之家

播道儿童之家Evangel Children's Home)隶属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成立于1956年。院舍位于香港九龙黄大仙沙田坳道120号。成立初期原以收容孤儿为主要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现时透过不同服务,致力扶助孤儿及来自破碎、困难家庭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在爱与关怀下得到整全生命培育和发展。播道儿童之家为香港注册的认可慈善团体(慈善机构注册编号: 91/210)、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香港公益金的机构会员。

历史[编辑]

播道儿童之家创办人为“美国播道会”(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America)西教士申路德姑娘(Ruth Sundquist)。申路得姑娘眼见当时很多孤儿,无论在物质或在灵性上都十分贫乏,得不到足够温饱与关怀,于是决意建立一个“家”,让来自破碎家庭的儿童,可以在一个充满关怀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随着服务需求日渐殷切,于1961年获香港政府黄大仙沙田坳道拨地兴建独立院舍。同时,美籍传道人李怀德牧师(Rev. Wilbur Nelson)透过广播节目在美国呼吁筹募兴建大楼费用;直至1963年播道儿童之家大楼终于落成启用,为香港有需要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院护服务。 进入2000年代,按社会的需要,播道儿童之家不断发展新服务,2012年新大楼落成后,全面增设“儿童日间院护服务”及“青年家舍及就业、辅导服务”,近年更拓展的“家舍青少年服务”,服务对象年龄及名额得以扩大,以回应时代转变的需要。

服务[编辑]

现时入住播道儿童之家的孩子,大多是因父母的身心问题或家庭问题及困难,而得不到适当照顾,经社会福利署申请转介的。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儿童院护服务”、“儿童日间院护服务”及“青少年家舍服务”。

  • “儿童院护服务”: 住宿名额男女共81名,入住孩子的年龄介乎6至18岁。
  • “儿童日间院护服务”(S.E.N. 学龄支援计划) :为特殊学习需要的儿童提供一站式照顾、训练及其家庭支援服务。
  • “青少年家舍服务”(第二人生助跑计划) : 服务对象为家舍青少年,年满18岁须离开儿童院舍,但未能回家居住; 或20至29岁、缺乏家庭或其他财政上支援之单身青年。
计划扶助他们面对居住、独立生活、升学和就业的挑战,提供生命培育、职涯规划,帮助他们开展第二人生,推动他们自立发展、成为贡献社会的青年。(按社会福利署规定,入住儿童院舍或寄养家庭的青少年,年满18岁必须离开。)

董事会成员[编辑]

  • 主席
罗启康先生
  • 副主席
卢锦华太平绅士, MH
  • 司库
蔡智衡先生
  • 书记
陈家明博士
  • 董事
周贤明先生
许亚光牧师
郭灵欣先生
邝建文先生
萧仲驹牧师
罗美珍院长
  • 顾问
卞子方医生
周永恒先生
柯广辉律师
谭沛渲先生
杨明康医生
容曾莘薇博士


资料来源:[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