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惩教署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主权移交前的惩教署徽章(1982至1997年),中央有伊丽莎白二世之徽章及主权移交后的惩教署徽章(1997年至现在)

香港惩教署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惩教机关之一,历史逾170余年,经过多番脱变和转捩点,辗转成为现今国际最为推崇的惩教机关之一。

香港监狱的早期发展[编辑]

1841年4月30日,英国公使义律上尉于4月30日委任第26步兵团坚伟上尉为首席总裁判司,拨出1,400英镑的财政预算用以建立香港警队、兴建一座监狱和作为32名差人以及文职人员的薪金。同年8月9日,第一所监狱 ── 中环域多利监狱设立。1853年9月20日,首条有关香港监狱的法例获得制定。1879年,监狱管理脱离警察队,监狱人员由警察队调归监狱监督管辖。1894年4月5日,最后一次公开在监狱内执行死刑。 由1921年开始监狱首长由 Superintendent of Victoria Gaol 更改为 Superintendent of Prisons, 人员编制及财政安排均独立于警队,从此香港监狱发展正式踏入新纪元。[1][2][3][4]

监狱署成立[编辑]

1920年12月,监狱工作开始由新成立的监狱署(Prisons Department)管理。[5]

逐渐扩大服务范围[编辑]

1932年4月19日,一所建于荔枝角女子监狱正式启用。1937年1月,设在南区的香港监狱(今称赤柱监狱)开始运作。1938年起,监狱署负责统筹感化服务。

1946年12月,第一所开放式的少年罪犯院所(临时感化院)设立。1948年4月1日,感化服务转由华民政务司辖下的社会福利局(今社会福利署)负责。1953年3月6日,赤柱感化院被改建为第一所教导所──赤柱教导所。法定的善后辅导服务被确立,由所员组成的乐队亦于稍后组成。同年5月1日,犯人工资计划开始实施,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工资代替在犯人释放时给予的酬金。在此之前,酬金的金额是每日6港元[6]

1955年至1956年年度,赤柱监狱及荔枝角监狱实施开放式探访。以往访客须在监狱大闸的铁笼,隔着双层铁丝网,和囚犯高声对话,监狱职员则在铁丝网之间进行巡查。1956年,建于芝麻湾第一所开放式监狱设立。两年后,第一所职员训练学校成立。同年,监狱署为曾经吸毒大榄监狱释囚提供自愿监管计划。

1960年至1961年年度,监狱职员开始不携枪械。1966年11月16日,最后一次死刑执行;自此之后,死刑暂停执行。两年后的8月1日,第一所中途宿舍新生之家正式启用,为曾经染上毒瘾的释囚提供康复服务。1969年1月17日,戒毒所条例正式制定,大榄戒毒所开始运作。

1971年1月,犯人编号系统开始使用。1972年3月16日,劳役中心条例正式制定;同年6月16日,沙咀劳役中心开始运作。1972年11月27日,小榄精神病治疗中心正式启用,为犯人提供精神病治疗服务。1974年,打藤成为教导所所员违反所规的一种惩罚。1975年1月,监狱署向犯人提供福利。1976年7月,监狱署开始为犯人提供心理辅导服务。1978年1月20日,监狱署接管启德难民营,参与管理越南船民的事务。1979年3月,监狱署投诉调查组正式成立。

1980年5月1日,大潭峡惩教所正式启用,专门收容年青的女性罪犯。1981年,监狱规则内有关限制饮食体罚的条文被删除。

更名惩教署[编辑]

1982年2月1日,监狱署正式易名为惩教署,以反映部门重视犯人康复,及确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1983年7月5日,第一所青少年罪犯的中途宿舍──丰力楼,正式启用;1984年8月,第一所收容女罪犯的中途宿舍──紫荆楼,正式启用。

1986年,香港考试局(今香港考试及评核局)承认壁屋惩教所报考会考的所员为学校考生,可以在监狱内参加香港中学会考。同年7月,惩教署获认可成为《爱丁堡公爵奖励计划》(今《香港青年奖励计划》)执行处,并且在教导所成立支部,安排所员参与计划。同月5日,香港岛童军221旅在教导所正式成立。1987年4月,香港岛深资女童军141旅亦告组成。 1988年7月,首两项的犯人假释计划—─《囚犯监管试释计划》及《释前就业计划》人正式生效。

1990年11月1日起,体罚被废除。1995年2月8日,第一所为成年罪犯而设的中途宿舍──百勤楼,正式启用。同年10月18日,中途宿舍的服务对象扩展至青少年吸毒罪犯。1996年11月30日,一个强制性的成年犯人监管计划《监管释囚计划》开始实施。1997年6月30日,《长期监禁刑罚复核条例》开始实施,此条例旨在设立一个法定的委员会以复核囚犯在香港被判处的无限期及长期监禁刑罚、被拘留等候行政酌情决定发落的人的拘留、青少年囚犯被判处的刑罚及被移交囚犯的无限期及长期监禁刑罚。

香港主权移交[编辑]

1997年7月1日,新徽章被采用,徽章内的指南针标记着部门有清晰的目标方向。1998年1月14日,新的更生事务科正式成立,统筹及发展犯人更生服务,由助理署长(更生事务)领导管理。

1998年5月26日,最后一个惩教署越南船民羁留中心──万宜羁留中心,正式关闭。同年7月1日,3名首长级人员获行政长官颁授香港惩教事务卓越奖章,是首批在实施新的纪律人员授勋奖章制度后获授勋的人员。同年9月28日,设于小榄精神病治疗中心的心理评估治疗组启用,为合适的性罪犯提供全面的心理辅导服务,包括彻底的心理评估及特别设计的心理治疗。1999年3月3日,首个亲子中心于大潭峡惩教所启用。同年6月22日,喜灵洲警卫犬队犬舍综合大楼启用。同年9月27日,白沙湾惩教所──近15年来第一所特意全新兴建的监狱,启用;于同年10月21日举行启用典礼。同年10月,惩教署采用一个崭新的标语,包含“ We Care 管教关怀助更生”的格言,寓意该署职员群策群力,透过羁押监管、教导关怀,来协助犯人改过自新。同一时间,惩教署推出一系列为期逾6个月的跨世纪助更生宣传运动。同年12月,惩教署工业组的标志制造业荣获香港品质保证局颁授ISO9002品质管理证书[7]

2000年1月,惩教署制订新一套的抱负、任务及价值观,规划部门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同年2月,惩教署全面使用“更生人士”或者“更生者”取代“释囚”或者“刑释人士”等比较负面的词汇,借此鼓励社会大众接纳和支持决意改过自新的人士。同年8月,审核及管理策划科辖下的投诉调查组获得香港品质保证局颁发ISO9002品质管理证书。2000年11月起,惩教署与香港电台电视部先后制作了4辑助更生电视实况剧《铁窗边缘》,获得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的多个奖项。2001年2月1日,人事及训练科重组及改称人力资源科,助理署长(人事)亦相应改称助理署长(人力资源)。同年3月5日,惩教署工业组标志制作行业于2000至2001年度《公务员顾客服务奖励计划》中,获得提升优质服务奖的嘉许奖。2002年]1月1日,审核及管理策划科重新命名为服务质素科。同年7月11日,《更生中心条例》生效,励志更生中心于同年8月1日收纳第一位更生中心所员。同月26日,投诉调查组通过转版审核,取得ISO9001:2000的认证。2002年10月21日,惩教署获得国际惩教及狱政专业协会首个会长荣誉大奖。同年11月1日,香港惩教博物馆开幕。

2005年8月8日,青山湾入境事务中心启用。同年12月24日,域多利监狱停止运作。2006年7月14日,励新惩教所职业训练中心启用。同月20日,荔枝角惩教所启用。

2008年5月28日,大潭峡惩教所停止运作,励敬惩教所启用。2009年2月22日,工业组改组为隶属于更生事务科的工业及职业训练组。同年5月25日,励志更生中心启用。同年6月15日,沙咀劳教中心改为沙咀惩教所。2010年1月16日,壁屋监狱工业及职业训练大楼正式启用,为在囚人士提供更完善的工业生产和职业训练设施。同年2月25日,蔴埔坪监狱塘福中心合并为塘福惩教所。同年同日,喜灵洲戒毒所(附属中心)改名为励顾惩教所粤语勵顧懲教所。同年4月15日,青山湾入境事务中心交还入境事务处管理。同年8月24日,罗湖惩教所启用。

2011年3月8日,罗湖惩教所的健心馆正式启用。[8]

2012年6月,惩教署将于柴湾盛泰道常茂街的一幅地皮兴建总部大楼的计划提交至建筑署作可行性研究[9],计划已经咨询过区议会城市规划委员会亦已经批准此幅地皮改更为政府用地[10]

2019年11月警务处处长根据《公安条例》(第245章)第40条,委任一批惩教署人员为特务警察,以增加警方的人手和力量。[11]

2021年1月23日调派人员于油尖旺区执行第599J章 《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的相关行动。[12]

2021年2月5日调派人员于元朗区执行第599J章 《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 的相关行动。[13]

2023年6月22日凌晨一名64岁男子姓谭的羁留人士于伊利沙伯医院C6内科男病房[14]越柙,该羁留人士早前因非礼其十多岁的继外孙女[14]、并偷拍继外孙女的色情照片被还押交由惩教署看管,期间被送往伊利沙伯医院留医。至2023年6月22日凌晨4时许,该羁留人士趁惩教职员一时不察,突然挣脱系在病床的手铐并逃跑,在场惩教人员即时喝止追截,并随即召唤支援及将事件通知警方。据悉,该羁留人士从医院逃走,致电家人并声称正返回白田邨家中借钱,其继女[14]大义灭亲报警,该羁留人士于2023年6月22日上午5时45分被警方再次拘捕[15]

2023年7月12日爆出部门成立以来的最大性丑闻,1名惩教主任、1名一级惩教助理,及5名二级惩教助理被指控2023年7月8日性侵及轮奸1名31岁于派对中酒醉的女子,据报导疑犯分别驻守赤柱监狱石壁监狱荔枝角收押所[16]。2023年7月13日涉及本案的三名惩教署二级惩教助理黄朝丰(23岁)、锺皓林(27岁)及麦润良(31岁),同被控一项强奸罪,而案中余下4人正保释候查[17]

2023年11月14日,一名在囚人士于伊利沙伯医院越柙,该名27岁男性还押在囚人士,于2023年7月因入屋犯法罪而被还押。至周五(2023年11月10日)他因身体不适被转送伊利沙伯医院留院接受治疗。在2023年11月14日晚上约10时57分,该名还押在囚人士突然挣脱系在病床的手铐并逃跑,在场惩教人员即时喝止追截及召唤支援,并随即于医院附近位置将其捕获[18]

2023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期间,调派较早前被委任为特务警察的惩教人员前往多个票站,维护票站安全及确保票站运作顺利[19]

相关参见[编辑]

参考注释[编辑]

  1. ^ 邹兴华、萧丽娟. 懲與教: 香港獄政發展 (1921-2011). 香港惩教署. 2011 [2020-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2. ^ 香港懲教署2012年年報 (PDF). 香港惩教署. 2012 [2020-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1. 
  3. ^ 90年前囚犯好餸過平民. 苹果日报. 2011年12月27日 [2020年5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21日. 
  4. ^ 冼乐嘉、吕丽娟. 香港懲教 任重道遠 : 1841至1999年 香港懲教服務歷史 (PDF). 冼乐嘉新闻资讯有限公司. 1999年3月 [2020-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1. 
  5. ^ 早期歷史. www.csd.gov.hk.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9) (中文(香港)). 
  6. ^ 早期歷史. [201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13). 
  7. ^ 五 十 年 代 至 九 十 年 代. [201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6). 
  8. ^ 二 千 年 至 現 在. [201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9. ^ 惩教署首座总部大楼料6至7年内落成[失效链接]
  10. ^ 懲教署擬在杏花邨興建首幢總部大樓. [201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5). 
  11. ^ 警務處委任特別任務警察以加強警力. [202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12. ^ D100 Fans Club.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13. ^ 【突襲封區】富來花園兩座居民同時排隊檢測 逾百居民等候現人龍.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14. ^ 14.0 14.1 14.2 Pao, Ming. 懲教解手「病犯」解銬 繼女報警捉回 兩看管者同時離房 署方設委會調查. www.mingpaocanada.com. [2023-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英语). 
  15. ^ am730. 伊院走犯|犯人趁懲教員斟水如廁越柙 退休懲教主任:或涉伙記掉以輕心. am730. 2023-06-23 [2023-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9) (中文(香港)). 
  16. ^ HK, Channel C. 涉輪姦醉酒女子及在旁自瀆 7名懲教人員遭停職 | Channel C. channelchk.com. 2023-07-12 [2023-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5) (中文(繁体)). 
  17. ^ Pao, Ming. 3懲教助理被控強姦 准20萬元保釋. www.mingpaocanada.com. [2023-07-15] (英语). 
  18. ^ 荔枝角男囚不適伊院留醫 掙脫手銬試圖越押被制服. Sing Tao Daily 星岛日报加拿大. 2023-11-15 [202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5) (中文(台湾)). 
  19.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 [202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1).